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_閱時_安特衛普_那些還未發生的事-台灣原創劇本讀劇聯合展演
我看了約十分鐘就決定補眠。老實說,我找不到要關心主角的理由。就「吸毒成癮/冰櫃/幻想王國」這三詞,我原以為會是失序絢爛;眼前卻偏拘謹、嚴肅,人物更像「缺愛者的自我封閉」。
《安特衛普》把幻覺整理成可自洽的螞蟻帝國:更迭與疆界都長在阿發身上。冰櫃不是象徵,而是來自新聞案件的硬節點;資料被轉為戲劇推進的燃料。這種「秩序化的瘋」讓線索清晰,也把失控感收編進結構——可跟,但不驚。
兩條主線對我都勾不起好奇:鬼魂相伴、全身發癢、痛恨螞蟻,最終螞蟻反噬並「長出智慧」,我仍問「然後呢?」就題材來說,能建立龐大且有邏輯的幻想並非不可能,或也來自編劇的刪整。
若把它當作真實案件的劇場回應,設定、表演、寫作都算穩;只是我和作品沒對上頻率。入門觀眾會得到清楚入口;而我更偏好《金龍》《阿拉伯之夜》《一個沒有神的地方》那種要嘛擁抱失序、要嘛直刺情感的路徑。這一回,我找不到願意留下的切入點。
=> 以上 with ChatGPT, 濃縮成五百字 thread版本
看了大約十分鐘,我就決定補眠比較實在。坦白說,我不太明白為什麼要關心這位主角。就字面設定——「吸毒成癮/獨居冰櫃/幻想王國」——我原以為會是絢爛失序的觀感;眼前卻是相對拘謹、嚴肅的處理。也許是我對「吸毒者」的既定想像作祟,但這個人物更像「缺愛者的自我封閉」:他渴望被尊重、被在乎,於是把自己塌縮在一個想像王國裡。這樣的孤絕我理解,卻不像我以為的「成癮者狀態」。
我當初以為《安特衛普》會把我丟進碎裂的感官之中;實際上,編導把幻覺整理成一個自洽的帝國神話:螞蟻一代代更迭,疆界長在阿發身上。冰櫃不是象徵,而是源自新聞案件的硬節點;資料被轉譯為戲劇推進的燃料。這種「秩序化的瘋」讓我能沿著線索前進,同時也把失控感收編進結構。我可以接受這個選擇,但也想到:若秩序再鬆一點,我或許會更貼近他那層搖晃的現實感。
整體來說,設定、演員與寫作都沒有明顯問題;只是對我而言,兩條主線都不太能勾起好奇或期待。男主被兩個鬼魂陪伴,身上不斷發癢、痛恨螞蟻;螞蟻王國的生死被他一念操控,最終反噬、啃食血肉並「孕育出智慧」。然後呢?有人聯想到《金龍》,我此刻想到的是《阿拉伯之夜》:一則一則延展的寓言,但沒有一個非走不可的情感推力。
演後座談我才知道:劇本改編自真人真事。新聞當年報導回收場的冰櫃裡發現屍體,後續調查揭露死者曾吸毒、也說過「撞鬼」。劇作家據此補足想像,懷疑搬運者卻又遵循調查結論,最終選擇在死者身上建構一個幻想王國。就創作動機而言清楚;就觀看感而言,我仍覺得與「我想靠近他的理由」之間有段距離。
我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物質濫用的表現差異很大,與藥物種類、劑量、時期有關;「能建立邏輯性龐大架構的幻想」並非不可能。也或許是編劇的刪整,使舞台呈現更有邏輯。只是相比之下,我仍偏好《金龍》、丁怡瑄的《阿拉伯之夜》、郭宸瑋的《一個沒有神的地方》那種美學走向——要嘛更果斷地擁抱失序,要嘛更精準地刺進情感核心。
總結我的位置:這部作品與我沒有對上頻率。我看見了一個被秩序整理過的神話結構,也接收了它對真實案件的回應方式;但我始終找不到那個讓我願意留下來的切入點。對第一次接觸此類題材的觀眾,也許它提供了一條清晰的進入路;對我而言,它既沒有我預期的感官冒險,也沒有我需要的情感黏著。這就是我選擇提早離席的原因。
=> 以上 with ChatGPT, 使通順
看了約莫十分鐘, 我就決定補眠比較實在. 對我而言, 我不太懂, 為什麼我要關心劇中的主角. 吸毒成癮, 獨居冰櫃, 幻想王國. 這三個詞, 給我的期待, 是絢麗繽紛的, 而非像眼前這樣, 我覺得過於拘謹嚴肅. 或許是關於吸毒者的刻板印象, 我總覺得, 這比較像是一個缺愛者的自我封閉, 他想要被尊重, 想要被敬仰, 想要被在乎. 塌縮在自己建立的國度裡, 他很無助, 他想被愛, 但不像是個吸毒成癮者.
我原以為《安特衛普》會把我丟進失序的碎片;實際上,編導把幻覺整理成一個自洽的帝國神話:螞蟻一代代更迭,疆界長在阿發身上。冰櫃不是象徵,而是來自新聞案件的硬節點;資料被轉為戲劇推進的燃料。這種「秩序化的瘋」讓我能沿著線索前進,同時也把失控感收編進結構。我接受這個選擇,也在想:若秩序再鬆一點,我是否會更貼近他那層搖晃的現實感?
其實我覺得這部的設定或是演員又或是寫作, 都沒甚麼大問題. 但對我而言, 劇中的兩大支線, 我都沒有很感到好奇或是期待. 男主有兩個鬼魂陪伴, 他覺得全身發癢, 他痛恨螞蟻, 他發生了某些事情. 螞蟻王國一代又一代, 被主角的行為操控生死, 最終, 牠們在啃著男主的血肉, 孕育出了智慧. 然後呢?! 有人說他想到[金龍], 現在我想到了[阿拉伯之夜].
聽著演後座談, 我才知道, 這是真人真事改編, 應該說, 新聞事件只有報導: 回收場在冰櫃裡發現了一具屍體, 而後在調查中, 某些關於這個死者的情報被公開, 包含他吸毒, 包含他說他撞鬼. 劇作家說, 她依照這些, 補足了想像, 就像她怎麼想, 都覺得搬運者很可疑, 可是就調查結果而言, 他們雖然說詞前後不一, 但他們跟死者是沒有關聯的. 她在想到底在死者身上, 發生了甚麼, 所以她創造了他的幻想王國.
稍微查詢了一下, 濫用藥物者, 似乎跟使用的藥物種類有關, 我可能多半都是朝派對藥物濫用那裏去理解, 似乎真的有機會, 吸毒者是能建立邏輯性龐大架構的幻想, 當然也有可能是經由編劇刪減後, 導致我們看到的很有邏輯. 相形於這場的風格, 我還是比較喜歡[金龍][丁怡瑄, 阿拉伯之夜][郭宸瑋, 一個沒有神的地方]. 對我而言, 這場演出, 我始終找不到欣賞的切入點.
【演出場次】2025/09/28(日)14:00
【演出時長】100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
【製作團隊】
計畫主持人|王遠博
讀劇導演|孫宇生、周安迪
燈光統籌|曹芯慈
聲響統籌|侯永煜
平面暨影像統籌|徐紹恩
執行製作|陳宣丞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安特衛普》
編劇|黃婉婷
導演|孫宇生
演員|陳冠瑋、鄭雅之、晁鍾仁、王健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