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 星期日

[戲劇] $3570_綠光劇團_八月,在我家 August:Osage County_綠光世界劇場

$3570_綠光劇團_八月,在我家 August:Osage County_綠光世界劇場

怎麼寫都怪怪的, 那就用條列式吧.

1. 我覺得三月看的北藝戲劇系畢業製作[八月心風暴], 比較好看.

1.1. 我覺得那是因為[翻譯]在地化的問題, 對我而言, 在地化讓劇情的尖銳程度被降低. 因為翻譯加入了台灣的人情味.

2. 上半場, 我很欣賞: 朱宏章, 張丹瑋, 梁正群. 我覺得下半場因為少了轉譯, 或是因為劇情前提都鋪陳完畢, 所以演出開始很好看.

2.1. 但基本上, 我覺得北藝版的媽媽[高儀庭]跟大姊[陳美辰], 比較符合這個劇本給我的感覺. 有可能是因為第一次印象比較深刻, 也可能是我覺得, 這個劇本, 發生在國外比較合情合理. 又或著說衝突發生的理所當然. 台灣人的吵架, 不是這樣子的吵法. 我總覺得王琄那樣子詮釋, 吵不起來.

2.2.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劇場空間的差異, 導致我覺得演員能量難以被傳達到的因素.

=> ........... 對, 我重寫

老實說,我覺得三月在北藝戲劇看到的畢業製作《八月心風暴》,比綠光劇團這個版本更好看。

原因在於,綠光版因為在地化處理,反而削弱了母親的狀態。台灣特有的人情味,讓那股瘋癲與痴狂的能量被稀釋。尤其當劇情一開始就明說母親得了口腔癌,她的藥物依賴被描繪成「止痛需要」而非「長期成癮」。在美國,因為「鴉片類止痛藥濫用危機」的社會背景,觀眾很容易接受「中年女性因癌症長期服藥而成癮」這樣的設定;但在台灣,雖然不難想像有人可能接觸到大麻,卻很難說服觀眾相信像她這樣的角色能長期囤積古柯鹼或嗎啡。也因此,綠光的版本雖然更貼近本地現實,卻讓母親的瘋狂顯得被弱化。

在北藝戲劇的版本裡,雖然父親照顧母親的比重降低,但母親「風情」的特質非常突出,讓她在許多場景裡有更多魅力施展的空間,也因此強化了我對她藥物依賴嚴重性的印象。當然,這也可能與演出場地有關,因為那是僅能容納四、五十人的小劇場,張力被直接傳遞到觀眾身上,特別強烈。

就表演而言,上半場我覺得比較突出的有朱宏章、張丹瑋和梁正群。下半場則比較進入狀態,因為兩大主角的張力終於回歸劇本精神。相較之下,上半場常讓我覺得翻譯在地化過於刻意,劇情雖然能在台灣合理成立,但卻難以帶出原作的爆發力。王娟飾演的母親,氣勢並不算凌人;她有些機車,但不至於令人厭煩。特別是她視大女兒為唯一選擇,卻無視二女兒付出的那一段,演繹得過於刻意,不像是日積月累的慣性。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對劇情太熟悉,帶著「預知感」去看,每個伏筆或故布疑陣都對我失去了效果。我也不太會去猜演員想表達什麼,而是直接判斷角色詮釋是否符合我的期待。真正讓我感到貼近原作精神的,還是圓桌上的大吵架場面。從開場我就覺得整體過於溫和,那種「台灣式人情味」讓戲劇張力降低;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北藝戲劇版的那種吵架熱度,更符合我對這部劇所想傳達能量的想像。

=> 以上 with ChatGPT

老實說, 我覺得三月在北藝戲劇看的畢製[八月心風暴], 比較好看. 

