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戲劇] 臺大戲劇_我阿嬤彼你卡厲害_2025臺大戲劇暑期劇展

臺大戲劇_我阿嬤彼你卡厲害_2025臺大戲劇暑期劇展

這次劇展包含兩部作品:《彼方》與《昨天,我把我阿嬤笑死了2.0》。還好事先和朋友聊過,不然我一直把後者和《苦啾Could U_兩個阿嬤》搞混。

《彼方》

這是一個難度不低的劇本,藏有許多值得玩味的陷阱:角色的心智年齡與外表年齡錯落,形成獨特張力。這一版製作團隊直接將舞台設計為傾斜的車站結構、斷裂的鐵軌,手法粗獷卻有效,強化了「不存在的車站」的意象。空間限制讓樹叢或小男孩的神出鬼沒難以呈現,但近距離的表演,也讓觀眾能清晰感受演員的能量,效果如何則見仁見智。

這個劇本我先前看過兩次:2023年界址創作與2025年臺藝劇展。談到演員表現,我會把順序排成:蔡欣瑀 > 羅明順 = 陳俞安 = 謝佳妘 = 吳廣毅。

蔡欣瑀非常適合這個角色,不耐煩卻內心善良的層次表現得很到位,雖然在角色的「知道真相與百般無聊」之間的差異感還能再深化,但整體仍屬水準發揮。羅明順自然流露出中年男子的氣質,不論三十歲或四十歲都能成立。陳俞安與謝佳妘的演出則相對平順,完整交代角色,穩健而不花俏。吳廣毅飾演的列車長,演繹上較為順著台詞走,調皮與關心的情境切換清晰,但仍未完全找到角色留在這裡的核心理由。相比其他版本的列車長,他還在摸索如何展現這個人物的深層感受。不過考慮到他還是大一生,能有這樣的穩健度其實非常不錯。

總體來說,《彼方》是個每次觀看都能得到不同感受的作品。不存在對錯,只是觀者當下的思緒與體會。

《昨天,我把我阿嬤笑死了2.0》

這部作品的劇情結構獨特,透過男主角的昏迷夢境,把阿嬤、布偶與童年的回憶交織在一起。邏輯上行得通:女友的呼喊聲作為觀眾的線索,讓夢境與現實得以銜接。不過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演員們的能量與投入。他們讓充滿突轉與驚奇的情節成立,並將舞台上的各種轉換處理得自然流暢。

例如布偶變成人形的橋段,原本可能顯得跳躍,但演員憑藉魅力,讓觀眾相信角色就是狗化成人。陳俊達的反串阿嬤也帶來驚喜與笑點,成為舞台上的一個趣味亮點。皮皮的演出尤其可愛,觀眾席上對她的喜愛也很直接。

這部作品的風格,介於「親子劇」的奇想與「黑色喜劇」的寫實之間。如果從夢境與回憶的角度切入,很多設定便能說得通,也更容易接受角色的出現與變化。後來才知道,初版劇本的主角其實設定為八歲小孩,原來評審們認為這樣的視角耳目一新、兼容多種風格。若以此角度來看,故事中許多看似突兀的情境就顯得合理許多。

整體而言,這是一部高度依賴演員表現的作品。他們勇於嘗試、全情投入,讓舞台充滿活力,也讓觀眾在驚訝與微笑之間被吸引。

總結

這兩部作品展現了學生劇場不同的探索方向:《彼方》精巧地思索存在與時間感,《昨天,我把我阿嬤笑死了2.0》則以夢境與回憶交錯出奇想。雖然手法各有不同,但都讓人看到年輕劇場創作者在形式與敘事上的勇敢嘗試。

=> 以上 with ChatGPT

兩場演出: [彼方]跟[昨天,我把我阿嬤笑死了2.0]. 還好有跟朋友討論, 否則我一直把後者跟[苦啾Could U_兩個阿嬤]搞混.

[彼方], 這個劇本不容易, 她藏了好多陷阱, 腳色的心智年齡跟實際年齡, 我覺得是很值得玩味的事情. 製作團隊直接挑明, 這是個存在彼方的車站, 傾斜的結構, 斷裂的鐵軌, 很粗暴很有效, 但整體而言, 少了種幽徑晴朗下的抑鬱悶熱.

