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_大凶劇團_等殆 TO DEATH_2025臺北藝穗節 2025TFF
大凶劇團《等殆》
這齣作品是一段扎實而迷人的觀演體驗。舞台從餐館展開,一對母子入座,卻意外開啟了母親、姐姐與弟弟的家庭故事。情節緊湊完整:從母親的期待、姐姐的壓力,到弟弟的天真,一路推進到姐姐被校長點名,在朝會上分享「為何能始終霸榜」的時刻。當她真正站上台,情緒潰堤,成為全劇關鍵的轉折點。
演員表現亮眼。我特別喜歡吳清瑜與馬佑熙,其餘演員也都非常出色。角色之間的情感牽引細膩動人,讓觀眾隨著神情與語氣被帶入故事。即使處理沉重議題,舞台語言仍保持寫實而真切。
血腥場面則以蠟筆塗抹呈現,既有象徵性又具衝擊力,搭配演員真摯狀態,說服力極強。現場有一位五歲小朋友觀戲,當姐姐演講「成功之道」時,他的母親細心轉移注意,甚至摀住耳朵。這也凸顯了作品的力量——尖銳、真實到讓大人都得思考「該不該給孩子看」。
總之,這是一場兼具細膩表演與深刻議題的演出,讓人目不轉睛。推薦給關注家庭、青春與壓力議題的觀眾,一定能感受到演員們全力以赴的能量。
=> with ChatGPT: 推文, 無負面, 五百字內
好像最遲在八月一號就有公告演出時間是九十分鐘,可惜我當時沒注意到。藝穗官網仍掛著六十分鐘的資訊。基本上我能接受藝穗節節目長度不太準確,排檔期時我也有預留誤差。但可惜的是,我原本只準備一小時的移動時間,扣掉這半個小時,從尾田家趕到鬧空間完全來不及。最後我在 17:15 才到鬧空間,只能忍痛放棄《伊卡洛斯》,也因此錯過了杜瑞慈和陳俞安的演出,實在有些遺憾。
演員方面,我特別喜歡吳清瑜,其次是馬佑熙。整體表現其實不差。從文案來看,原以為故事會集中在「最後一餐」,但實際上只有開場母子入座時提及用餐,隨後情節很快轉向小孩「消失」,故事核心則落在母親與女兒的關係。嚴格說來,文案也不能算不準確,因為劇情確實圍繞「活著與放手」展開。
劇情開端是:母子來到餐館,店員忙得不耐煩。小孩雖然看似二十多歲,卻還在嬉鬧,還得意說要把這些寫進日記。母親點了烏龍麵(我覺得若因地制宜改成涼麵會更貼切)。當母親要為孩子拿碗筷時,店員卻說:「妳都是一個人來的。」母親瞬間勃然大怒,執意要尋找孩子,故事由此展開,逐步描繪母親、姐姐、弟弟的家庭事件。
劇情主軸是母親如何不斷要求姐姐成績,但姐姐的成績優秀到能被校長指派,要在朝會上公開分享「為何能始終霸榜」的祕訣。在這段期間,同學們兩度替姐姐慶生,然而當她真正上台解說時,卻崩潰了。這似乎是全劇的抉擇時刻。另有一段插曲是陌生人走進餐館,被店員要求離開,但同時被叮囑必須做某件事,以免日後後悔。劇末則走向極端:割腕、槍擊與服毒。
演出中最特別的,是觀眾席上真的有一位五歲小朋友。當劇中姐姐演講「成功之道」時,那位母親開始拿手機轉移孩子注意力,並在某些片段摀住小孩的耳朵。小朋友甚至兩度說想離開,但母親可能顧及禮貌,最後還是留到結束。這讓我心裡想:其實想走就走吧,因為這類議題是否適合給小孩看,確實值得猶豫。雖然血腥場景以蠟筆塗抹處理,但演員神情寫實到足以令人信服。
整體而言,表演好看、劇情紮實、演出迷人,但我卻沒有感受到那股「苦苦求生」的張力。女主角的掙扎,更多像是情緒發洩;母親則在溺愛與苛責之間擺盪;弟弟天真自信卻不實際;同學與老師雖有關懷,最終女主角似乎是透過朋友的陪伴才走下去,但那部分舞台上並未真正呈現。甚至她如何戴上戒指,也完全沒有交代。這齣戲確實演得很細緻,但某些關鍵的「掙扎與轉折」卻顯得缺席。也或許是因為演員眾多、線索繁複,導致我在觀後印象零散,不易完整拼湊。
=> 以上 with ChatGPT
好像最遲八月一號就有公布, 演出時間為九十分鐘, 可惜我沒注意到, 藝穗網站是還掛著六十分鐘啦. 基本上, 藝穗時間不準, 都在我接受的範圍, 當初排看戲檔期, 也是有特意把這種誤差放了進去. 可惜, 我準備的是一個小時, 從尾田家到鬧空間. 半個小時, 實在無能移動, 我到鬧空間是17:15, 伊卡洛斯, 也只好忍痛犧牲了. 沒看到[杜瑞慈]和[陳俞安]是有點可惜啦.
