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戲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戲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9月28日 星期三

[影片][戲劇] Welcome K-Stage_韓國原創舞台劇_Temple_中文字幕

Welcome K-Stage_韓國原創舞台劇_Temple_中文字幕

97

我得先承認, 畢竟是直播, 我沒有辦法很專心, 覺得無聊, 就開始開iPad起來, 有段時間甚至是邊玩邊看.

理由是, 開頭的運鏡, 導演會習慣選擇主角, 但我會覺得, 這部可能, 眾多配角的肢體, 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因而要等過了陣子, 故事聚焦在單一角色後, 狀況會比較好. 媽媽跟老師的對話很重要, 但女兒的心態也很重要. 我會覺得, 過了那陣子後, 導演的運鏡, 我看得比較習慣.

過了那陣子後的感想, 首先, 表演很貼切的呈現, [自閉症]父母的心態跟挫折, 一般的教育真得不適合她, 而基本上, 我能理解老師們的做法, 畢竟父母總希望小孩是被認真對待, 而明顯的, 那些老師並不適格. 讓沒經過訓練的人去處理. 而且[護病比]是有道理的. 

而後, 故事講述到山上學校的時期, 我覺得這階段有點像是[科普自閉症], 滿好的, 能夠理解她們之所以, 還有我們能夠怎麼樣. 就算到百般容忍, 女主仍然選擇天國之門.

我非常喜歡女主在天國之門的那段台詞: [死亡不是唯一一條道路, 嘗試解決是另外一條]. 不在任性, 願意站在別人角度思考. 自我認同, [我是天選之人, 因為有那麼多人幫我愛我].

故事中, 埋了兩次伏筆的觸覺防禦, (不過那兩次我依然看不懂), 但是, 牛隻的示範, 倒真的好懂很多, 事後再查詢, [擁抱機]的產生. 回應開頭的成就, 就是因為[以圖像為認知基礎], 因而比較能理解動物的心態, 設計相關設施.

我喜歡這個故事, 如果在現場, 應該可以好好欣賞女主的演技, 但這部少了字幕, 對我而言, 效果應該天壤之別. 這真的是部值得大力推廣的好戲.

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

[戲劇] $1020_天王降臨多久川_僻室-陳弘洋

$1020_天王降臨多久川_僻室-陳弘洋

75-70

都是個人選擇不是嗎? 推動了NTR, 然後就是安樂死, 那之後的就是, 生命是否可由個人決定.

最後面那段, 對我而言, 根本就是宣傳[翻譯機器], 不懂日文, 很難對中文一遍, 日文一遍, 有所感觸.

[自殺]是要有勇氣的, 尤其是自殺後的世界不見得更好, 宗教們總是將自殺描述得很恐怖.

但是, 當一個人, 覺得死去比活著更好, 出於尊重個人意願, 我個人是選擇鄉愿, 看法律怎麼決策.

以劇中五人組而言, 日本人幫忙協助自殺, 就法律而言, 被發現就是殺人, 而他也承擔著這份罪責, 有點半懲罰自己的活著. 所以呢? 這部戲想要闡述甚麼? 每個人都很辛苦的活著? 

但有人口中一直說著厭世, 是依賴新生才行. 有人說她就是要做自己, 所以離婚自己走天涯, 到處尋求自己的舒適. 有人覺得自己就是來受苦的, 懷孕工作不順, 就是為了成為自己老公的支柱. 有人就是用藥物在苦苦控制, 過量的藥物, 導致他還無法過著正常生活, 還必須要等藥量能夠被減少. 一家之主, 幾乎沒有開口, 老婆想怎樣就怎樣, 對他而言, 殺人即是救世, 總覺得他也在等他被抓得那天.

所以呢? 故事到底想講甚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他們也承擔著後果, 不是嗎? 看完了這部故事, 能給她們甚麼慰藉呢?

我不喜歡這部, 單論編劇, 我就很不喜歡. 我看不懂, 編劇想要傳達甚麼. 藏匿在日常下的疲累嗎? 擁有病勢感, 跟沒有的人的差別嗎?

從導演的部分, 觀看的時候, 我始終在想, 房間的隔音有那麼好嗎? 到底在房內的人, 能否聽到在中央廚房/客廳的人講話呢? 如果他們聽得到, 那又會如何呢? 以靠一個女子工作賺錢養家, 我很難想像房間的隔音會好到那裡去, 真的只是一門之差.

有在學習?華文的日本人, 能否聽得懂他們在說些甚麼呢? 直到那首筆記本上的俳句詩? 我才確定, 日本人聽不懂任何中文, 因為他只對日文俳句詩有所反應而已. 

心中想著: 這個家的隔音真好, 一點都不會擔心隔牆有耳, 這些家人真的沒有任何對生命的好奇心, 聽到別人講個某些關鍵詞彙, 總該偷聽一下吧, 或著開翻譯軟體, 看別人有沒有說壞話.

舞台擬真到, 讓我覺得隔音一定很差. 劇情從始至終, 求仁得仁, 所以呢? 每個人貫徹自己的志向, 這樣子有任何問題嗎?

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

[戲劇] $680_金錢故事_木子遊藝室

$680_金錢故事_木子遊藝室

97

看的時候, 我會覺得他講得不夠深刻.

近在眼前的, 就是[一帶一路]之夢, 所謂的窮國, 真的是共同富裕? 還是進入了國破人亡? 起碼現在有些國家連燃料都買不起. 

