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看了五場展覽: 會動的浮世繪展-日本藝術絕代之華 台北站, 2025 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 水風景Creative Expo Taiwan Water scape, 2025 文博會工藝選品快閃店『日常+』,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 噁の食物博物館.
[會動的浮世繪展-日本藝術絕代之華 台北站]
這很騙錢, 基本上就是播放動畫影片, 而且那格數之悽慘, 就是去背後, 讓腳色平行移動.
比較特別的, 可能是將布幕做成山形, 投影出富士山. 聯合後面的布幕, 做出四季的變化.
因為我視力不好, 對這種, 貼在牆壁上的畫, 真的會沒有耐心觀察.
與其晃著看, 我還寧可買本畫冊, 回家慢慢審閱.
我會覺得, 他介紹浮世繪名家, 或是流派?! 是認真的.
但與其走馬看花, 我更想要買本畫集, 慢慢品味.
邊走邊看, 我很沒耐心, 也沒法好好品味. 更很難記憶跟比較.
[2025 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 水風景Creative Expo Taiwan Water scape]
這很騙錢(不過, 這是個免費的展, 所以騙錢是指騙政府的錢)
簡單說, (1)有河之靈 (2)接海之島 (3)穿霧之境 (4)臺灣萬水, 四大區. 基本上我沒有很想停留觀看.
穿霧之境, 明顯就是讓人群擺拍. 有一個區, 應該是在做天燈或是王船祭.
有一個區, 一堆螢幕, 我覺得播放的影片做得有點隨便, 看起來有質感, 但我並不想停留觀賞.
應該還有一區, 完全沒有印象了.
[2025 文博會工藝選品快閃店『日常+』]
逛三分鐘, 就覺得, 基本上就是商品陳列. 對這些傢伙或文具. 還好.
走不到六個攤位, 就離開了.
[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
理論上, 這很可以認真地看. 展品夠多, 風格迥然, 藉由安排, 看的出來, 每個插畫家, 有代表性的象徵. 而就單張圖畫而言, 能夠體會不少細節, 劇情走向, 天馬行空.
不過, 我真的沒耐心看逛在牆上的畫. 理論上, 我應該買本畫集. 不過, 想想, 看了, 好像也就是知道了某些風格...... 而後續呢?! 好像就沒有了......
這種知識, 目前能知道的, 就是知道怎麼下這個關鍵字在AI繪圖時. 但是, 光是要能理解要用那一種風格, 那就必須要先能知道所有的風格種類.
那麼, 走馬看花的把這個展覽看完, 好像是正確的. 觀賞不同插畫家的理念風格, 是種擴充自己知識儲備的方式. (但, 鑒於不是美術系, 我會覺得, 我應該是金魚記憶, 三分鐘後就忘了......)
唯一的心得, 繪畫的風格是多采多姿的, 變形, 色系, 理念, 細節, 幻想, 醜到有特色.
[噁の食物博物館]
這個展, 如果出圖鑑, 應該效果也差不多. (除了某些味道聞不到, 有點可惜)
我是沒有加五十, 吃六道小點. 是有點可惜, 那可能是這個展覽最難被書面化取代的部分.
有很多起司的氣味能夠聞. 醃魟魚好像也有, 印象中, 是有兩三個, 很刺鼻的味道.
但大抵上, 五分之一以上的東西, 是覺得還好. 就狀態而言, 有點是歷史上認定噁, 但大部分人還好.
值得看嗎? 對我而言, 這個地點很懷念, 這是落日月台的舉辦地, 之前的分眾, 現在的展區.
=>
老實說, 我覺得, 展覽真的比較適合約人, 無論是約人幫她拍照, 或是共同討論這噁不噁心.
或許會很沒有耐心, 一張一張圖畫認真地觀賞.
但是... 少了討論閒聊, 這些展覽, 我三分鐘就可以逛完. 真的很浪費票錢啊.
=>
剛接觸的人, 不就如此, 甚麼都看, 也很難看出精華, 寫出重心.
對我而言, 這樣初學者的論點, 很珍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