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音樂劇] $2550_刺點創作工坊_音樂劇-九月啊九月 September Dreams

 $2550_刺點創作工坊_音樂劇-九月啊九月 September Dreams

🎵 九月啊九月|用熟悉旋律,講一個關於樂團的故事

這是一齣會讓你在劇場裡重新愛上流行金曲的作品。熟悉的旋律被重新編排、換上全新的曲風,卻又和劇情緊緊貼合,讓歌曲不只是背景,而是故事推動的一部分。有些改編甚至更貼近原曲的情感本意,讓人驚喜不已。

上半場從第三、第五首歌開始,我已經全心投入。詞曲與情節互相呼應,編劇、編曲與作詞團隊像是在舞台上施了魔法,把觀眾一次次拉進故事的氛圍中。

這是一個從高中相識組團,到多年後因婚禮再聚的樂團故事,溫柔地刻畫了朋友間的默契與情感。不誇張、不煽情,而是用真實與細膩的互動,讓人感受到時間的重量與彼此的牽掛。

適合觀眾族群|如果你喜歡在劇場聽現場音樂、欣賞熟悉旋律的全新詮釋,或對「小故事承載深情」的題材感興趣,《九月啊九月》會是讓你沉浸其中的選擇。

🎫 還在上演的時候,趁早進劇場感受這份用音樂編織的回憶吧。

=> ChatGPT5如是說: 好的,我幫你把原心得改成純亮點推票版,保留你真心喜歡的部分,不加負面暗示

83

我得先聲明,自己並不是這部作品的主要目標觀眾。平時沒有聽樂團現場演出的習慣,劇中樂音社的段落,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炫技表演,那部分並沒有特別打動我。看完六個小時後,我覺得這齣戲或許更適合在水源劇場這類中型場地演出,在那樣的空間氛圍裡,效果應該會更好。

本質上,這是一個很小、很私人的故事——一支單片樂團,從高中組團、後來解散,到多年後因一場婚禮再度聚首。它並不打算說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而是描寫一群相知相惜、卻彼此不坦率的朋友。如果我是製作人,可能會選擇以「參考真人真事改編」的方式,讓劇情多一些業界細節,帶給觀眾新的知識感。否則目前的版本,比起情節鋪陳,更像是靠文字與語感取勝。

上半場給我的驚喜很大。編劇、編曲與作詞團隊像是集體的鬼才,能把熟悉的旋律改得面目一新,卻又貼合劇情;音樂的重新編排讓暢銷金曲在戲裡有了新的意義與質地,有些甚至更貼近歌曲原意。這種詞曲與劇情互相呼應的設計,讓人拍案叫絕。從第三、第五首開始,我已經全心投入,單純沉醉在這份才華裡。

然而,下半場的格局顯得小了些。故事沒有特別的轉折,而是走向一條很老派、甚至真實到理所當然的路。欠款的數字從動輒數百萬變成區區二十萬;不是保證人卻承擔債務;先前才放話不再幫忙,最後又南下避債。這些情節雖然合理,卻讓故事顯得平淡。它似乎想談「不要替別人做決定」,但在戲中卻被當成愛的表現,用戀愛中的衝動來解釋。雖然成立,但少了點驚喜。

對我來說,流行金曲的改編是這齣戲最大的亮點,但也是最容易消磨的新鮮感。第一次覺得驚艷,第二次成了習慣,到第七、第八次時,反而希望不必為了變而變,有時也能讓我聽聽原曲的風貌。千變萬化固然迷人,但偶爾不變,也是一種耳目一新的手法,或是讓人短暫歇息的港灣。

另外,可能因為我坐在第一排,沒有字幕可對照,理解歌詞的難度提高不少。我必須同時跟上劇情、聽懂曲風、回想原版,並推敲編曲改動的用意。這樣的多重思考雖然有趣,但會消耗耐心——有時只想單純好好聽歌,而不是每首都要拆解分析。

很可惜我沒看過《搖滾教室》,無法直接比較;《媽媽咪呀》我只看過電影版,但猜想它的舞台劇應該更偏向歡樂的氛圍。相比之下,《九月啊九月》整體基調偏向感傷,是一種小情小愛裡的淡淡哀愁。

適合觀眾族群|如果你喜歡在劇場聽現場音樂、享受熟悉旋律的重新詮釋,或對「小故事承載深情」這種題材有興趣,這部作品很可能讓你沉浸其中。

=> 以上 with ChatGPT5

我想, 我得先聲明, 首先, 我應該不算是這部的目標客群. 我沒有聽樂團演出的習慣. 劇中樂音社的部分, 我覺得是在炫技, 那段我真的沒甚麼感覺. 其次, 看完後六個小時, 我覺得, 這是一部適合在水源劇場之類中型劇場的演出, 如果在那樣的場地, 效果應該會更好. 

本質上, 他就是一個[小]故事, 一個單片樂團的故事, 從他們高中組織樂團, 後續解散, 最終因為一場婚禮, 而又再次聚首. 他沒有要說一段可歌可泣驚天動地的事蹟, 就是一個相知相惜, 互相不坦率的故事. 如果我是製作人, 我應該會把他導向[參考真人真事改編], 讓劇情能多點業界資訊, 給觀眾接受新知識的感覺. 否則就目前, 這故事有點靠文采而非鋪陳取勝.