而當他在講述中, 會想到的, 就是最近剛看完的, [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出賣中國:中國官場貪腐分析報告], 哥哥是國防部長, 其實是首要條件.

然後, 就是最基本的概念, [股市本來就是投資跟投機並存, 沒有東西是只會漲不會跌, 止損真的很重要]. 知道自己的能耐, 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不過, 看完後, 我突然覺得, 對我而言, 這還滿適合當成小朋友啟蒙的. 看完後, 認真的跟她們討論劇情, 延伸發揮, 讓她們知道世界進行的真實, 如何靠一張嘴跟關係, 獲得財富.

我滿喜歡演出使用投影的方式, 演員們演出的氣勢也很強大. 認真想想, 這部真的還滿值得推薦的. 不過, 還是要有人做出事後補充會比較好.


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

[戲劇] $680_靈站_演摩莎劇團

$680_靈站_演摩莎劇團

75

我沒有想到這部演出跟228有關.

因為劇中提到有名女子出車禍? 懷念她的孩子.

所以我想到了黛安娜王妃, 因而以為故事背景是某個非洲或東南亞的內亂.

故事, 會讓我想到那個跳水女孩的溺死.

對於家人而言, 示威, 就是種危險的行為.

無論當初怎麼號稱的再有正義, 但, 示威的對象是誰? 他背後倚仗的是誰?

白色恐怖的平反, 也得要等到政權轉移.

納粹的追溯, 也要到老人家九十多歲時, 等於他逍遙了五六十年.

就本益比而言, 為虎作倀的風險遠小於主持公道, 和平示威.

以政府而言, 他當然希望你和平示威, 而不是去顛覆政府.

一次又一次的反抗能量, 就在和平示威中, 慢慢地消耗了.

故事本身, 有點是反參政的.

媽媽後悔不干涉兒子. 記者後悔不該追求真相.

看著某個島嶼的現在發展, 我想到當初白色恐怖時期, 那頭十來年的風聲鶴唳.

突然想到一句話: 不打勤, 不打懶, 專打不長眼. 

當妥協沒有意義, 那就是翻桌. 當不可能讓步, 那就是敷衍以蓄積能量.

2022年9月10日 星期六

[戲劇] 廣藝基金會_第四屆表演藝術金創獎:試演決選暨頒獎典禮

廣藝基金會_第四屆表演藝術金創獎:試演決選暨頒獎典禮

我想, 我可能還是不適合試演, 節錄的片段, 造成了對演出的不理解.

三段演出: 台南人劇團_Reality No-Show, 盜火劇團_艋舺公園殺人事件, 赭月製作_台北莉莉絲.

[台南人劇團_Reality No-Show]

如果說把它分成三段, 我最喜歡第一段, 他很熱鬧, 公寓中的眾人, 真的很有編劇特有的魅力.

但第二段, 我就有點不理解, 我寧可接受他說她演, 也不願意接受[變聲], 那失去了演員講話的魅力. 

我不喜歡第三段, 理由是我覺得他沒頭沒腦, 一個人莫名的在沒有前提下, 信任另一個人? 光是願意回答三十六個題目, 還有再沒有性騷擾前, 或是試探言詞, 就開始掏心掏肺. 他又不是他的誰, 她們之間的信任基礎, 根本不該在看對眼之後, 就發展到那麼快. 男主的對話態度, 好像是在跟知己談心或是心理諮詢, 根本不應該發生在鐘點情人上面. (當然是可以說是編劇的個性投射, 但是否應該在鐘點情人做了甚麼, 讓他產生互信之後, 再發生那些對話, 不過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試演的關係, 所以邊幅被縮短了.)

就像占卜, 一定是到占卜師有說中了一些, 客戶才有辦法有感而發, 進而十分認同. 當然是有可能一開始就願意無條件信任占卜師的人存在, 但這種人, 多半有其背景因素.

[盜火劇團_艋舺公園殺人事件]

因為篇幅的關係, 我覺得這部好像變成了人物介紹, 而看不出來劇情類型. 理論上應該要走驚悚偵探, 但似乎走向了心理交流官商勾結路線, 兩兩互相聊天交心, 而沒有針對事件的懸疑靈異. 候選人段真的離題甚遠, 組長到底是否長大後的捲髮男. 捲髮男的造型, 令我困擾, 他是玩世不恭, 還是初出茅廬, 感覺他像是滿腔熱血, 但髮型看起來有點痞.

[赭月製作_台北莉莉絲]

前半, 我覺得可以拿去當國小生的性啟蒙教材.

後半, 我覺得歌詞跟表演的程度相差甚遠. 聽起來歌詞太過十八禁, 但表演看起來就是三個穿睡衣的人在不斷走位.

我還滿期待這部能在新北演出的, 畢竟看起來真的還好, 頂多歌詞誇張了點. 能夠用這種尺度做為突破點, 感覺也不錯阿.

但我個人不喜歡這部, 可能是因為女性寫的情色, 對我而言, 不夠色情有趣.

年底的上半場讀劇音樂會, 我還要想想, 當初是因為[王意萱][鄭雅之]就直接買下去了, 但或許對我而言, 直接等她的最終呈現會比較好.

2022年9月9日 星期五

[戲劇] 生生不息:一場憑弔的日常練習_好人好事製作

生生不息:一場憑弔的日常練習_好人好事製作

在[中秋前夕], 在桃園忠烈祠, 參加一個跟[憑弔]有關的演出, 本身就比較容易觸景傷情.

感受著周遭, 我直覺這是個日本神社, 所以關於演出, 我本來猜是台籍參戰, 所以被隱姓埋名.

