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戲劇] $540_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進修學士班_Almost, Maine_112級

 $540_Almost, Maine_臺藝戲劇_112級

這次臺藝戲劇112級的《Almost, Maine》演出選了六個短篇,包括《Pete & Ginette》、《Her Heart》、《This Hurts》、《They Fell》、《Getting It Back》和《Where It Went》,並於最後加演幾個短篇的「後續發展」作為彩蛋,延伸了文本的想像空間。

這是我第五次看這齣劇,前四次分別是:2020北藝冬季公演、2023台大達秋、2024北藝導演三、2025涉岸会社。這一版與過去相比,有滿明顯的不同。

我感受到這次的演出,似乎有針對劇本進行改動,不只是台詞調整,更包括角色個性的處理方向。原本《Almost, Maine》給我的是一種「既要還要」的曖昧感,角色之間有種難以言明的情緒浮動。但這版演出給我的印象,則比較直白、情緒鮮明,有些潛台詞幾乎一聽即懂,少了點過去那種難以捉摸的氣氛。

舉例來說,《Her Heart》中的 East,角色轉變得很直接,從好奇到無賴式的親近,幾乎是段落之間切換,而非緩慢醞釀。《Where It Went》裡的 Phil 看似深情,但他的表達方式讓我很難從台詞中理解他對 Marci 的情感強度——要說他「仍深愛著她」,我有點說服不了自己。

但也不能說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好。畢竟,如果演出只是劇本的複製貼上,那觀賞演出又有什麼意義?那不如直接去看公認最強版本的影像記錄就好。現場演出之所以迷人,正在於「角色解讀」「導演詮釋」「演員風格」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交織。每一場的不同,其實也在展示他們的美學選擇與價值觀。

這一版中,我最喜歡的是《They Fell》:三段突然插入的探戈音樂、Randy 與 Chad 越來越誇張的反應,讓這個段落的節奏感與喜劇性非常突出。接下來是《This Hurts》,Steve 的演法擺脫以往呆萌印象,呈現出一種日式漫才般的節奏,讓我忍不住聯想到某些搞笑團體。

不過,也許因為我對這齣劇太熟了,每一個段落開場時,我都要花點時間去校準「這一版的角色性格是什麼」,而不再只是單純進入劇情。反倒開始一直在猜:「喔這裡改本了,為什麼?是為了順暢?還是因為這樣比較適合演員?還是演員自己即興出來的?」

整體段落喜好排序如下:《They Fell》 > 《This Hurts》 ≥ 《Her Heart》 ≥ 《Getting It Back》 ≥ 《Where It Went》 ≥ 《Pete & Ginette》

其中,《Where It Went》本來就比較吃虧,因為它是這六篇中情感最壓抑的劇本。但我真正的問題在於,我聽不太出來 Phil 到底在吵什麼。他表面上似乎是在談工作壓力與生活安排,但角色的處理方式讓我很難感受到他對愛的努力與投入。即便這可能符合角色設定,但讓這個角色顯得不討喜。

總體來說,這場演出在風格上走得比較明快直接,少了點曖昧的內斂氣質,但也有其清晰與俐落的節奏感。不論是否完全符合我對劇本的期待,它仍是一場頗有個性的演出。每一次看《Almost, Maine》,其實就是一次重新認識「同樣文本,不同詮釋」的旅程。這版,也有它獨特的風景。

=> 以上 with ChatGPT

可惜沒看過, 2024戲曲學院董恩冕的[Almost, Maine], 第一次看這個劇本是2020北藝冬季公演, 然後2023台大達秋, 2025涉岸会社. 2024北藝導演三. 

演出六個短篇: [Pete & Ginette], [Her Heart], [This Hurts], [They Fell], [Getting It Back], [Where It Went]. [Pete & Ginette]一樣是走分段呈現. 此外, 在演出的結束, 導演加了彩蛋, 演了幾?個短篇的後續.

我覺得, 這場演出應該有改劇本, 滿多腳色個性, 我覺得跟之前看過的那幾場, 有所差別. 他有種沒有之前那種這個劇本給我的[既要還要], 一切處於曖昧中的感覺. 這場給我大剌剌, 潛台詞一看即可得知. 

