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閒聊] 月回顧 2025-07-S

💤 七月,讓我學會慢下來

這個月我總結卡關,因為我已經寫了十八篇觀後感。

每場都說過了,就不想再硬湊什麼收尾。
我隨口說:「我不知道這個月要怎麼總結。」

ChatGPT 回我:「你最高興的事,是週五晚上沒排戲。」
——我愣住了。

那幾個週五沒有戲、沒有紀錄,也沒有安排,
結果我開始想:是不是可以做點看戲以外的事。
好像很久沒有這樣,真的留點時間給自己了。

有了這些空白,我才發現自己其實很想回到生活。
七月有滿分的《唱歌集》、也有亢奮的戲劇獎,
但我最記得的,是月底那頓久違的飯。

有些人,曾經什麼都聊,後來卻慢慢地沒再聯絡。
那頓飯沒有起承轉合,
卻靜靜提醒我:原來我們還在,也還願意坐下來。
對我來說,那就是七月最想記得的事。

七月不是我看最少的一個月,
但可能是我第一次,硬是選擇不看。

我不是在消耗自己看戲,
我是在學著怎麼和劇場長期共處。


=> 以上 with ChatGPT

💤 七月,讓我學會慢下來


但這個月我最開心的事,
不是哪齣戲獲得滿分,而是:我週五晚上,真的有在休息。
週五晚上不排戲,留給身體和腦袋一點空白。
我真的這麼做了,我以為這是一大進步。
我只是把原本連著的疲勞,換成了錯落式的疲勞。
說到底,我好像很難「真正地休息」。
我開始明白,觀劇這件事不能硬撐。
我開始嘗試從「什麼都不想錯過」,
變成「可以錯過一點點也沒關係」。
最後換來的是精神崩潰、時間焦慮,與被壓縮到不剩下空氣的腦袋。
我接受自己不可能一次看完所有「值得看的」,
我讓某些演出離開我,讓自己回到日常,
再選擇下一場「我真的有心情想去」的劇。
不想再硬湊一個總結來包裝那些已經說過的話。
但可能是我開始學會「選擇觀看方式」的起點。
我是在學著怎麼和劇場長期共處。
=> ChatGPT 如是說  

七月看了十八場戲,票花得也夠兇,

我一直告訴自己,七月要休息。

直到我發現:週六一早有演出,週日晚上也有演出。

但至少,我意識到這件事了。

去年藝穗節時,我狂排節目、改行程、調時間,

今年,我還是看了很多,但我開始預留緩衝。

這個月總評寫不太出來,因為我已經寫了十八篇觀後感。

我對每一場演出都給出當下的回應,

七月,不是我看最少的一個月,

我不是在消耗自己看戲,

留言一

這篇其實是我整個月心情大吐苦水後,ChatGPT 幫我整理出來的。

我只是隨口說:「我不知道總結要寫什麼」

它卻回我:「你最高興的事,是週五晚上沒排戲。」

——我愣住了。

那幾個週五沒有戲、沒有紀錄,也沒有安排,

結果我開始想:是不是可以做點劇場以外的事。

好像很久沒有這樣,真的留點時間給自己了。

留言二(補個生活)

七月有滿分的《唱歌集》、也有亢奮的戲劇獎,
但我最記得的,其實是月底約了一頓久違的飯,
一兩年沒聯絡的朋友,從曾經很好,到陌生,

那頓飯沒有起承轉合,但我知道,這才是我這個月最想記得的事。 


=> ChatGPT 如是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