陸續的, 事件揭曉, 跟我猜測的差很多, 是有點被誤導到白色恐怖, 但總覺不像.

最後, 在寶哥的演繹下, 還有拆了那封信, 原來這是個攸關於前線的間諜故事.

老實說, 事件揭曉的當下, 只覺得這又是某個高官的私底作為, 成是他的功勞, 敗有他人去擔當. 而或許, 開始的念頭, 只是貪污放水的藉口. 諜報工作, 本身就是最尷尬的事情. 但聽起來身無分文潛伏對岸, 除了送死, 應該沒有其他的解釋. 都不用捏造出身或事由? 而要做到那種程度, 勢必得有一定的紀錄. 不過演出咩, 好像講究那些就真的太認真了, 只是中國軍方背景的公司, 好像正是當前的顯學, 是貪污而來的安撫之物, 還是現實的間諜戰, 我想正是美國之所以那麼認真看待的理由.

扯遠了, 演出基本上就是分組跟著三個組長, 探訪三個人事, 拼湊出一段故事. 我所遭遇到的, 是女子思念她的奶奶, 而想畫出爺爺的畫像送奶奶, 但她不知道爺爺是個怎麼樣的人. 管理員好奇, 有些人被供奉但沒有姓名, 不存在的幽魂. 前同事說著, 他們是那種在前線跟著對岸做生意, 罐頭金錢糧食, 互通有無, 而實際上, 是盜取情報, 不被官方正式認同的人們. 某一天, 長官下了命令, 要全體潛伏到對岸去......

這類似的劇情, 我會想到新竹的[黑蝙蝠中隊]. 不過這部的位階比較低, [黑蝙蝠中隊]是美國直接壓著得做, 這部倒比較像是長官一時的心血來潮. 我會覺得重點不在情報, 而在互通有無, 而最後的任務是為了殺人滅口...... 滿人定勝天, 一點都沒有規劃的感覺.

不過, 我想這個製作的重點, 應該是[憑弔], 真相跟表象. 不過, 在台灣, 看到一個日式神社, 被當成忠烈祠使用, 本身就很有味道, 非常的令人感概......

2022年9月5日 星期一

[戲劇] $380_樂樂 Joy_後人類時代促進協會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380_樂樂 Joy_後人類時代促進協會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60

誠如某篇所寫, 既然給了觀眾互動選擇, 那麼就該有影響的結果.

既然讓觀眾可以選擇OX, 而且一決定就可以摺問卷, 那麼, 就應該要讓這個行為有意義.

依照我的觀察, 這場有三個選X, 十一個選O, 同意讓[樂樂]進入樂園.

我很早就覺得, [樂樂]是機器人, 沒有靈魂.

因為她感動的地方是, 戀人不選擇洗清她的記憶, 但是還是跟別人一樣有塑造她的外型. 她覺得那是真愛的表現. 我最覺得那只是那個人的選擇, [不選擇也是種選擇], 搞不好是他經過五次以上, 覺得懶想要嘗試看看不設定結果會否被改變.

重點是, 當機器人每次都可以被選擇重洗記憶, 那就沒甚麼[靈魂]可言; 或者說, 很取巧的方式, 只有[靈魂]可以進入樂園嗎? 那如果是[工具]呢? 我帶著伴隨著我多年的棉被, 可以嗎? 以技術而言, 就不過是一段數據. 只有人類可以以[靈魂]進入, 但如果機器人算是工具, 那能否將她的演算法經歷帶入?! 那畢竟只是增加一段電子數據罷了. 這一切都是奠基於, 可以洗掉機器人的記憶. 所以, 如果說, 因為遭遇某種變化, 而導致這個機器人產生某一種非公版的變異點, 那麼, 才有討論與否的價值. 否則, 機器人的一切, 應該早就被上傳了. [樂園]不可能只儲存數據, 而不讓數據運作.

誠如某人說, 這故事根本不完整, 她似乎是某個讀劇的發展品, 導致[重點劇情]都在談話中, 研究者的媽媽是怎麼樣, 發生了怎樣的動亂, 現在的機器人又為何要破壞這樣子的測試. 很多的種種, 沒有被揭曉, 那故事就很難被評斷.

[樂樂]覺得小賴讓自己自由發揮, 所以小賴跟她是真愛, 但是她的外型是依照小賴的主人所建立的. 小賴的主人為了找愛人所以製造了複製人小賴, 而後小賴的主人甩了小賴, 小賴購買了[樂樂].

整部戲, 我取巧的不討論靈魂是甚麼, 而是[樂樂]到底有否被複製的可能, 依照常理性的演算法, [樂樂]的行為, 理論上[樂樂1][樂樂2][樂樂3][樂樂N]都是有可能會一模一樣的, 畢竟那都是當下她最有可能的預設反應, 既然是戀愛型機器人, 那麼, 當自己是人類, 當然也可能是演算法的設定. 所以, 要如何凸顯她不是機器人, 單靠這些語言過程, 對我而言, 真的不可能.

[戲劇] $720_荒野之狼 Der Steppenwolf_EX-亞洲劇團_旗艦製作

$720_荒野之狼 Der Steppenwolf_EX-亞洲劇團_旗艦製作

70

前二十分鐘, 我還滿喜歡的.

舞台燈光演員, 塑造出來的氛圍很棒.

但我總覺得, 應該要更印度?風格化.

演員們的動作, 讓我想到印尼?東南亞的風味, 但是光影卻走魔幻超現實, 感覺兩者有點不能互相搭配. (不過後來查原著是德國文學....)

