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戲劇] $520_必需品劇團-楊世豐_秘密交換所-這樣的我你喜歡嗎? Secret Exchange_2025臺北藝穗節 2025TFF

 $520_必需品劇團-楊世豐_秘密交換所-這樣的我你喜歡嗎? Secret Exchange_2025臺北藝穗節 2025TFF

必需品劇團-楊世豐《秘密交換所-這樣的我你喜歡嗎?》

這場抽到的主題是「情人」,相比之前觀賞時,氛圍顯得溫柔許多。印象中多了一段晾衣服的橋段,雖然細節未必確定,但整體詮釋感覺柔和不少。

演員各自展現風格:何嘉恩拿茶壺,楊世豐用平底鍋,帶出不同質感。這次被安排在舞台右側觀賞,還看到邱忠裕在台邊焚香,主角吹熄後,他在櫃檯處舞動著,似乎在祈福。

其實對作品已經不太能再多說什麼,因為這次是隨心所欲地投入。首刷時想知道作品的一切,二刷就放鬆心情,單純享受當下。

=> 以上 with ChatGPT 純推文, 無負面詞彙, 二前半跟第三段跳過, 那跟戲無關.

這場演出的抽籤主題是「情人」。我不確定是因為這個主題,還是因為特別嘉賓,或單純因為已經看過一次,總覺得相比上一場,整體氛圍溫柔了許多。印象中多了一段晾衣服的情節,其他細節雖然感覺有所調整,但又說不出確切的不同,只能感受到尖銳度降低了。何嘉恩拿的是茶壺,楊世豐用的是平底鍋,各自展現不同的詮釋方式。我也從舞台左側換到右側觀賞,還看到了邱忠裕似乎在台邊做了一段焚香表演,主角吹熄後,他在櫃檯處舞動著,似乎在祈福。

會選擇二刷,多少也是因為歷史淵源:何嘉恩曾演出 2017 年的《吉米不難搞》,楊世豐則是 2021 年《家族排列》的一員。這次三個主題採抽籤形式,我想看看會帶來什麼變化,所以特地再進場一次。這一場感覺男主角更自在,內斂的情緒被釋放出來,不再是尖銳的綻放。當然,我不愛做筆記,這些感受只是憑印象隨手記下,未必準確。首演時或許會在意每個細節,但二刷就放鬆心情,單純享受過程。偶爾會覺得某些段落因應主題而變動,或因對手與氛圍的不同而顯得更溫柔,像是從針鋒相對,轉為感謝家人的陪伴。不過,若要我具體指出劇情差異,實在難以說清。

看著這場,不免想起過去在北藝戲劇系印象深刻的兩位學生:一位曾在黑特劇場留言「歡迎大家批評指教,他虛心承受」;另一位則公開表示,他希望把親友票優先留給真正想看戲的人,再來才是親友。這些小小的記憶,也隨著演出再度浮現。

=> 以上 with ChatGPT

這場的抽到的主題是[情人], 我不確定是因為主題, 還是因為特別嘉賓, 又或著是因為已經看過, 總覺得, 這場跟上一場比起來, 溫柔很多. 印象應該是多了一段晾衣服?! 其他我不是很確定, 總覺得有改, 但又好像沒改, 但整體的尖銳度降低很多. 何嘉恩拿的是茶壺, 楊世豐使用的是平底鍋, 各有各自的詮釋方式. 從左舞台改坐到右舞台, 加看了一段邱忠裕?的焚香秀? 主角吹熄後, 我看他在櫃檯那裡, 舞動得很精采, 有點祈福的感覺.

怎麼說呢? 何嘉恩是2017的吉米不難搞, 楊世豐是2021的家族排列, 基於這樣的歷史淵源, 所以買了這幾張, 基於有三個主題會被抽籤, 想說看看會有那些改變, 所以二刷了這部演出. 我會覺得, 這場演出, 男主更自在了, 有點內斂的情緒被釋放, 而非是尖銳的綻放. 不過, 基於不愛做筆記, 我的意見不用太重視, 因為真的不見的正確. 看戲咩, 隨心所欲, 憑著感覺走就好. 首演會在乎每個細節, 二刷就放鬆心情, 享受當下. 是偶爾會覺得, 欸, 這裡好像因應主題而更動, 這裡好像是詮釋做出改變, 是否是因為對手或主題, 溫柔了很多, 從針鋒相對, 到感謝家人的陪伴?! 但真的要劇情那裏有所不同, 我又說不上來. 

當初北藝戲劇有兩個學生, 讓我印象深刻, 一個是在[黑特劇場]留言, [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他虛心承受], 另一個則是公開發文: 他想把他的親友票優先給真的想看演出的人, 次選才是給親友. 看著這場演出, 總是不自覺的想起這件事情.

【演出場次】2025/09/04(四)21:00

【演出時長】55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魚目咖啡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8巷9號)

【製作團隊】

製作團隊|必需品劇團

藝術總監|曾志誠

製作人|羅廣倫

導演|邱忠裕

編劇、演出者|陳炫佑

演出者|楊世豐

音樂設計|吳子齊

主視覺拍攝、設計|游孟帆

視覺攝影|林家夯

影像攝影|鄭景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