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有慣性: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倒也不是想要強調甚麼.
而是從周五開始.....
心情就有點怪怪的.
看著眾人炫耀著他們的三館巡禮.
心裡在想...... 所以我這樣堅持TW的意義是?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所以我專看人少的?!
周三的大滿場, 我是真的看到有點心驚膽跳.
滿好的挺好的, 這樣子聚集人潮是好事.
問題是, 是因為甚麼而聚集?!
知道原因, 然後就是依樣畫葫蘆.
[劇場界永遠缺觀眾].
又或著說[藝文產業, 永遠缺觀眾].
週六下午, 後座又看到汪, 心理是高興的.
起碼, 吾道不孤, 總是我們兩個在看, 我滿累的.
尤其高地林, 這周難得跑台中高雄.
週三看完, 是覺得還有其他事情要忙.
週日, 是真的很不想動筆......
尤其看到眾人門的炫耀.
我是否該改變習性, 去看那些所謂的國外的大作呢?
看到黑特的北藝嚴選, 恩, 這就是我不相信所謂的國表藝大力推薦.
很多時候, 看著它們的宣傳詞, 都覺得很虛.
新創實驗, 那意義多半都是看不懂.
附註, 這周看戲怪怪的, 很憤世紀淑, 可以甚麼都批判.
遠的來說, 搞不好從實驗劇展就開始了.... 看甚麼都覺得上一場更好.
應該是實驗劇展之後, 就有點不想寫那麼多字....
能縮減更多更好...
是要寫得更好, 還是看得更開心.
我心裡始終是想要走後者.....
可是, 直覺告訴我, 有些人期待我走前者......
感性是不太想管他們, 很多時候跟自己說.
為什麼我喜歡看學生作品?!
因為我對它們沒有期待沒有要求.
所以... 隨便一些, 我都很驚喜訝異驚嘆.
但是... 如果認真說, 他們真的很多可以從頭挑剔到尾.
這麼說好了, 當你要面對市場... 觀眾是更挑剔的...
我只是嘴賤, 但我標準真的很寬鬆....
可是, 這樣可變動不好...
非常不好...
沒能當作個客觀的評審依據.
理論上, 心底告訴自己, 可以不賺, 但是不能賠錢.
理論上, 應該要去投稿評論, 賺點稿費回來....
或著塑造自己的存在感, 讓發炎或推薦更能強而有力.
現在的我, 走的是自己爽路線, 很不想顧及他人....
能過得自在很重要.
但過得自在卻很難生存...
言簡易害, 真的不見得是壞事情阿.
太認真, 不見得是好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