[荒野之狼]這個概念還滿有趣的. 但是當他走進了個人之後, 我幾乎沒有共鳴. 主角跟女人跟世俗跟大麻... 我真的不太理解劇情之所以那樣發展的緣故.

基本上, 因為看到演員有[蕭景馨], 所以我就買票了. 回家後查了查資料, 才知道[赫曼‧赫塞]的[荒野之狼 Der Steppenwolf], 扯到了榮格心理學, 還有和平主義者?在戰爭逼近?下的狀況.

看得當下, 我就覺得, 我應該要去找原著來看看, 這樣子的轉譯, 有點不太懂; 看完後, 查詢了, [赫曼‧赫塞_荒野之狼 Der Steppenwolf]的基本資料, 我覺得, 我更應該找原著來看, 直覺, [EX-亞洲劇團]應該有讓這個故事更好理解了, 光看到一堆專家學者的研究, 就覺得, 沒有底子去看那本書, 我應該翻三頁就放棄... 

難怪演後座談, 聽了一大推天書, 五感!? 我只覺得當下是在夢裡....... 光怪陸離, 都有可能發生.

2022年9月4日 星期日

[戲劇] $475_迷人的迷 I, MY, ME_安林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475_迷人的迷 I, MY, ME_安林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60

以下純粹是以我的角度, 對於藝穗, 我向來標準很低.

演出無懈可擊, 可是結束時我傻眼.

沒有廣告不實, 可是總覺得不入戲.

演員有著各自的魅力, 但覺得不迷人.

我不知道該怎麼批評, 但也不知道從何讚美.

恩, 看的戲還不夠多, 難以用精準的文字來描寫這部演出.

[戲劇] $360_殘骸 Wreckage_甲劇團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360_殘骸 Wreckage_甲劇團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XX

他們的演出形式, 正好是我最討厭的.

念著不知所謂的文本, 做著抽象風格的動作.

我打從心底討厭這樣子形式的演出.

我還是喜歡聽好一個故事, 至於現代詩的那種形式, 我敬謝不敏.

跟演出無關, 跟個人喜好有關.

[戲劇] $475_嬥曰 She Say_1997劇團_最對的選擇 The best choice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475_嬥曰 She Say_1997劇團_最對的選擇 The best choice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60-70

演員很努力, 編導演應該都有問題.

觀看的時候, 覺得節奏氛圍敘事有點怪怪的, 不流暢或是不精彩或是不吸睛.

但我得說, 這是需要[高明的建議], 起碼我想不到. (我始終是個沒有戲劇相關經驗的普通觀眾)

我會覺得, 這場演出, 似乎沒有定位清楚, 觀眾是用什麼態度來看這部.

一會是觀看直播的吃瓜眾, 一會是聆聽生活血淚的心之聲, 有時候又成為了完全不相關的旁觀者.

手術室那段, 真的很棒, 對我而言那段很驚艷, 不過, 小道具用的真的很隨便.

導演是對演員有仇嗎? 熱舞時穿連身不穿熱褲??

多次的快換, 除了福利, 我想不出來理由, 肉要露的有價值. 第一二次, 還會欣賞演員的曲線, 之後就開始覺得, 導演是否應該讓這段有多點含義, 可能是轉換心情, 或著是更明確地暗示狀態改變? 

我大概能猜到, 編導演想要表達的, 但就是總覺得有些很可惜的小缺陷, 導致演出不夠好.

事後查了相關資歷, 編導演可能是戲曲學院民俗技藝系畢業的(難怪會想到用[立方體]), 應該有做過直播主一陣子. 那關於劇情部分, 應該是有經過田調的.

這場演出的批評: [燈光]真的不行, (雖然這是藝穗節限制), 但是導演應該要知道, 必須要藉由燈光引導觀眾將注意力集中在演員身上, (尤其當場上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東西很多); 劇情安排可以, 但是演員必須要讓觀眾理解, 為什麼角色會突然說那些事情, (還留在這裡的直播觀眾, 我相信你們都很關心我, 因為你們不會口出惡言… 所以我想跟你們說一些過往), (曾有個心理醫生說, 把心事說出來會好很多, 其實我第一次初戀時….)

如果是讀劇, 我應該會給不錯的評價, 中規中矩, 有想說的事情, 但從讀劇到演出, 我會覺得有不少根本性的缺失. 如果是拍成影片, 應該效果會不錯, 因為鏡頭可以追焦跟畫面可以剪輯. 觀眾會比較好依照目前的背景是否直播間, 而進行觀賞角度的改變.

當然, 這是一個沒有戲劇相關背景的人的想法, 不見得可行; 只是看的時候真的覺得很可惜, 演員都那麼敢了, 什麼都只差一點的感覺真得很糟糕.

2022年9月2日 星期五

[戲劇] $475_戀愛OX Love OX_品劇場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475_戀愛OX Love OX_品劇場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60

這部我不行, [使用者體驗]那麼糟糕的設定, 身為前程式設計, 我[完全不能接受].

演出過於執著單人, 對我而言, 想像空間極小, 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約會吃簡餐店的, 當下瞬間移動去看夜景, 我真的拿捏不準兩人的關係.

女角的設定是甚麼? 年齡喜好風雅. 男主到底喜歡她甚麼? (感覺就只是因為她是女的).

故事設定是有趣的, 宅男下載軟體, 想要增進自己的戀愛實戰能力. 

