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

[戲劇] $550_閱時_暗室_那些還未發生的事-台灣原創劇本讀劇聯合展演

$550_閱時_暗室_那些還未發生的事-台灣原創劇本讀劇聯合展演

我讀到的是一種刻意留白的敘事:三人之間的關係被放在朦朧邊界上,事件的輕重因此難以定錨。像是「小妹坐在二哥腿上」被後來否認、二哥與大姊/小妹之間若有似無的情愫,整體更像成長期常見的依附與仰慕。主角對家長以暗示溝通、家長也以含蓄回應,最後發展為大姊欲離家、二哥轉往住宿、小妹悶著氣——一切像雲霧描邊,故意不下定論。

若劇作想呈現「主角可能想太多」的心理歷程,或許可以加深主角的內在獨白或意識流,讓觀眾更貼近他的推演;若目標是討論界線感與風險,則在關鍵處增添一兩個具體行為或時間點作為錨,能降低解讀分歧。以目前版本,我接收到的是敏銳的關係觸角與猶疑感,但尚未形成可被確認的事件圖像。

=> 以上 with ChatGPT, 使通順, 減少負面詞彙

簡單說, 我覺得這個故事很不乾脆. 我不懂, 三者之間到底發生了甚麼. 編劇刻意模糊發生過程, 那導致了我很難判斷, 是腳色多想那真的沒甚麼, 還是那狀況很嚴重. 我能說編劇的心思過於細膩, 導致我真的很難知曉發生的事情有多嚴重嗎? 他刻意指出小妹坐在二哥的大腿上, 後續又說那是謊言, 二哥似乎跟大姊有曖昧, 小妹跟二哥有曖昧, 而且似乎都只是單向連結, 但嚴格來說, 可能就只是小朋友纏著哥哥姐姐的那種情愫. 在這樣的描述下, 主角也沒有很肯定發生了甚麼, 只是反覆覺得, 這樣子可能不好, 但他又不會也不能說出到底是怎麼樣的情況, 用很暗示性的話語跟家長說, 而莫名的, 家長也很曖昧的回覆說, 我知道他們這樣不好, 但也不能如何. 最後, 大姊想離家, 二哥去念住宿學校, 小妹在那氣撲撲? 我, 還是不懂, 這個故事的腳色們, 到底發生些甚麼. 我知道劇作家想要明示發生了些甚麼, 可是依照他的描述方式, 我實在很難確定到底發生了些甚麼. 就如同劇中主任的說法, 你又不是第一線, 那麼古道熱腸參與的目的是?! 或許如同某人的解讀, 劇作家或許只是想要描述男主想太多的這種過程. 可是如果是這種解讀, 我覺得應該多給男主一些內心劇場的空間, 不給男主大篇幅的碎碎念時間, 我實在很難靠男主的隻字片語, 去臆測他現在腦海中的峰迴路轉. 

【演出場次】2025/09/27(六)14:00

【演出時長】86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

【製作團隊】 

計畫主持人|王遠博

讀劇導演|孫宇生、周安迪

燈光統籌|曹芯慈

聲響統籌|侯永煜

平面暨影像統籌|徐紹恩

執行製作|陳宣丞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暗室》

編劇|郭家瑋

導演|周安迪

演員|陳家寶、吳曉玟、李彥承、吳佩珊、林思辰、洪懿彤、林品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