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_字母人工作室_遊心出發
相較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戶外版,這次烏梅版的製作顯得格外精緻。完整的黑盒子空間讓舞台得以充分發揮,燈光設計也像是全力以赴,比起戶外的受限條件,有了數倍甚至更大的躍進。就華山親子表藝節的演出來看,這次的燈光效果也能算在前列。
先說結論:這個版本非常適合兒童藝術節的氛圍,不過在華山這個場地演出,我心中略帶遲疑。現場有兩位五、六歲的小觀眾,看戲時露出了些許困惑的表情,或許這齣戲對這個年齡層還不夠直接、熱鬧。我會覺得它更貼近國小低年級(大約一、二年級)的觀眾需求。
故事從兄妹倆在房間裡不願見親友開始,他們語氣堅定地表示想要待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接著,他們發現了父親留下的桌遊,並經歷三個關卡:誠實問答、呼喊真名、蒐集星星。最後,他們離開遊戲,學會了誠實表達自我,不需要逞強。
友人分享,她身邊的小孩一度哭著找媽媽,而父親則被觸動到默默落淚。與之相比,我周遭的年幼觀眾顯得有些迷惑,尤其在「誠實問答」那段,吸引力似乎不足。這一部分雖少了親子劇常見的直觀趣味,但舞台上陳佳柔的造型倒是很受歡迎——毛茸茸、還會閃閃發光。聽說在演後拍照時,有孩子直接撲上前去擁抱她。
另外一個我想說的是:在「誠實問答」環節裡,不誠實的懲罰是被強制抱抱,從觀眾席第五排看,這樣的表演細節不易被捕捉。如果能換成更具戲劇感的表現,或許會讓觀眾更投入。比如常見的親子劇「小玩笑」形式——像是充氣大槌輕輕敲一下——可能會更直觀,也能增加舞台趣味。
=> 以上with ChatGPT
相較於,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戶外版, 我覺得這次的烏梅版, 製作本身變得非常精美, 得益於完整的黑盒子空間, 燈光設計感覺就是卯足了全力, 大躍進了起碼五倍, 或是無限大. (畢竟室外燈光根本沒法打, 但不論兩版之對比, 這場的燈光設計, 就華山親子表藝節而言, 應該也算在前列)
先上結論吧, 這個版本, 我覺得他很適合在兒童藝術節演出, 但是在華山這個場地, 我有點遲疑. 現場的兩位五六歲觀眾, 在觀看的時候, 顯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我會覺得, 這場演出, 可能對他們而言不夠熱鬧, 這場演出, 可能比較適合給國小一二年級的人看.
故事從講述兄妹在房間, 不想去見來訪的親友開始, 語氣堅強的說, 想待在房間裡. 後續, 他們找到了父親製作的桌遊, 經歷了三個關卡: 誠實問答, 呼喊真名, 蒐集星星? 而後離開這個世界. 這個過程中, 他們學會?的是: 誠實表達自己, 不需要故作堅強.
友人說, 她觀察到她隔壁的觀眾, 小孩哭著找媽媽, 爸爸默默流下了英雄淚. 相對我周遭的幼童觀眾, 我真的在想, 這個故事, 起碼[誠實問答]那部分, 對於小孩吸引力可能不夠. 他少了親子劇直觀的吸引力. 不過有聽說, [陳佳柔]的造型很受歡迎, 毛茸茸, 又會BlingBling. 聽說, 演後拍照會, 有小孩直接撲向閃閃.
題外話, 誠實回答部分, 不誠實的懲罰是被強制抱抱, 因為很熱, 小朋友感覺到不適. 我在想, 就第五排的視角, 這樣的不舒服, 其實很難被看到, 是否, 能有更戲劇性的行為. 比方說, 一般親子劇的慣技, 充氣大槌, 或是, 捏臉頰?! (看著那懲罰, 我開始在反省, 有那些, 是大人愛對小孩子做, 但對小孩子而言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演出場次】2025/08/17(日)10:30
【演出時長】55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3B館 烏梅劇院
【製作團隊】
製作團隊|字母人工作室 The Alphabets Studio
概念發想|陳佳柔、陳怡雯、劉語芊
製作人|劉語芊
導演|莊衿葳
文本協作|莊衿葳
創作演員|陳志威、陳佳柔、陳怡雯、廖穎怡、劉語芊、鄧丞恩(依姓名筆畫排列)
舞台監督|黃曉茵
舞監助理|曾瓅
舞台設計|稻見紀光
服裝設計|吳紀睿
燈光設計|連偲妘
戲偶設計|高振庭
音樂設計|張恩瑋
主題曲作曲、編曲|丁乙恆
編舞|陳佳柔
舞台技術指導|沈承志
燈光技術指導|連偲妘
音響技術指導、音響執行|張恩瑋
舞台技術人員|盧珮瑄
燈光技術人員|陳奕伶、黃禹勳、潘千菱
音響技術人員|林廣騏、陳柏宏
執行製作|許芳墐
平面設計|張瀞
行銷企劃與執行|妥妥創資
廣告素材|陳柏為
劇照攝影|鄭文凱
演出錄影、後製|陳柏為
前台人員|陳顥宸、曾瓅、顧凱傑
主辦單位|字母人工作室、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贊助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新天鵝堡桌上遊戲
特別感謝|妥妥基地、GRASA VOGUE、桑斯柏國際有限公司、陳柏為、鄭尹真、施俊丞、萬花筒劇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