但開場, 就是教學模式的把使用者當笨蛋設計, 那有程式不會為宅男提供女聲? 測試版可能還用系統腔, 都發售了, 當然起碼兩種性別都有, 怎麼可能會有白吃文案, 不出女聲, 反而是男聲設計不同的職業類別: 哥們老師教練. (我真的白眼到天邊)

為甚麼遊戲的人物設定很重要? 那樣才具體阿, 喜歡一個人, 一定有原因; 而劇中, 刻意省略那些. 沒有了前提, 我真的難以理解後續.

高中生看得開心, (這場起碼有三個高中生, 因為其中兩個穿制服), 我看部分女生, 應該五六個, 也笑得很開心; 但第一排, 有三個人都有拿手機出來滑, 其中的女生, 約莫半小時, 就開滑, 滑了十五分鐘以上... (心中很能理解她的行為)

從結論而言, [品劇場]能夠固定吸引[高中生]看戲, 真的很棒, (劇場觀眾真的應該越多越好), 但這部戲, 起碼對我而言, 是很難看的. 我覺得劇情設計, 幾乎都是在講[看空氣的部分], 但少了對戲者, 我覺得有點在看人很認真的耍猴戲.

或著說, 他把[絕對禁忌]跟[相對禁忌]搞混, 在[有好感]的前提下, 有些東西可以被某種程度的忽視, 有些情節, 他又設定成莫名其妙的快速. 以[看空氣遊戲]來比喻, 他每個畫面都有需要玩家注意的, 但是這場演出的設計者, 忽略了, 演出是連續的, 上場的情節會累積到下一場. 或著說, 我想像不出來女生的樣貌, 看著男生跟一個隨時可以改變設定的角色對話, 我真的覺得厭煩.

我真的不確定, [劇情到底有甚麼問題], 但是我知道我心裡很不喜歡, 看著笑聲的來源, 只能說, 我不屬於這個劇情的受眾. 如果女角[真人]有出現, 或許我會好一點. 大部分的台詞, 如果是女生自述或建議, 我可能能接受, 但是一切都是由編劇神定義, 這樣子我不行. 

[戲劇] $475_AnD_I_浮浪仔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475_AnD_I_浮浪仔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83

武打部份雖然只有兩三分鐘? 但是滿精彩的.

這算是一個科幻背景的故事, 反政府者, 被意識交換到一個博士身上, 他嘗試找回發生了甚麼. 因而跟博士的機器人, 博士的同事, 自己的女友, 還有[我們在一起]的前警察, 共同譜出的ㄧ個, 逃出醫院, 事件闡述, 潛入研究所, 最後將事件完整述說.

當故事進行到警察後, 我就開始覺得乏味了. 因為劇情有點好猜, 設定沒能發揮功效, 對我而言, 設定的存在, 純粹是為了劇情發展需要, 而不是好好的思考在這樣的科幻背景下, 人們將如何面對問題, 處理並接納.

或許因為演出者的背景, 開頭看這部, 我總想到[LUCiD], 似乎有點[前進吧!方舟]的影子, 但主角設定的真的太老實了, 讓我覺得有點乏味. 他真的太快接納它了, 色色的行為或許弱智, 但身為反政府組織, 不信任公務人員應該是原則, 除非他是個[理想主義者], 但那樣子的劇情, 對我而言, 有點乏味.

而且太早, 我就看到它跟她打暗號, 後來真的反轉得不夠精彩, 它的反抗力道真的很薄弱.

我喜歡這個舞台設計, 應該不貴? 但對我而言, 還滿有科技感的. [賴棋城], 看起來, 真的跟[劇場速寫]大相逕庭. (好吧, 這形容詞真的有點誇飾).

除了戲曲學院相關, 最近很少在劇場看到武打片段, 真的讓人感到驚艷. 

為甚麼要將意識交換到博士身上, 印象中直到最後還是沒有解答; 我不懂中途何苦要給觀眾一顆球, 它好像始終都沒有發揮功用. (而且因為劇情無聊, 我還不經意的玩了起來, 直到十來分鐘後才發現會吵, 放在地上不敢動它).

劇情真的太好猜了, 感覺有點像是科幻武打片. 可是武打不夠多, 愛情戲沒有動作感, 過場劇情依據無聊沒有新意. 少了種玩味感, 不夠像真實人生, 滿樣板的.


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戲劇] $510_過去告別式-燒 Past Tense Farewell_安桃的告別式_Loner Player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510_過去告別式-燒 Past Tense Farewell_安桃的告別式_Loner Player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83

三刷的感覺很奇特, 是多注意一些細節, 比方說開頭的雜訊, 可能那就是隱喻夢的開始.

台詞大致不變, 男女對調, 感覺很新鮮.

[安桃版], 我想到了[杏仁豆腐心], [清肇版], 我暫時只想到[八美圖]. [杏仁豆腐心]會想到小白臉, [八美圖]會想到寵女兒的丈夫.

怎麼說呢? 在意妻子下班時間, 會幫她準備飯菜, 不在乎的詢問[男]同事們, 她的行蹤. 感覺女生就是女強人類型, 男孩就是小白臉. 就像[杏仁豆腐心]般, 算計自己做了多少家事, 有多辛苦, 多疼愛女性. (媽寶的情節很自然的消失了, 社會好像很難看到男生會那麼主動關心女性, 以氛圍而言, 演員刻意不讓自己成為恐怖情人, 所以比較像是養在家裡的小白臉, 不像是會跟蹤的家暴男).

