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_牛奶作業簿_Let’s Play_2025臺北藝穗節 2025TFF
牛奶作業簿《Let’s Play》
滿心期待地走進劇場,看見了一段屬於阿芳的生命故事。有人形容它像是「阿芳的一生」,彷彿借用了《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來比喻,她經歷了種種不幸,卻選擇逆來順受,就像苦情的阿信,或是認命的王寶釧。
舞台的呈現相當用心。演員表演細膩有張力,氛圍調度精準到位,音樂與設計相互呼應,帶領觀眾走進故事情境。最令人驚喜的一幕,是當大幕打開,十一樓排練教室的窗景隨之展現,整個台北的高樓夜景映入眼簾,燈火輝映之下,與舞台氣氛交織,讓人屏息凝視。對於第一次看到這樣處理的觀眾而言,更是難忘的體驗。
這是一場情感濃烈的演出,大部分角色都帶有鮮明的存在感,甚至連貓咪的身影也充滿戲味。散場時,我還看到有觀眾感動落淚,久久不能自己。某種程度上,這是我心中「目前的藝穗之最」。
=> 以上 with ChatGPT 純推文, 無負面詞彙
滿心期待,卻真心換絕情。對我來說,這可能是目前整個藝穗裡最雷的一部。如果用一到十來打分,十分是滿分,那它大概只能拿到二分吧。可是有趣的是,散場時我看到有人哭得淚流滿面,甚至停不下來。於是我又開始懷疑,是不是我看漏了什麼。
有觀眾在評論時說「阿芳的一生」,看完後我才明白,那是借用了《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來比喻。也就是說,這齣戲是在講阿芳這個苦情女人的一生。只是我覺得,故事沒有被真正說好,角色也沒能被闡述清楚。多重視角的設計──時而是旁白,時而是當事人──讓我不斷被帶偏,反而難以與阿芳建立情感連結。她經歷了所有的不幸,卻選擇逆來順受,讓我忍不住想問:編導究竟希望觀眾看到什麼?是苦情的阿信?還是認命的王寶釧?
更讓我分心的是,我竟然在台上看到導演影子的拼貼,好像把[王嘉明]和[許哲彬]的習慣全都學來了。我開始想:他是不是已經準備好要走向售票市場?那樣的風格,票房會是怎樣的光景呢?
嚴格說來,這齣戲並不算難看。演員的表演有張力,氛圍掌握得準確,導演在調度與音樂選擇上也頗用心。特別是一幕:當大幕打開,瞬間把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十一樓排練教室的夜景直接展現出來,外頭高樓林立、燈火點點,那一刻確實有壯觀的震撼感。雖然我自己已經看過四、五次類似的處理,但對第一次遇到的觀眾來說,應該仍是難忘的驚喜。
只是身為劇情派的我,最後卻沒能留下清晰的印象。女主角的名字我甚至想不起來,她的命運固然坎坷,但角色個性似乎太過稀薄。到頭來,我感覺舞台上每個配角──甚至那隻貓──都比她還要鮮明。
=> 以上 with ChatGPT
滿心期待, 結果真心換絕情. 這應該是我目前藝穗最雷的一部. 如果說, 喜歡是一到十, 十是滿分, 這部我頂多給到二吧. 不過, 散場後, 我看到有人哭得淚流滿面, 不能自止.
我看到有人提到[阿芳的一生], 看完後才知道, 他是引用[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這部的編導, 我都不行. 我不覺得, 這個故事有被說好, 這個腳色有被闡述清楚. 反而因為這樣子多重接力, 或旁白或當事者角度, 她導致我很難共情. 與其說理解腳色, 不如說我很常被帶偏.
簡單說, 看的當下, 我只覺得, 感覺導演把[王嘉明]跟[許哲彬]的壞習慣都學齊了. 我在想, 導演有打算要開始售票演出了嗎? 我很期待, 這樣的導演風格, 票房會是多少.
某人說, 基本上這場是打親友牌, 反正他們的親友數量夠, 票房完售是沒有問題的. 就實際考量, 編導演的能量是夠的, 感覺, 他們是否因為是藝穗. 所以選擇端出這樣的成果.
導演跟演員, 都是歷經學校充分扎實的訓練, 某人下周還要在國家戲劇院演出, 她們當然知道要端出甚麼菜色, 觀眾才會買單. 而明顯, 就是因為是藝穗, 所以他們才選擇端出這樣的菜色.
嚴格說, 不難看, 演員表演, 掌控氛圍. 導演調度, 音樂選擇, 燈光設計, 在在都很令人注意力集中, 那一幕千萬美景, (雖然我看過四五次以上), 對於沒看過的人, 應該是種滿足.
可是身為劇情派, 我很不滿, 看完後, 其實我很沒有印象, 女主到底叫甚麼. 女主的生活有很悲慘嗎? 她的個性扁平到, 我看不到形象. (當然導演風格也是造成這種現象(僅限對我)的兇手之一)
她遭遇到了一切的不幸, 而她本人選擇逆來順收. 所以?! 編導希望觀眾看到甚麼?! 苦情的阿信? 認命的王寶釧. 但我總覺得, 在這場演出裡, 女主阿芳的存在感很低, 每個配角, 就連那隻貓都比她鮮明.
【演出場次】2025/09/02(二)19:30
【演出時長】60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11樓排練場5
【製作團隊】
編 劇|陳禹葳
導 演|汪勇偉
演 員|官建蓁、洪淳晨、賀駿騏、羅沛育
燈光設計|郭祐維
行政統籌|林俐瑜
行政執行|王柏智
導演助理|李庭華
劇照攝影|陳奕碩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