[昨天,我把我阿嬤笑死了2.0], 我覺得, 這個本, 編導有很大值得商榷的部分. 演員們的表現, 遠優於編導, 倒不是他們演的驚為天人(但皮皮真的很可愛), 而是劇情很突兀, 尷尬的腳色設定, 演員們敢演也硬演, 所以演出繼續. 我覺得這劇本有點[親子劇]或是[黑色喜劇風格], 可是, 實際上很[寫實風].

[彼方], 這個本, 我看過兩次, 一次是2023界址創作, 演員有: 林方方, 林唐聿, 官建蓁, 齊藤伸一, 蘇耀庭. 另一次是今年2025二月, 臺藝戲劇實驗劇展, 演員有: 龔芮, 黃品勛, 黃柏睿, 吳欣妮, 鄭裴元. 我覺得這個劇組, 應該有看過[韓婕]在實驗劇展的講評: 這是一個不存在的車站. 所以她們才會蓄意將車站的結構體傾斜, 鐵軌刻意斷裂. 限於空間, 他們無法凸顯樹叢, 也無法讓小男孩神出鬼沒. 但也得益於空間, 演員們離觀眾非常之近. 不過這是否優點, 就見仁見智了.

如果要排演員順序, 我會這樣排: 蔡欣瑀 > 羅明順 = 陳俞安 = 謝佳妘 = 吳廣毅. 羅陳謝有點本色?演出, 他們的腳色陷阱不多. 羅......真的滿適合演中年男子的, 至於是演成三十歲還是四十歲, 這個議題我跳過. 陳謝, 有點就是照著劇本走, 不能說差, 但也不能說印象深刻, 就有點平順吧, 該有的都有. 畢竟這劇情也有點真實寫意, 難以說多期待些甚麼. 

蔡欣瑀, 其實滿適合這個腳色的, 看不慣不耐煩嘴巴有點管不住, 但是內心是和善而且努力妥協忍耐. 因為知道劇情設定還有[怎麼又回到這裡], 所以, 我覺得她就是水準發揮. 只是, 這個腳色的陷阱, 我覺得她沒有處理好(演過學製的人就該比較要求), 在明知真相跟百般無聊, 我覺得蔡少了這種層次的差異感.

吳廣毅, 看過[玻璃動物園], 他應該是我那時候感興趣的四個演員其中之一. 我覺得, 他沒有把這個腳色處理好, 有點被台詞帶著走, 因為劇本這裡列車長要調皮, 所以他耍寶. 因為這裡設計列車長要關心, 所以他注視. 我回想了[蘇耀庭]的呈現, 對我而言, 他選擇的是有點像是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兔子先生, 注視著愛麗絲, 但表現就很怪異跟喜感, 他退下的時候, 是慢慢的把窗簾拉下, 而且身子跟著緩緩下沉, 有點登場人物下台的感覺. 感覺吳就沒有喝手沖咖啡的習慣, 都是喝即溶或美式, 蘇也利用看起來就很考究的方式在喝咖啡, 呈現他的貴族?氣質, 跟後續拿捕蟲網?去搶救, 有著很大的差異點. 黃品勛的聲音選擇, 形塑了列車長的特質. 可能因為是學姊吧?! 感覺吳就沒有用一種看待小女孩的態度在當列車長, 有點被劇作家的陷阱, 坑得死死的. 我有點感覺不到, 他這個列車長待在這裡的理由. 就演出來說, 我會猜想, 列車長是否跟奶奶有戀情?! 因為跟奶奶的承諾, 所以他留在這裡陪小安?! (我覺得這個劇本最大的陷阱就是, 留在這裡的人, 他們有意識時間的流逝, 所以, 他們的外表年齡跟心智年齡可能大不同, 如何表達箇中差異, 為何他們不離開, 而選擇留下, 對於身為觀眾的我, 很想知道這點) 不過, 畢竟他也才大一, 別太苛責, 以大一生的表現而言, 這樣算是穩健, 但不夠凸顯腳色, 他飾演的列車長, 個性有點不一致.

有的劇本, 每次看的感想都不太一樣. 我想, 這沒有對錯, 畢竟我又不是很在乎正確的答案, 就只是當下的我所思所見所想. 題外話, 原來[陳俞安]有演[費德拉之愛], 非常想像不到. (這句話在這裡是讚美)

[昨天,我把我阿嬤笑死了2.0], 這部...... 我覺得劇情問題很大, 就是一個神編劇, 他想要劇情怎麼發展就怎麼發展, 沒有鋪陳沒有伏筆, 就是主角可以隨心所欲, 讓故事突如其來的發展著. 也虧的演員們強大, 這麼尷尬的劇情也演得下去, 我真的覺得很多地方都是硬演. 