劇中好像始終都沒有談到男人的工作, 所以會直覺男孩是小白臉, 但如果說, 他是那種超穩定的上班族, 而女人是工作狂, 所以他比她早下班, 是合理的. (更有趣的是, [清肇版]我根本不會想到女人有否工作, 所謂的兩性平等, 就是家事很辛苦, 但是男人多半都得要出外工作, 如果兩者互換, 那女性一定很強勢, 男生一定弱勢到不行, 被養是種僅限男性的歧視?)

我還是得說, 因為已經[清肇版]二刷, 所以看戲的狀態真的怪怪的, 總會跟記憶做比對.

男生在強勢的時候, 就是情緒高昂, (我真的覺得家暴段演出來不錯), 但是女生在強勢時, 我總覺得, 她氣鼓鼓的樣子, 線條更加明顯了, 有點是我在罵你, 但我同時也在安撫你. (而這是男生不可能做到的吵架方式, 為了壓迫感, 所以可以更朝向對方, 但是男生不可能前傾, 因為那樣會看起來比較小隻, 頂多可以用手部來加強語氣, 但[邱逢樟]始終讓自己處於懦弱男路線, 完全沒有動手能力).

我其實還想到[黃易_覆雨翻雲]裡面的ㄧ個段落: 為甚麼男人就是風流? 女人就是水性楊花? 為甚麼男人上酒店叫做應酬, 有夫之婦會被長輩稱為不知檢點. 女人常態性得要大度, 而男人的大度, 女人得要感恩, 知所進退.

不過, [袖扣]是甚麼鬼? 現在是日本純愛小說的畢業典禮嗎? 影視的挖掘, 女人要發覺男人外遇好像很簡單, 男人要發覺女人疑似外遇, 好像還真的很難, 好像幾乎只能靠眼見為憑, 或是口耳相傳. 遺落的眼鏡或是袖扣, 真的很牽強.

兩個版本比較, 真的很有趣. 媽寶跟多疑女, 女強人跟小白臉, 這個故事都有點他們小小的反撲, 但[安桃版], [馬洛書]冷眼的程度有點更勝一籌, 感覺她就在看小白臉會如何討好她. [清肇版]的[邱逢樟]卻給我種終於解脫, 你自己玩吧的感覺.

我每次都很期待能夠對[女性演員]有所印象, 畢竟我總很難從女性角色的角度去思考, 同理心先天就隔了一層. 隔了一天, 這版的[馬洛書], 依然讓我印象深刻. 不能使用暴力. 吵架的時候, 女人可以用的武器真的好多, 冷眼斜視, 成了種對小白臉的鄙視. 而不像是男版, 只能覺得無力懦弱.

同樣的台詞, 男女差異好大, 在不動手的前提下, 男人只能用小狗眼, 鞋貓的求饒眼神; 女人就好像理所當然的, 就是在代替媽媽管教不受教的小孩. [任性是女人的特權, 男人會被鼓勵不能被女人爬到頭上, 妻管嚴, 算是貶抑詞.]

這已經不是看這場戲的心得, 而是三刷的心情, 根本沒有很在乎所有的細節或是情節, 周六下午的[狗活], 週一兩場的[清肇版], 周三晚場的[安桃版], 對[邱逢樟]的演出, 很多印象是堆疊的.

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戲劇] $475_暫停 倒轉 開始 Pause, Reverse, Start_十八穗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475_暫停 倒轉 開始 Pause, Reverse, Start_十八穗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75-70

耍花槍那兩?段, 我還滿喜歡的.

燈應該修了快半個小時, 不過, 如果他沒有修好, 可能會更好.

鑑於生理狀況, 我很討厭燈光直射眼睛或是燈光閃爍. 當燈修好後, 狀況是前者. 本來我還可以專心看場上的演出, 但是因為那道光, 我開始盡量用聽的跟用眼角餘光欣賞場上.

我覺得, 女生顏值不錯, 武打部分也滿棒的. 至於劇情跟水袖和歌聲, 就…… 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故事有點沒頭沒腦, 家裡壓力畢業後做保險, 看著同儕還能夠靠演戲維生, 經過了一家照相館, 他讓她可以回到過去, 皆大歡喜.

感覺這走位, 並不是為了兩面台而設計的, 比較像是戲台的用法, 導致, 很容易看到或看不到演出細節. 我第一次慶幸貴賓席在第一排, 感覺花槍很容易打到觀眾席, 如果是我坐第一排, 我應該會有點怕怕的. 老實說, 我覺得這個場地不適合這樣子的演出, 能夠順利完成, 真的就該恭喜團隊.

以戲曲的背景而言, 這樣的武打我很滿意, 這樣的劇情我姑且無所謂, 但是唱功真的要加強.

看這部戲, 對我而言, 比較大的樂趣, 是看著控台那裡的手忙腳亂, 看得出來他們很努力想要解決燈光問題, 後來應該是換線處理.

如果燈沒有修好, 我評價應該會更高, 我真的沒有辦法直射燈光太久, 會有點反胃.

[戲劇] $510_過去告別式-燒 Past Tense Farewell_清肇的告別式(原版)_Loner Player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510_過去告別式-燒 Past Tense Farewell_清肇的告別式(原版)_Loner Player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80 

因為二刷, 所以我將重點放在[邱逢樟]; 一刷時, 比較在看劇情跟[馬洛書].