舉例而言, [Her Heart]的East, 他的台詞情緒, 似乎變化的很硬. 他不是一種我始終對妳很有興趣, 而是一種, 我現在感興趣了, 我現在耍無賴了...... 給我有點因為台詞內涵, 而個性轉換的風格. [Where It Went]也很明顯, Phil很認真, 可是要如何推論出, 他還是很愛Marci?!

但也不是說, 這樣不好. 簡單說, 如果演出只是劇本的複製品, 那是否, 欣賞演出就成了種沒有意義的事情, 你直接看被公認最好的那一個版本就好. 

是腳色優先? 還是演員優先? 是照著劇本台詞演重要, 還是照著劇本精神重要. 我覺得這就是看演出的樂趣, 編劇導演演員設計們共同交織而成的巧思. 那等於是在鑑賞他們的價值觀跟品味.

[They Fell], 之所以有趣, 亂入的探戈音樂, (而且還亂入了三次), Randy越來越誇張的態度, 對比起Chad越來越誇張的行為, 這真的是種樂趣. [This Hurts]裡, 我覺得Steve硬是走出了臺藝版的風格, 相對於前幾版的呆萌, [洪照翔]的演法, 印象中讓我想到了某個漫才團體.

要我說, 這版跟前幾版最大的差異, 我覺得是暖機時間, 當然有可能是我看過的版本過多, 我會先入為主的認為, 這些腳色應該是怎樣的個性, 所以, 我都得花上幾分鐘, 來確定這場的腳色, 是怎麼樣的性格. 而且, 因為過熟劇本, 導致我少了很多好奇跟期待. 反而幾乎在花時間想, 歐歐歐歐, 這裡有改本, why?! 因為他們覺得比較順暢, 還是因為覺得這樣比較適合演員, 還是根本就是演員即興出來的?

排個喜歡順序吧: [They Fell] > [This Hurts] >= [Her Heart] >= [Getting It Back] >= [Where It Went] >= [Pete & Ginette].  [Where It Went]本身算是劣勢, 他是這裡面最嚴肅的一個短篇, 這個是還好, 我比較嫌棄的是, 我聽不出來Phil在吵甚麼, 我知道內容是他在工作上盡心盡力, 而且似乎他也不擅人際, 導致選擇不面對?! 那整段我都有點不太懂他在講甚麼, 但是這段台詞是用來平反Phil用的...... 聽不清楚, 我覺得有點說不過去. 當然是可能符合腳色, 可是這樣子的腳色不討喜, 我就有點嫌.

【演出場次】2025/06/08(日)14:30

【演出時長】95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八角廳實驗劇場(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製作團隊】

演出人|鐘世凱

製作人|陳彥廷

戲劇指導|黃冠傑

技術指導|洪志忠

導演|于皓丞

舞臺監督|洪笠瑄

行政統籌|王朝彥

助理舞監|陳睿婕

舞監助理|陳建彰

導演助理|陳欣儀

排演助理|黃韋翔

舞臺設計|楊晨旭

舞臺技術指導|張煜晟

燈光設計|陳季優

燈光技術指導|王泠力

音樂音效設計|黃家真

音樂音效助理|吳瑋翎

服裝設計|吳峚臻

服裝助理|王一婼 陳羽昕

化妝設計|張翰勒

化妝助理|葉姿瑩 趙楷程

小道具設計|蔡定享

平面設計|黃雅榆

行銷宣傳|康庭禎 賴奕辰

票務經理|施聖文

攝影|朱宏家

舞臺執行|王采鑫 陳怡君 廖紫菱 簡崇宇

燈光執行|王秉宣 侯文心

服裝執行|李珮螢

化妝執行|陳亭安

小道具執行|甘恬

演員|李唯任 江葦鑏 洪承楷 洪照翔 胡凱宸 張庭萱 彭筠潔 黃子浩 黃姿妤 董宸宇 劉至浩 蘇俐甄(按姓名筆畫順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