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戲劇] $2000_動見体 M.O.V.E. Theatre_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 WOOF

$2000_動見体_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 WOOF

這部戲我看得有些卡關,很多角色的行為與台詞讓我困惑。

劇情聚焦一位建設公司經理與他的高中好友——一位工地工人。好友手傷,經理提議幫他爭取更高的保險理賠,對方卻不願申報,擔心被標記、影響未來工作。接下來的對話牽涉到高薪低報、保險理賠與工安申報問題,但我對這些制度與流程不熟,很多話聽起來邏輯不通,難以理解他們的行動動機。

事後我詢問導演,得知他們確實做過田調,編劇也訪談過工地主任。這讓我意識到,問題也許不在劇本,而是我本身對營建業的陌生——隔行如隔山。也因此,劇中的情境我始終難以代入,角色台詞背後的層次與心思,我也無法真正感受。對我而言,那些橋段沒能與我產生連結。

=> 以上 with ChatGPT

我看不太懂這部, 很多思考跟行為, 我無法理解.

故事發生在兩個高中好友身上, 一個是建設公司的經理, 另一個則是工地工人. 在這個上樑儀式後, 兩個人在工地碰頭了, 看著好友的右手石膏, 經理想幫他爭取更好的保險理賠, 工人始終回絕著他的好意, 不想要被視為特別, 以免以後被針對. 慢慢的, 似乎劇情想要引伸出, 經理其實也不太希望工人去申報, 以免造成後續建案的延遲. 最終, 一個人似乎驀然醒悟, 另一個人似乎恍然大悟.

簡單說, 我從經理開始說要爭取更好的理賠條件, 我就開始打結了. 一般不是丟給保險人員去做嗎? 幫忙遞件, 就已經是行政的極限. 保險願意賠多少, 那是保險的行政流程. 後續劇情有一段在描述, 高薪低報, 所以? 是打算用比較高額的日薪去申請賠償嗎? 但勞保局的賠償, 不是依照每個月投保金額?! 平時沒燒香, 臨時誰會管你?! 在事發後要臨時調高投保金額?! 經理這句話, 我百思不得其解.

經理很不想報工安, 我能理解, 畢竟嚴重事故是會停工做複查. 可是.... 劇中的工人, 只是摔斷手...... 那會嚴重到要到建案停擺嗎?! 如果劇中能多著墨, 這家建設公司自豪零事故, 或是已經累積到快要瀕臨停工, 死不肯報工安事件, 我才能理解...... 況且都給申請保險理賠了, 那幾乎就等於是已經報了工安事件, 不是嗎?

我很不能理解經理會覺得, 讓好友到公司上班是件好事情. 他給的薪資會高於在工地打工嗎? 能夠處理好友的負債嗎? 常識性, 是否該跟他說, 能給他的工作待遇是多少, 看這樣子穩定的工作狀態, 是否是好友需要的? 我聽過一個的例子, 某人為了支持好友, 甚至出錢讓他去補習跟考證照, 讓他能突破高薪工作的應徵門檻. 在這個過程裡, 聽起來經理就是無法讓工人友人, 得到更好的生活. 

我一直在想, 這是否田調問題, 總覺得很多台詞, 聽起來, 很不扎實, 我知道他們討論的主軸, 是要聚焦在兩個人階級上的差異, 每個人有各自的負擔. 但是聽起來, 我會覺得有點憑空想像. 我是真的有在想, 如果他們改成描述劇團經營, 是否比較好, 受傷的苦魯, 遇上劇團經理, 他是否要將其轉聘為劇團行政.

演後我有去問導演, 他說, 他們有去田調, 編劇之一的朋友, 認識工地的工頭主任, 他們有札札實實的好好請教了不少自己困擾的地方. 理論上我質疑的, 他都有一個腹案, 可是, 在演出中, 講到那麼詳細, 觀眾能懂嗎?! 既然他們有確實田調, 那麼, 或許就因為隔行如隔山, 行業別差異, 導致, 我無法理解劇中的那些行政措施, 進而很難進入劇情. 接下來我就開始腦補, 如果一切都是營建業的常規, 那麼, 或許.... 可能提升的是從公積金的內部補償?! 可能名義上, 阿修正在休假調養, 而實際上, 他過來多拿一份臨時工的薪資. 而小天要跟主任溝通的, 是讓他因手傷的薪資, 能夠比照正職薪水?! 總之, 營建業真的離我太遠了, 我很難用零售業的常理去思考, 他們的工傷薪資計算.

【演出場次】2025/06/05(四)19:30

【演出時長】70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3B館 烏梅劇院

【製作團隊】

藝術總監:符宏征

聯合藝術總監:王靖惇

導  演:潘品丰

劇本顧問:魏于嘉

編  劇:廖原慶、潘品丰

演  員:王靖惇、廖原慶

舞臺監督:劉崴瑒

舞台設計:莊衿葳

燈光設計:王芳寧

音樂設計:羅棋諠

服裝設計:陳玟良

舞台技術指導:唐一飛

舞台技術人員:史維祥

燈光技術人員:張以沁、曹芯慈、羅令珆

音響技術執行:郭奕利、廖俊榮

排練助理暨音效執行:謝岱廷

宣  傳  片:藍文臨

平面設計暨劇照師:林育全

製  作  人:林嘉容

行銷統籌:方立安

行銷協力:宋家寧、陳岓滎、楊安心

劇團經理:張乃惠

劇團行政暨票務:魏伯亘

社群宣傳:王秋楹

前台組長:高于珺

前台志工:Mimi、企鵝、王悅甄、李睿澤、鄭紹翎

主辦單位:動見体(本團獲國藝會114-115年度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補助)

協辦單位: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贊助單位:國藝會、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行銷媒體贊助:快易通國際媒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