已知劇情下, 我更好奇, [清肇]的記憶狀況, 是已知的全能者, 還是逐漸恢復者. 看了老半天, 我完全沒有結論, 感覺就是因應劇情需要, 他可能失去部分記憶, 可能假裝非當事者, 可能甚麼都知道, 可能一些記憶的關鍵點, 經由時間才慢慢恢復. [亡魂的狀態]到底是甚麼? 告別式後, 他是帶著思念回到家中, 還是習慣的走向眷戀?

首刷時, 我會覺得[邱逢樟]可能是因為演員禮儀, 所以不敢直接的擁抱[馬洛書], 但在二刷時, 就會想, 可能是[清肇]困擾著該否擁抱[安桃].

不過, 聽完演後座談, 我是真的有點傻眼, 原文是在靈車上, 看著[清肇]身上的水滴, [安桃]在夢中以一種自問自答的方式, 回想著. 但在這場舞台劇演出, 我真的看不出來有任何行為暗示目前是在[夢裡], 閃爍的燈光非常晚才有. 導演說, 她刻意讓觀眾會猜想男主的身分. 我不太懂這個行為的目的. 她說, 她想做, 如果生命重來, [安桃]是否還是會選擇[清肇]?

身為ㄧ個[男性觀眾], 我真的不太在乎[安桃]怎麼選, 我反而比較好奇[清肇]能忍到甚麼程度, 為何他願意為了[安桃]犧牲. [清肇]有反撲, 但感覺, 不知道是[清肇]的運勢不好(新人把他榨乾), 還是[安桃]手段太高([清肇]名下的財產都登記在[安桃]身上), 又或著[清肇]的軟弱(只會說, 不敢行動). 恩, 這不是導演關心的, 所以我不可能知道, 有點期待[安桃的告別式]了.


[戲劇] $510_過去告別式-燒 Past Tense Farewell_清肇的告別式(原版)_Loner Player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510_過去告別式-燒 Past Tense Farewell_清肇的告別式(原版)_Loner Player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83

[馬洛書]身材真的很好.

這個故事有點尷尬, 看之前, 我就記得編劇說是四十年前的短文改編, 因而就時代感而言, 我該用當時的道德觀念? 還是現在的?

演出的開始, 男人熟悉的開啟了客廳的燈, 女人問起現在幾點了? 男人回答剛過十二點.

對於男人的身分, 是這場演出裡, 我始終在意的.

會讓人在半夜十二點入內聊天, 以現在的觀念, 我會猜是心理諮詢, 因為有一句?是[接續之前所談的]. 女子開始剖析的, 其實都還滿私人的. 而若以四十年前的觀念來看, 我會覺得是小三.

男子屢屢否認他是[清肇], 而他的對話卻又明示著兩人的默契, 因而我會猜想, 男子可能是女子的青梅竹馬, 因為指腹為婚或是家世關係, 直到此刻, 女子丈夫的告別式後, 才能夠相會.

我知道檯燈的燈光一定有在暗示著甚麼, 可是真的不明確到, 我猜不出來其用意. 印象中, 直到尾聲才開始忽明忽暗, 在那之前, 好像都很正常.

最後一句, [火要來了], 應該就是明示男子是[清肇], 而他們可能因為感情不合, 所以男子死後不願意再當[清肇], 不想當女子的丈夫.

猜測男子的身分, 成了我看這部的重點, 至於女子是否只懂得情緒勒索, 我倒覺得, 就是她說得那句台詞: 她只懂得這樣子愛人.

女子控制著男子, 在四十年前, 或許有點女權的伸張? 婦道跋扈. 就現在而言, 就是控制慾不安全感. 但無論如何, 自由戀愛,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而當其中一個不願意之後, 狀況就開始有趣了. 我想, 或許因為原文很短, 而且又是女子自述, 少了一大段, 女人如何再度報復男人的過程, 讓男子既渴望離開又不能離開, 最後死在女子懷裡.

聽完演後座談, 我得說, 我根本沒有被引導到, 這可能是在[女子的夢裡]. 我也沒能對女子的控制慾感到驚艷. 印象中, 導演對這篇短文熱愛的點, 我好像沒有任何感覺. 我沒有覺得女子很有壓迫感, 畢竟事不關己, 當事者也始終用很客觀的角度在陳述, 不急不緩, 語意也沒有很抑鬱. 她不是那種呼天搶地, 而是那種冷漠無所謂.

[戲劇] $380_憶憶落塵埃 Memory as dust_覆劇團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380_憶憶落塵埃 Memory as dust_覆劇團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89/83)+2

這場最有趣的, 是一個大媽觀眾, 或許可能她是其中一個演員的媽媽.

整場她應該嘮叨好了幾句: 他們怎麼可以真打, 這樣子我怎麼看得下去.

故事在講[慰安婦], 文案裡也寫著, [15+, 會有部分暴力跟裸露].

強徴跟強迫部份, 演員們有脫外褲擺姿勢跟打巴掌摔地上.

本來是覺得還好, 這部分塑造得不錯, 但在大媽的解說之下, 突然覺得演員們的表現極好. 畢竟, 這場演出的目的, 就是希望觀眾記取教訓, 不該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能夠讓一般觀眾對事件產生同理心, 那很重要.

心中在想著, 這些應該是學生, 所以表演過猛是正常, 關於如何[安全演出], 那真得是老師們得要教導的, 如何劃清表演的界線, 演技跟真實之間拿捏. 印象中, [徐堰鈴]可能是因為對手的演技, 所以也叫他直接真打. 印象中, [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宣傳照的拍攝, 助教?直接喊停? 甚麼是真實的演技, 這真的很值得商榷.

