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戲劇] $425_兩邊劇創所 Pair2space_Situationship_2025臺北藝穗節 2025TFF

 $425_兩邊劇創所 Pair2space_Situationship_2025臺北藝穗節 2025TFF

兩邊劇創所《Situationship》

這個劇本我在年初的期末讀劇會就看過,再次觀賞時格外有熟悉感。因為已經知道劇情走向,這次反而能更專注於演員的表演選擇,觀察他們如何透過細節展現角色心境。

學弟一開始的靦腆帶來純真感,隨著劇情推進,他逐漸展現出控制與嬌嗔,舞台張力也越來越鮮明。女友的演員同樣出色,與另一位角色的互動從網友、室友一路延伸到家人般的陪伴氛圍,讓情感層次更加真實。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情人節的橋段。學弟鬧著要吃情人節大餐,讓整段戲充滿張力,學長也被完全帶入其中,營造出極佳的戲劇效果。游明嘉在這場的表現尤其突出,把角色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女友的部分同樣動人,吳承祐在攤牌時那細膩的表情令人難忘,而葉雨柔則將角色中對平等與陪伴的渴望詮釋得十分自然。

導演在場景設計上也有巧思。舞台上留下的啤酒罐、微波食品與奶茶,不僅營造了日常氛圍,也似乎隱含著象徵意味。

整體而言,這是一齣對「關係」進行細膩探索的作品。角色們在室友、朋友與情人之間不斷尋找定位,展現出情感的多重層次。這次的觀賞經驗帶給我與讀劇時截然不同的感受,非常值得推薦。

=> 以上 with ChatGPT : 純推文, 無負評

這個劇本我在年初的劇本創作四期末讀劇會時就看過。當 A、B 登場後,劇情提到與學長在交友軟體上約砲,那個關鍵詞一出現,我就立刻想起整個故事。已知劇情有利有弊。好處是能更專注在演員的表演選擇上;壞處則是少了驚喜感,容易帶入自我預期,覺得此時演員應該怎麼演。

有人說戲劇系的版本比電影系更好,不過就這一場來看,我反而覺得戲劇系的熱機比較慢。因為已經知道劇情走向,所以會覺得學弟應該更具誘惑力,而不是單純以語速加快來表現靦腆;女友則應該更寂寞,也更強調追求平等。很多爭議點因為早有預期,反而產生一種「命運被偷看」的無聊感。

關於裸露,我印象最深的仍是 2017 藝穗節《內褲 UNDIES_摸黑 Mo Hey》,當時男主角全裸。而這次是否全裸並非關鍵,我更在意的是,裸露能否有效表現學弟的羞澀與學長的滿足,並推導出「過晚而回不了家」的狀態。這次的安排讓學弟顯得過於拘謹,急著把衣服穿好。我猜演員選擇呈現的是「處男的羞澀」,但相對而言,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學長開口挽留學弟的動機與力量。

到了第二幕,女友的戲份開始順暢起來。或許因為熟識,兩位演員的互動帶出了趣味。他們既是朋友、室友,也是網友,從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逐漸走向家人的情感。第三場開始,學弟的表現也更為到位,尤其在展現控制與嬌嗔時,讓劇情更鮮明。我解讀學長刻意叫外賣,是因為他不想和學弟一起在外吃飯;因此學弟鬧情人節大餐的橋段,成為全劇最精彩的一幕。學長完全被學弟牽著走。

在場地設計上,我覺得若能讓男女角色從不同方向入場會更特別。例如,同一張床,從門口進場就是台北,從側台進場就是高雄。而舞台上刻意留下的垃圾──啤酒罐、微波食品、麥香奶茶──應該是導演的象徵性安排。

回看先前的心得,我原以為這個劇本是在談「本能與知性」。兩男展現肉體與衝動,兩女則承載抽象與思辨,映照劇作家內心想傳達的「這都是我」。但這次演出更像是在描繪開放式關係裡的自我欺瞞。男女雙方都清楚發生了什麼,卻選擇不承認,各自建構一套說服自己的理由。由於演出中肉慾並未被強調,反而更凸顯室友之間的陪伴,直到情人節的攤牌,這層自欺才被打破。

我特別喜歡游明嘉在情人節攤牌的表現,他讓我完全相信學長被吃得死死的,硬是逼他在二選一中選擇學弟而不是女友。女友的攤牌也令人印象深刻,吳承祐那顫抖的嘴唇,彷彿隨時會哭出來,情緒非常細膩。女生的演繹大致符合我的想像。葉雨柔飾演的女友,正是那種因男友冷淡而感到哀怨、又渴望平等的女子。女女之間的互動更像陪伴,而非情慾。

若要說「情感的本能與知性」,這場演出未必能得出明確結論。但它帶給我的解讀,已經與當初讀劇時截然不同。

=> 以上 with ChatGPT

這個本, 年初的時候看過, 劇本創作四期末讀劇會. 當AB登場後, 跟學長在交友軟體上約砲, 這關鍵詞出來後, 我就都想起來了. 已知劇情, 有優點也有缺點, 優點就是能更關注在演員表演選擇上, 缺點就是, 少了驚喜感跟會多了自我認定此時演員應該要怎麼演.

