$600_半生瓜_隔離島劇團_萬座曉劇場創作支持
這個故事, 可以很殘忍, 他有點兩個時代的對峙.
長輩們覺得, 努力就能成功.
晚輩們覺得, 努力就是白忙.
故事圍繞在一間房子.
離家很久的女兒, 因為父親節回來探望父親.
以前是倍受寵愛, 大小姐個姓的母親, 將女兒擋在房門外, 說著父親難得睡著了, 不要去吵他.
兩個人閒聊著, 母親說她跟社工還有活動中心人的日常.
女兒打抱不平, 社工怎麼可以只丟一份平板給母親, 他們應該要更有耐心才是.
這個家有古怪, 這是觀眾早就能知道的事情, 壅擠的房間, 沒倒的垃圾.
理論上, 這兩個母女應該要有來有回, 女兒想揭穿母親的秘密, 徵得她的同意. 母親想要離題, 也在不經意中, 流露出她照顧老公的辛勞. 很誠懇的勸女兒, 千萬不要老少配, 多花點時間, 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 女兒囔囔著, 就是因為妳們的甜蜜, 在刺痛著我, 我再怎麼努力, 還是甚麼都無法....
劇中時, 女兒道出了她的此刻, 回來拿戶口名簿, 因為要結婚了. 想跟老公兩個人回來住在此處, 而要把父親送去療養院. 聽編劇說, 甚至女兒想要把房子賣掉.
劇終時, 母親道出了她的此刻, 照顧得好累, 社工朋友都勸她把他送去療養院, 但她不捨的, 外籍看護在沒看到的時候, 療養院又怎能將心比心. 可是, 這樣子每天睡不到四個小時, 她真的好累... 早上起床時, 父親不見了, 母親看著視頻, 努力煮菜中, 或許他以為是去上班了, 當下班後, 當然想吃一頓好的.
感覺上, 故事應該是雙重迴圈, 開頭女兒藉著想看父親, 而引出她現在生活的苦楚, 所以母親的痛苦, 直接被她忽略, 就是一股腦的傾訴自己的無力, 而後, 輪到母親述苦, 產生了一種反覆的輪迴, 而在這之中, 可以感覺到世代遭遇到不同的生活難題.
首先, 這個故事, 很適合拍成電影或短片, 他的景非常的單純, 如果要擴充, 回憶片段都可以拉出外景. 整部戲, 精彩的, 是兩個人怪怪但卻生活的談話, 因為知道一定有鬼, 所以會很專注的聽著, 聽著聽著, 發掘她們都處於一種困境中. 我其實有猜想是否詐領退休金.
其次, 就是很多小細節的地方怪怪的. 看起來, 這個空間就可以四個人住, 我直覺, 女兒就只是想省房租, 所以她怎麼會覺得母親可以把房子抵押去環遊世界? (完成父親的夢想). 身為一個[務實]的中年人, 她應該很知道, 她就是要這間房子來住省錢的. 把房子賣了, 是找不回同樣舒適的空間. 她也不該支持父親去療養院, 畢竟去那裡, 也是要付上兩三萬, 那真的還不如三個人照顧比較省錢. 如果願意十幾年不回家, 那麼當她因為現實而回家, 肯定她腦袋一定想得很清楚了, 而且劇中有句台詞, 她說那些話, 她們已經討論了很久.
這個故事, 應該有把角色的年齡設定得很高, 但演員們的演技, 還有台詞的深度, 我抓不太出來, 這是中年人跟老年人之間的對話嗎? 感覺不到媽媽那種日復一日的難熬, 女兒面對飛漲物價的痛恨.
如果是[陳淑芳]跟[謝盈萱], [蔣薇華]跟[莊衿葳]來詮釋這個本, 不知道又是種怎麼樣的滋味. 感覺會有很多感概...
心中的直覺, 我還滿喜歡這個本的, 但是有太多細節沒有被創作者注意到, 真得滿遺憾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