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不喜歡誇誇版, 覺得那是藝穗節期間限定. 理由只是很單純, 當你甚麼都誇獎後, 實際上, 就是喪失了公信力. 我向來喜歡電玩通的風格, 用[眾多意見], 來調整公信力. 單一人喜歡與否, 不重要. 眾人喜歡與否, 比較重要.
有人(像我), 就是看不懂舞蹈跟無語言, 對我而言, 我如果給了3可能就是6的價值, 給5就是8的價值.有人(像我), 就是偏好重鹹, 整體上, 殺光了世界, 某種程度, 也是有爽感的. 但可能有人覺得無厘頭. 總之, 我不覺得每部都跨跨是好的.
當然檯面上的大咖都誇跨派, 不能跨, 頂多不開口. 我覺得, 有點是因為, 他們知道自己分量之重, 有些被批評者會過於在乎. 他們的本意, 並沒有要去破壞票房基礎, 跟淘汰演員.
當然, 也有人走仇恨派, 但... 這件事情, 我覺得在劇場界不存在. 仇恨派是為了有名, 肆意爽快, 可是, 劇場界的觀眾數量, 少到.... 沒有仇恨動員的可能性. 連誇大派, 都沒有存在的理由. (所以有影評就是以物化為主, 那是電影才有辦法存活)
我覺得仇恨派的問題是, 他幾乎讓作品沒了銷售可能. 罵負評沒有問題, 但是幾乎得要把雷爆光光, 才能言之有據的說出作品可以被罵的地方. (戲都爆光了, 連能情緒激昂地都說清了, 那還有甚麼看戲的價值, 我直接看這些濃縮版不就好了, 時間有限...) 純粹情緒派, 那走不了多久的啦.
是阿...... 劇場的演出雖然多, 但能容納的觀眾數很少, 能買能看, 真的不容易. (我是說對比電影, 有多少檔期可以去看... 電影院之多, 場次之多, 甚至, 還有線上可以看..... 光製作費(願意給製作團隊的pay, 就高出很多很多))
要不要繼續寫跨跨派, 我猶豫...... 個人很不想. 但是, 當沒甚麼人在走這條路, 是否要走?! 成為一個客氣老頭子, 沒有不好阿. 很多人的好評就是這樣子被培育出來的. 可是, 不吐槽, 我真的會抓狂. 我連自己都能吐槽的.
我真的覺得, 製作團隊要對自己有自信, 別人就是不懂, 所以才始終只能待在台下付費看你們演出. 最近想到幸福代理人, 那種變換擺設, 簡單用一台投影機就處理完畢了. (還是當時有, 可能不明顯)
當初我會覺得是編劇的坑, 現在我會覺得, 可能是製作人的坑(他加台投影機處理), 可能是導演的坑, 他得要給人新奇感(但可能因為她覺得不重要不處理), 也可能是演員的坑, (如何無實物演出).
我不太後悔我寫下的東西, 可是, 觀看的人, 是否能夠不要那麼在意阿.... 沒看過市面很正常啊... 又不是專門花時間在研究這些的人.
為什麼我不花時間研究, 既然我都花了那麼多錢跟時間了?! 我很簡潔用力地回答你: 因為作戲不賺錢啊.... 聽起來就[都很窮], 連沾到邊, 都覺得豐足了心靈, 貧瘠了荷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