某人說, 他覺得戲劇系演的比電影系好. 僅就這場, 我會覺得戲劇系熱機比較慢. 已知劇情走向, 我會覺得, 學弟應該更誘惑, 而非語速加快的靦腆. 女友應該更加的寂寞跟想要平等. 很多的爭議點, 因為已知劇情, 所以就.... 早有預期. (聽著觀眾區的熱烈討論, 有點哀怨偷看了命運的無聊)

我看過最裸露的, 是[內褲 UNDIES_摸黑Mo Hey_2017臺北藝穗節], 印象中男主全裸. 至於今天場上是否有全裸, 那倒不是關鍵, 我在想, 裸露的目的是?! 這段是否有描述到, 學弟的羞澀學長的滿足, 然後推論到太晚想要留下過夜?! 他應該是有點做愛後動物感傷. 但感覺安排得有點, 學弟過於羞澀到想要穿好穿滿. (我個人不太能接受穿牛仔褲睡覺) 他們應該是居家吧? 這樣的穿著像是上旅館, 然後學長因為不在乎, 所以是由學弟催著穿上我能理解. 但為何學弟急著穿上, 就腳色狀態, 我理解不能. 可能演員選擇的是處男的羞澀吧. 但我比較想看到的是, 學長願意開口讓學弟留下的動機.

最遲第二幕, 我就覺得, 女友那一塊滿順的, 或許因為熟識, 所以她們兩個人的互動, 開始有趣了起來, 又是朋友又是室友更是約出來的網友,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而慢慢地朝向家人情感走去. 最遲三進, 我覺得學弟那邊, 我也看得比較順了. 或許因為劇情走向了學弟的控制跟嬌嗔. 在這次的演出, 我會解讀, 學長刻意叫外賣, 因為他就是不想跟學弟一起在外面吃飯. 所以, 學弟跟他鬧吃情人節大餐, 是我覺得這部戲, 很精彩的一段. 學長就是被學弟吃得死死死的. (不過劇情有句台詞, 學長跟學弟一起上下學, 學長會叫學弟起床上課, 所以那段算是我超譯, 不過一起行動跟一起在情人節吃飯, 應該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吧?!)

應該是場地限制吧, 否則, 我會覺得, 如果讓男女都從不同地方入場, 應該很特別, 同一張床, 從門口進入就是在台北, 從側台進入就是在高雄. 我有認真的想, 為什麼導演要設計讓演員把垃圾留在空間, 喝完的啤酒, 吃到一半的微波食物, 還有麥香奶茶. 這三者應該是刻意設計要讓它一直留在場上吧, 是打算要象徵?!

翻看了之前的心得, 我原本以為這個本, 是在談本能跟知性, 藉由兩男講述肉體與衝動, 藉由兩女闡述抽象與思辯. 本質上, 都是在映照劇作家內心想要傳達的, 我都想要, 這都是我. 但我會覺得, 就這次的演出, 他更像就是在描述開放式關係下的某種自欺欺人. 男女雙方都很清楚發生了甚麼, 只是他們不願意承認, 而且自己生了一套方式去說服自己. 因為肉慾部分在演出中真的很沒有被強調, 所以會覺得室友們更多的是存在的陪伴. 滿足著學長的自欺欺人, 直到情人節的那個打破.

我很喜歡[游明嘉]情人節攤牌的那段, 他說服了我, 他真的把學長吃得死死的, 硬是逼他在二選一中, 選擇學弟而非女友. 我也滿欣賞女友在跟學長攤牌時, [吳承祐]那顫抖的嘴唇, 感覺就是一幅妳在說我就要哭給妳看了. 女生方面是跟我想像中的差不多, 就很生活化的, 想像裡一個文學家跟哲學書只翻兩頁封面封底的人對話. [葉雨柔]就是那種哀怨男友不理, 想做跟他一樣類似嘗試的要求平等女子. 女女這塊, 我一直覺得不情慾, 而是很陪伴. 這個劇本硬要說是情感的本能跟知性, 就這場演出裡, 這個結論我下不出來. 滿特別的, 跟讀劇時的想法截然不同.

【演出場次】2025/08/25(一)14:30

【演出時長】80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霧空間

【製作團隊】

製作團隊|兩邊劇創所

導演|李庭華

編劇|吳鎮宇

演員|吳承祐、葉雨柔、游明嘉、曹巧迎

舞台設計|陳宥綸

燈光設計|楊佳偉

燈光技術|魏睿辰、李侑芯

服裝設計|張温倪

音樂設計|鄭沛曦

音響設計|黃昱嘉

平面設計|李恆

平面攝影|張温倪、魏睿辰

舞台監督|陳顥宸

製作人|吳鎮宇

執行製作|曾邦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