演員之中, 我滿喜歡[吳清瑜], 接著應該是[馬佑熙]. 整體上而言, 演員們演的不差. 就文案看起來故事打算集中在[最後一餐], 但實際上, 就只有開場有描述一對母子進來用餐, 接著, 就開始朝小朋友消失, 然後集中在這個母親她女兒的故事. 但也不太能說文案不明確, 因為他的確有點在講活著跟放手.
(反正都演完了)
先是講述, 一對母子來到這家餐館, 店員其中之一, 不耐煩又有客人. 小朋友嬉鬧著, (雖然外表看起來有二十幾歲), 最終, 店員之一安排母親入座, 小朋友先去上廁所, 還得意地要寫在日記裡, 而後, 母親決定點好吃的烏龍麵(此處改成涼麵會更好). 接著, 在母親要幫小孩要碗筷的時候, 店員說, 母親都是一個人來, 因而母親開始勃然大怒, 拼命地想要找小孩. (故事就此拉開序章, 編劇開始要講述, 母親姊姊弟弟, 這一家三口的事蹟)
主軸在講母親是如何要求姐姐的成績, 而姐姐的成績, 被校長要求, 在朝會的時候上台講解為何她能始終霸榜的原因. 在這之間, 同學朋友們兩度幫姐姐過生日. 在上台解說時, 姐姐崩潰了. 劇情似乎在此進入了抉擇時刻. 總之, 有一小段事件是, 有人進來這家餐廳, 但她不是這家餐廳的客人, 所以店員要她離開, 但是要她離開的時候, 做某件事情, 以避免以後後悔. 總之, 最終結局, 割腕二加一次, 槍殺跟服毒.
整場演出, 最有趣的, 應該是場上有個五歲小朋友. 當姊姊在演講她的成功之道後, 小朋友的母親就決定拿手機出來, 轉移他的注意力, 也試圖在某些情節, 摀住小朋友的耳朵. 小朋友也兩度表達想要離開, 媽媽應該是怕失禮, 所以沒有行動. 我心中想, 想離開就離開, 這些議題, 要不要給小朋友看, 我有點遲疑, 因為表演者做得很寫實明確. 雖然是用蠟筆塗, 但她們的神情表現, 是足以說服人的.
表演是好看的, 劇情是扎實的, 演出是迷人的, 不過, 我其實沒有感受到那種[苦苦求生]的慾望. 劇中女主是用發洩的方式求生? 媽媽溺愛的方式對小孩, 虎媽的方式對繼女. 無知自信卻不實際的弟弟. 同學們友愛, 老師們關懷? 最終, 女主是靠著友人的關懷嗎? 就劇情, 我覺得更像是她尋尋覓覓找到自己想要在一起的人. (而那段基本上沒有演)
我想說, 劇中離開餐廳那個人所做出的轉折, 或許劇中有演, 但我真的沒有印象了. 那是這部戲的重點嗎? 又或著把女主生活的環境介紹清楚後, 她是如何活到最後?! 感覺那細節似乎都有說明, 但我真的很沒有印象, 除了靠宣洩(這個有演), 還有友人陪伴(這個沒演), 她怎麼戴上戒指(這個完全沒演). 這場演出真的演很細, 但好像, 少了種苦苦掙扎的張力感. (但也可能是因為演員眾多, 所以我記不全.....)
【演出場次】2025/08/24(日)15:00
【演出時長】90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尾田家(台北市北投區大同街21號1樓)
【製作團隊】
劇團創辦人暨編劇導演|黃紹瑋
製作團隊|大凶劇團
導演助理|黃靖甯、葉貞妘、林揚傑
排練助理|林揚傑
音樂設計暨執行|蔡柏儀
燈光設計暨執行|陳湘婷
視覺設計|黃紹瑋
影像攝影|陳采妮
演 員|黃子芩、馬佑熙、林佳龍、黃子庭、王珮羽、柯媁晴、葉靖純、吳清瑜、陳品妤、朱紜希、吳子權
共同辦理單位|臺北市政府、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北藝穗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