編導安排得順序章節還滿有意思的, 情節不能說精彩, 但印象是很深刻的, 每一段的張力, 我是覺得有做到.

來談談缺陷吧. 無語言部分不討論, 我真的是舞蹈白癡.

使用多語言來產生真實感, 為了輔助理解劇情, 選擇打上字幕, 但投影效果是零, 可能投影機[效果不好], 或是根本不該打在[黑布上], 就算我都走到字幕底下了, 我還是看不到字幕打了些甚麼.

刻意不做實景, 讓觀眾聚焦演員, 這點是好的, 可是演員的服飾真的太新了, 像是剛拆封的, 一點都不像做事的人會穿的, 衣服都很不貼身, 感覺就像是新拆封. 當然可以說因為貧窮, 所以不合身, 那麼鄉民的服裝應該要有舊舊反覆洗滌的感覺, 軍官的服裝應該要合身, 否則感覺不出來威嚴, 尤其演員們都很娃娃臉. 當幾乎空台? 目光聚焦著演員, 很容易就會開始在乎他們的衣服. 

2022年8月30日 星期二

[戲劇] $299_我感受到你的崩潰,不緊張! ALL IS WELL_易碎臻寶 Fragile Treasures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299_我感受到你的崩潰,不緊張! ALL IS WELL_易碎臻寶 Fragile Treasures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91

我喜歡[兄妹]這兩個演員.

兄, 應該是從他要妹妹去找報表開始.

妹, 最早是她把孟婆湯藏起來, 最晚是她開始畫畫時.

倒不是覺得姊姊演得不好, 而是我沒有精神再多注意一個演員, 同時注意兩個演員, 已經是我的極限, 尤其有時候當他們沒有台詞時, 也是將表演做好做滿.

前半, 其實我有點嫌棄, [鬼歸代言人]在前, [遺願完成快樂升天服務專員], 開始時, 沒有做得很好入戲. 但是當他開始要求申請者要先填表格時, 看著申請者要求了一個最麻煩的業務, 但迫於辦完才能下班, 整個劇情真的開始有趣.

服務專員的強勢, 對照亡魂的無知. 妹妹的強勢, 對著動輒得咎的家人. 整個苦楚, 在一種好氣又好笑的狀況下進行著.

劇中最精彩的, 就是揭露了妹妹是個[精神失調者]之後. 遇到同樣問題, 我真的會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唯一男性的困擾, 妹妹的因副作用而不願吃藥, 姊姊的不自覺需要醫生幫助. 心理疾病的兩大難點, 同時遇到, 真的令人感覺無助.

我還滿喜歡[王暐捷][吳承瑄]的演出, 前者有點多變, 公務員的態度本身就有客套跟煩悶, 還有為了最快把事情做完, 還是得把客戶哄的配合的認命. 後者癡呆執著樣, 真得滿可愛的.

讓觀眾頻頻看到有人鑽出頭開關燈, 真的滿出戲的. 雖然是場地限制, 但如果開雙面席, 觀眾在沙發, 控台改沙發, 陽台前再塞一些觀眾跟控台呢? 讓觀眾面向樓梯口, 有人不時跑上跑下開關燈, 真的過於明顯. 讓開關燈的人, 可以名正言順坐在開關旁, 會否更好?

看完這部, 感覺對人性, 又多瞭解了一下, 精神失調者作為主角, 應該真的不多吧? 公務員, 遇到精神失調者, 得要處理他的遺願, 這個組合, 真的很新鮮.

[戲劇] $400_Intercom_陳奕蓁-高敬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400_Intercom_陳奕蓁-高敬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70

三段表演, 第一段無語言, 第二段, 房務清潔員, 第三段, 隔離中的小說家?兼喜歡自彈自唱.

第一段, 鑑於我對無語言沒有慧根, 基本上我看不太懂, 如果是用動畫形式, 或許我比較能夠理解, 畢竟形體會更明確, 而且背景也能夠輔助認知現在他們所處的地方.

開頭我會想, 可能是外星生物? 連體嬰的方式, 藉由臍帶溝通, 而後用斷了, 因而他們深入海底去尋找接續的可能?? (我覺得我這解讀一定有問題)

其實這三段都有相同的問題, 節奏好慢, 慢到我好想睡覺.

第二段, 就我的理解, 女子應該常在工作時幻想, 跟房間的主人來一段情感上的交流. 幻想著男人跟她出遊.

第三段, 就我的理解, 男子被隔離著, 每天的精神越來越崩潰, 而隔離新制, 要確認他身心是健康的, 才能被放出去, 因而要求他要再解隔前寫一篇短文. 故事的曲曲折折, 不太確定男子是否精神病患者, 正在接受治療中, 故事將他小時候跟家人的事情也扯了出來. 看守者, 二十四小時看顧著他, 感覺又好像男子是在做夢中. 看守者威脅, 在此處, 沒有人活著出去, 他看著他們的死亡. 又給人感覺, 是否像是獨裁政權的用精神病來關押政治犯. 很多種可能充斥著, 但是沒有明確的結果. 就節目單看來, 編劇導演在講自己的心流.

這場演出, 對我而言, 都有一樣的問題, [節奏太慢], 一分鐘可以說完的事情, 演出可以用到五分鐘, 應該要具有渲染力的行為, 表演用慢動作一再定格.

打個比方, 快炒上桌, 服務生慢條斯理的拿著每一個食材, 或是細數他的來源, 或是夾起一塊, 讓觀眾仔細的看食物的新鮮程度…… (菜真的要涼了, 看起來越來越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