看完上半場, 我覺得編劇真的是鬼才, 很難想像, 熟悉的旋律, 卻被改的大相逕庭, 但又貼切劇情, 音樂編曲?上的更動, 使的耳熟能詳的暢銷金曲, 有了新的意義跟質地, 但某些狀況來說, 他是符合歌曲的本意的. 這真的是詞曲的才華展現, 令人拍案叫絕. 前兩場還好, 但是當最早第三, 最遲第五, 就真的令人全心的投入其中, 為編劇跟詞曲的才華驚嘆不已.

我在猜, 應該是下半場, 就覺得這部的格局很小, 他的劇情沒有驚人轉折, 反而就是種很老派的過程, 甚至有點真實的理所當然. 人家是欠四五百萬?! 區區二十萬就滿足. 明明不是保證人, (非本人簽名叫做偽造文書), 但卻要一力承擔, 但之前, 明明就已經放話, 不再幫忙? 所以, 最終就是跑去南部避債, 可是還都有人能夠聯絡?!

故事的概念, 好像在: 不要擅自幫別人做決定. 可是, 這卻是表現兩人相愛的顯像. 因為要裝闊, 因為要大女人, 所以, 只能自己下定決心. 然後用戀愛中的女人智商會降低七十趴來解釋情節. 是沒有不行, 但就是覺得, 這故事內容很普. 

流行金曲的變形, 是我稱讚不已的理由, 但也是種, 久了會膩的感概, 編劇編曲是變不出來新花樣嗎? 老是同一招, 會感覺很無趣. 第一次叫驚艷, 第二次叫習慣, 第七八九次, ...... 能不能好好唱歌?! 把我心中懷念的原曲還我.

當然, 有可能是因為我坐第一排, 如果能夠對照字幕, 或許我的狀況會好很多, 我能夠專心的品味詞曲的奧妙, 以第一排而言, 我只覺得, 似是而非, 增加了我理解詞曲的難度. 我得同時理解劇情, 了解曲風, 回想原版, 然後做出原版跟變調之所以如此的創作目的. (能不能讓我就是好好地聽歌, 我真的沒有那麼高的耐心, 每每都要那麼複雜的思考)

好可惜, 我沒有看過[搖滾教室], 否則, 就能將這兩部做出比較. [媽媽咪呀], 我只看過電影版, 沒看過舞台劇版, 但相形之下, 我猜[媽媽咪呀], 應該會帶給觀眾種歡樂的氛圍, 但[九月啊九月], 整體走向有點傷感, 那種小情小愛的感傷.

以歌唱而言, 我最喜歡[康雅婷]跟[顏辰歡]. 不知道是否為了粉絲著想, 總覺得刻意設計成, 跟[高胥崴]互動的是[林煒盛], 很常讓他搭配[林煒盛]和[葉峻廷]. 一次動用了[黃伊謄][陳安悠][陳垣希], 這算是新一代音樂劇女演員裡, 顏值能排到前五的. [陳垣希]的造型常讓我認成[孔愛琳]. [陳安悠]真的好認, 登場看輪廓就能秒認, 不然靠發音也分辨得出來.

【演出場次】2025/08/10(日)14:30

【演出時長】160分鐘, 上半場100分鐘, 下半場40分鐘, 中場休息20分鐘.

【演出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大劇院 (臺北市士林區劍潭路1號)

【製作團隊】

出品人|林昱伶

聯合出品人|井琪

藝術總監暨編劇|簡莉穎

共同創作|陳弘洋、高天恒

導  演|高天恒

音樂總監暨編曲|張清彥

作  曲|張清彥

作  詞|陳弘洋、張清彥

作詞協力|高天恒

編  舞|張擎佳、黃奕豪

演  員|陳品伶、康雅婷、顏辰歡、蘇志翔、呂承祐、黃匯森、黃伊謄、陳安悠、陳垣希、林煒盛、葉峻廷、劉鎮嘉

特別演出|高胥崴、葉柔

代排演員|張櫂均

舞台設計|陳 慧

影像設計|羅士翔

服裝設計|胡哲誠

燈光設計|周佳儀

音場設計暨現場混音|蔡鴻霖

歌唱指導|李宥穎

技術總監|周佳儀

舞臺監督|謝青鈺、黃詩蘋

助理導演|符沁瑜

音樂助理/譜務/排練樂手|許言年

舞台設計助理|李婕語

排練助理暨音效執行|陳志楷

製作人|張宋耀、譚興宸 

製作經理|王暐婷

執行製作|謝芷盈(鬼鬼)

劇團行銷執行|陳伶

票務執行|郭姵成

視覺設計|圖文游擊工作室

平面攝影|莊少橙

動態攝影|朱洛正、楊勝惟

動態剪輯|朱洛正、黃思婷

劇照拍攝|劉人豪


大慕可可品牌暨國際事業部

總監|譚興宸

行銷公關副總監|蘇瑜棻

資深行銷企劃|蘇貞婷、張若琪

社群企劃|張翊螢

社群暨周邊設計|黃偉閔

周邊專案執行|魏嘉葦

「找樣造劇」專案管理|吳可雲、鄭涵文

詞曲授權|台灣滾石音樂經紀股份有限公司

主題曲及插曲提供|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主題曲〈九月啊九月〉

作曲|wann、張清彥 

作詞|陳弘洋、wann

原唱|wann


插曲〈秋天的夜晚〉

作曲|Kaį、Lexa 

作詞|Kaį、Lexa、陳弘洋

原唱|KAXA


出  品|大慕可可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出品|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演出製作|刺點創作工坊

行銷統籌|大慕可可股份有限公司

協  辦|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

指導單位|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