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即興] $500_失物招領即興劇團_Lost And Found_2025臺北藝穗節 2025TFF

$500_失物招領即興劇團_Lost And Found_2025臺北藝穗節 2025TFF

失物招領即興劇團《Lost And Found》

即興劇的魅力,在於當下的火花與不可預測性。演員沒有既定文本,而是憑著靈感和默契,即時創造出一個只屬於當晚的故事。

這種表演最講究「對不對頻」。從觀眾席就能看出差別——有人全程投入,驚呼與笑聲不斷;也有人開始滑手機看球賽。能否進入演員的思考邏輯與特質,決定了觀演感受。

我自己平常偏好邏輯縝密、結構明確的作品,但也因為藝穗節的多元性,讓我有機會嘗試不同風格。這場演出裡,李培松的表現特別吸引我,他的反應敏銳,舞台能量鮮明。

即興劇最迷人的地方或許就在這裡:它提醒我們,劇場不是唯一的結果,而是一次次無法複製的現場冒險。

=> with ChatGPT 純推文, 無負面詞彙

即興這種東西,不對頻就是不對頻。

大概看了七分鐘,我就已經想離開了。聽著周遭觀眾的驚呼聲,我心裡卻納悶:到底驚訝的點在哪裡?或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對多數即興劇總是提不起興趣。若不是因為有認識的演員參與,我幾乎不會購票;即便有喜歡的演員,購票的意願也依然不高,因為能真正喜歡的機率實在太低。

長期觀戲下來,我更偏好邏輯性強烈的劇作,喜歡那種陰謀經過層層思考與反覆推敲後才浮現的結構感。相比之下,即興劇的魅力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無法打動我。

這次參加,單純因為時間合適,檔期中有空檔就排進去了。畢竟藝穗節本來就強調多元,觀眾各自嘗試、擇其所愛,不如預期也沒關係,至少算是一次體驗。

若要說這場我最欣賞的亮點,應該是李培松。他的表現讓我覺得特別出色。但這也只是個人選擇,沒有優劣之分。只是再次印證了:即興劇太吃「頻率」,能否接受演員的思考邏輯與個人特質,決定了觀眾是否能進入那個世界。

=> 以上with ChatGPT

即興這種東西, 不對頻就是不對頻. 

我大概, 七分鐘後, 就想離開了. 

聽著觀眾們的驚呼, 心裡想, 我無法理解驚訝點為何.

難怪, 很多即興劇, 基本上如果不是因為有認識的人, 我根本不想購票. 

就算有認識的人, 我也很不想購票. 畢竟, 我能喜歡的機率很低.

長久的看戲經驗, 我比較喜歡那種邏輯性很強烈, 陰謀是反覆思考而後產生的.

關於即興這種類型, 我真的, 百分之九十九, 都很不喜歡.

參加這檔, 是因為時間很好, 既然有空檔, 那就排了.

而且, 這很藝穗, 多元的節目, 觀眾多方品嘗, 擇其所愛, 不如預期也無妨, 起碼品嘗過了.

要我說, 我覺得這場表現最好的, 一定是[李培松]. 當然這是個人選擇, 沒有優劣.

即興, 真的太吃, 你是否能夠接受這些即興演員的個人特質思考邏輯了.

【演出場次】2025/08/25(一)17:45

【演出時長】55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二空間 (台灣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26巷6號)

【製作團隊】

李培松、林育瑄、邱筱茜、邵芷耘、高詩婷、張育邦、楊智全、鄭婷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