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天竺借本書_進港浪製作_2018高雄春天藝術節
80
再度重溫了一遍, (當初, 我會沒有熱愛舞台劇, [花的錢]絕對是關鍵因素之一. 比起印象中的現場, 我更喜歡這次的影像檔; 記的因為是[自由入座], 我的位置很偏, 偏到我可以看到站在角落的[蘇洋徵]; [沙悟淨]端, 我整個睡到很開心, 如果, 我坐在前三排偏中, 可能狀況會好一點....).
我還是不喜歡這部, 結構對我是不友善的. 對我而言, 他硬是有著自己的邏輯, 故事是循序的演出, 角色們各自成長, 然後聚焦回西遊記的章節中. (對我而言, 硬是算), 有始有終. 對於每一段, 他應該是嘗試了不同的方式/技巧/風格?去呈現這四個人的窘境, 還有面對/處理? [沙悟淨]的是[寂寞]? [豬八戒]的是[嘗試/活著]? [孫悟空]的是? [面試?]. 當硬要用同樣的規格去解析/熟悉, 建構一個理解這個故事的態度, 我真的屢遭打擊. [唐三藏]段, 像是個引子, 跟觀眾的互動有點開場的意味. [孫悟空]端的面試.... 給我的感覺趨近於, 互動的延伸? 或是劇場魅力的呈現, 有機的呈現[面試]的經歷, 在亂?給筆記下, 演員嘗試不同的表現功力?! 最後給我一種, 帶出了[楊迦恩]的賣命認真?! [豬八戒]段, 算是繼續[孫悟空]段的互動, 穿插著過去未來現在的來電, 建立起, 這個戲, 似乎就是在互動中講述著每個角色的內心. 睡死的[沙悟淨]端, 就不提了, 影像中看不出來甚麼, (我專心的玩我的[寶可夢 劍]), 印象中, 那段在講述[沙悟淨]的寂寞?孤單? (印象中, 之前現場觀看的時候, 根本看不清楚[洪唯堯]在做些甚麼.... 而且對白如果不搭上演出, 那對白超乾的.... 一點美感都沒有...)
寫了上面這一大段, 就是要嚴重抱怨四個角色都說完了, 劇情轉回了[戲劇社], 演出[孫悟空被誤會的那段], 他將我對於上面猜測出來的[觀戲立場/視點]全都破壞. 整部戲, 我最厭惡的應該就是這裡. 我搞不懂, 之前那些互動內心戲, 轉來這邊用京劇?手法呈現的目的? 希望觀眾能夠得到一個新的詮釋嗎? 我真的察覺不出來, 只覺得非常錯愕跟無奈...
我到底看了甚麼東西...... 除了[嘯天犬]很可愛, [現在過去未來], 這種多樣化的時空, 或許能給我一種行動的期許. 其他的, 我真的不知道我花時間看他們的目的. 也沒爽到, 也沒被激勵到, 更沒能感動.... 虧我很期待這整部戲.... 非常非常期待.
以現在的眼光, 這部非常的劇場, 他只成立在[劇場]之中, 如果用影視的觀點, 應該是扣到剩二十吧. 會喜歡這部的, 應該都會喜歡[劇場]作品. 不得不說, 除了[沙悟淨]段, 我還是很喜歡[進港浪]他們攝影取的鏡位, 整部看下來, 幾乎不覺得有沒能看到的遺憾.
好好說一個故事很難嗎? 前面講得認真, 後面突然節錄個中間段, 整個意味不明. 結局又跳到很不知所然, 而且是打著[貪食德], 這真得讓人很怨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