從布偶變成真人, ...... 導演您也給她個狗裝飾吧, 狗耳朵或是狗腳拖鞋...... 真的是靠演員的魅力, 讓我相信她是狗變化成人型. 選角把陳俊達找來, 讓他男扮女裝, 飾演年長的阿嬤, 基本上我沒有意見, 可是這樣設計的目的是?! 因為他男扮老奶奶很有趣?! 我看不出來選角目的, 更看不懂腳色意義.

當然, 劇情本身邏輯是嚴謹的, 男主昏迷, 在夢中, 他想起阿嬤跟他的布偶, 他回想童年, 因而發生了這些事情, 就邏輯而言, 這些安排都可行. 但就演出而言, 我真的完全不能接受, 這樣的突如其來編劇說了算. 

這樣的劇情結構, 如果是親子劇, 有機率有意思. 我覺得事件安排, 跟[駱以軍]的[阿甯咕]其實是類似的. 但導演是否試圖將他導成一個黑色喜劇的寫實劇?! 對我而言, 因為寫實, 所以很突兀.

我不會形容欸, 我就是覺得這部的演員好厲害, 這麼唐突的劇情都演得下去, 我知道他們知道現在腳色要做甚麼, 所以他們力圖表達. 可是, 腳色們似乎沒有個性, 編劇神說了算. 

在跟友人討論後, 我有個突發奇想, 如果是類似林靖雁或是李銘宸那類的導法, 或許這故事說得通, 我覺得那樣觀眾就不會太在意腳色突兀的出現, 會更在乎表演者的狀態. 當然, 如果是親子劇, 或許說得通, 畢竟, 狗狗布偶變成了一個可愛漂亮美少女, 這邏輯真的是親子劇的.

後續, 友人找到了那屆臺大文學獎劇本組評審們的講評, 才知道, 原來1.0, 主角是一個八歲小孩. 評審們寫說, 這設定耳目一新?! 混合多種類型?! 但是, 用黑色喜劇包裝, 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原來如此, 如果, 主角是個八歲小朋友, 那很多事件我都能理解.

嚴格來說, 這故事邏輯沒有問題, 畢竟主角是昏迷著, 他夢中, 甚麼都有可能發生, 而女友的呼喊聲, 是讓觀眾們明瞭一切的線索. 可是我的觀感, 就是一切莫名其妙到, 我放棄釐清邏輯, 反正規則編劇說了算.  我認同二號友人在限動寫的, [皮皮很可愛].

【演出場次】2025/08/16(六)14:00 & 15:30  

【演出時長】《彼方》70分鐘, 《昨天,我把我阿嬤笑死了2.0》80分鐘, 皆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臺大總一館118展演空間 & 臺大總一館106展演空間

【製作團隊】

《彼方》劇組名單

導演暨舞台監督|黃家豪

編劇|黃萱軒

助理導演|謝佳妘

演員 |蔡欣瑀、陳俞安、羅明順、吳廣毅、謝佳妘

舞台設計 |杜雨晨

舞台技術 |瑪雅、彭上恒

服裝設計 |倪宇誠

妝髮執行 |謝佳妘

燈光設計 |李儀婷

燈光技術 |蔡秉翰

音樂設計 |陳瑞陽

音響技術 |羅明順、陳瑞陽

平面設計 |楊承翰

劇照攝影 |王澤仁

導演暨舞監助理|張宸碩、蔡秉翰

舞台設計助理 |余天朗

舞台技術助裡 |黃允浩


《昨天,我把我阿嬤笑死了2.0》劇組名單

製作人 |韓芷瑜

編導 |彭韋傑

導演助理|馮昱敖、陳威米

舞台監督|余佳恩

舞監助理|陳威米

演員 |徐銘駿、陳詩珈、陳俊達、閔貫詠、楊獻文、韓莫羽 (依姓氏筆畫排列)

燈光設計|曾耀萱

燈光技術|許祐銓

聲音設計|黃允浩

音響技術|黃允浩

影像設計|王澤仁

舞台設計|蕭芮岑

舞台技術|瑪雅

舞設助理|余天朗

舞技助理|黃允浩

服裝設計|鐘沛宜

妝髮設計|陳光威

舞技協力|徐銘駿

平面設計|由利里惠、謝芸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