理由是因為綠光這版因為有進行在地化, 導致母親的狀態被弱化, 台灣特有的人情味, 導致那種瘋癲痴狂被削弱. 因為在台灣, 中老年人濫用毒品的狀況, 會有點難以想像, 況且劇情開宗明義她得了口腔癌, 那也導致她濫用安眠藥麻醉劑的時間, 被拖到比較後面. (看的當下, 我在想, 痛到受不了, 應該已經三四期, 才會開嗎啡止痛, 而三四期的存活率應該不高, 所以?! 因為藥物造成效果, 那她之前的脾氣應該更好. 藉由ChatGPT推測, 女主是有機率, 在還沒有需要使用嗎啡的時候就使用嗎啡, 因為她覺得她想要用, 而且口腔癌是有可能依照反覆治療, 導致存活率多於十年, 所以媽媽的狀態, 是有可能是伴隨著用藥成癮造成, 比較像是她本來就很機車, 因為用藥過量, 讓她機車的理所當然)

在北藝戲劇的那一版裡, 父親照顧母親的程度有降低, 但是母親風情的程度非常明顯, 那也導致後續她有很多施展魅力的狀態. 而那加深我對她印象: 藥物依賴性的嚴重程度.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那是一個僅能容納四五十人的劇場空間, 導致表演的張力, 會很明顯被傳達.

上半場, 我覺得演得比較傑出的是: 朱宏章、張丹瑋、梁正群. 下半場, 比較有給我上了軌道的感覺, 因為兩大主角的張力, 開始回歸劇本精神. 他不像上半場, 總給我種[翻譯]很刻意要在地化, 導致劇情雖然在台灣能夠合理發生, 但卻造成劇情的張力很難被發展出來. 不過,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空間的關係. 但我總覺得, 身為母親的王娟, 她的氣勢不夠凌人, 是有點機車, 但不夠令人厭煩. 她視大女兒為唯一選擇, 無視二女兒的付出, 那整段的演出, 我都覺得過於刻意, 不像是種自然而然的慣性.

不過, 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對劇情還很熟悉, 會有種預知接下來會發生甚麼的即視感, 所有的故布疑證都對我沒有用途. 而且我不太會去猜測演員現在的表現是想要呈現甚麼, 只會去決策她現在的腳色詮釋是否符合我心中的預期. 她們一家在圓桌上的吵架, 比較符合我心裡對這部戲的期待. 從開頭, 我就覺得太溫和了, 是很台灣人情味, 但我比較喜歡北藝戲劇版, 那種吵架熱度, 比較像是我心目中這個劇作所想要傳達的.

【演出場次】2025/09/13(六)14:30

【演出時長】180分鐘, 上半場95分鐘, 下半場70分鐘, 中場休息20分鐘.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之1號,愛國東路側)

【製作團隊】 

原著:《August: Osage County》Tracy Letts

藝術監督:吳念真、柯一正

導演:吳定謙

劇本翻譯:吳政翰

特別演出:吳念真

主要演員:王琄、姚坤君、顏嘉樂、鄧安寧、朱宏章、張丹瑋、梁正群、張晴、黃士勛、鄧雨忱、 Miyaw Sika洪淳晨、王芝方。

舞台設計:李柏霖

燈光設計:鄧振威

服裝設計:張凱豐

配樂:王希文(2014原版)

現場配樂:譚啓序

歌曲配唱:謝孟庭

舞台設計助理:楊凱淇

舞台監督:黃詠芝、鐘品喬(台南)

舞台技術指導:李宏展

燈光技術指導:郭欣怡

音響技術指導:陳旭華

主視覺設計:羅湛

主視覺平面攝影:黃煌智(YELLOW)

影像導演:莊知耕

劇照攝影:張大魯

行銷協力:初生戲劇工作室(台中駐地行銷)、王洪珮(高雄駐地行銷)、許菱真(文字編輯)、翁綵彤(影片協力)

場地夥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台北場)

協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台南場)


【綠光劇團】 

創意顧問:吳靜吉 

藝術監督:吳念真、柯一正 

團長:王芝方 

行政總監:陳希聖 


【綠光創藝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吳念真

總經理|王芝方

內容開發總監|吳定謙

劇目開發經理|廖司渟

行政副總監|楊佩芬

行政經理|黃乃娟

製作經理|盧崇瑋

執行製作|陳霈萱、王薏茹、陳右晏

行銷經理|蔣秀亞

媒體公關|李欣穎

行銷宣傳|陳良瑜、沈珈樺

財務經理|吳青純

票務|鄭睿芸  

行政專員|陳冠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