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戲曲] $400_最後5秒,會看見光、看見暗、還是看見我 The Death Glances in The Last Five Seconds_栢優座 Poyouset_2021戲曲夢工場

 $400_最後5秒,會看見光、看見暗、還是看見我 The Death Glances in The Last Five Seconds_栢優座 Poyouset_2021戲曲夢工場

98

我覺得, 這個[架構]很驚人.

故事單純, 有四個人在五秒後將會死亡, 死神給了他們說服他讓他們不要死的機會. 從不願意死, 到選擇死, 這四個人的心路歷程. 還有, 亂入的路人, 被詢問, 要不要代替他們而死... 路人從願意到不願意, 或者說, 他還是願意, 但只希望晚一天... 就算只是被......

四個角色, 四個劇種, [過度聯想]的我, 把他視成了各劇種的展示, 他們的核心. 或許對編劇而言, 只是順勢而為, 適材適用. 但對我而言, 這有點拓展了我的視野, 嘗試用新的角度去欣賞這些劇種.

這四個劇種, 分別屬於[京劇][歌仔戲][客家戲][現代戲劇]; [京劇]的飛官, [歌仔戲]的多情癡情, [客家戲]的抗爭女孩, [現代戲劇]直到映後影片, 我才知道他是在指誰.

[京劇]的忠君愛國, [歌仔戲]的男歡女愛, [客家人]的據理力爭, [現代戲劇]的角色功課?! (比起戲曲的精彩, 現代戲劇真的有點弱掉, 當然, 也有可能是因為我不認識那個爽朗的大男孩)

看著看著, 真的不經會想, 如果是那些大佬級的來演, 那狀況會如何? 有著更多人生經歷的他們, 對於這種死生之間, 應該有更多的感觸.

戲曲演員的素質真的都很高, 大花臉把他們的顏值擋住, 真的很可惜.

[陳昭賢]的西裝, 應該是敗筆, 那沒法襯托出她的帥氣, 搭配用色, 我個人不喜歡, 不夠貼身, 看起來就像是胖子的最愛. 相形之下, 其他人的服裝, 都比她的好多了. (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夠欣賞漢服的美... 光看街上的人潮, 就是明顯的答案...) 

我真的覺得, 這個架構很驚人. 不同的劇種, 講述著不同的死生之間, 依循著各劇種的特色, 將功夫轉化為當代, 展現各劇種的魅力, 起碼, 對於入門者, 非常非常的友善, 無論是廣度或深度, 都很有一套.

瑕疵一定有, 但我被架構吸引住, 感覺在上科普, 現場手把手示範著, 各個戲種的迷人處.....

[直播][戲劇] $900_待毀滅的那一天到來 Till the D-Day_好夢製造所_OPENTIX Live

$900_待毀滅的那一天到來 Till the D-Day_好夢製造所_OPENTIX Live

83

我喜歡, 某位演員他朋友私底下傳給他的建議.

突然直覺, 7723是指導老師發的, 會那麼憂國憂民的人, 真的不多.

直到看到導演的限動, 我才發覺, 這是[直播].

我得說, 對我而言, 比起[好夢之後], 這場成熟多了, 起碼整個劇情我能懂, [好夢之後], 因為無語言, 我真的有點理解不能, 雖然說, [好夢之後]三個女角比較辣.

整個故事單純: 董事會開會, 審問犯人, 到地底挖掘, 思想交流, 被巨大生物攻擊, 生物攻擊? 

承襲著[好夢之後], 這場演出, 在氛圍的建立上, 我是覺得不差拉.

至於開膛剖腹那段, 老實說, 他之前有一段輸血或營養劑的, 我覺得更扯; 為了塑造液體流動, 他們用了一個很... 令人噴飯的手法.

看多了戲劇直播, 我會覺得這場很新鮮, (絕對跟我是某個演員的忠實觀眾無關), 因為終於有劇團願意在直播的時候, 注意畫面的背景, (他們是認真的去做出廢墟感, 無論是水泥牆或是電表).

看手術床的時候很有趣, 乍看有被唬住, 但細看, 這真的很[舞台劇], 用這些東西, 把我給唬住, 真的很有意思.

簡單說, 我覺得這個團, 有把他們的優良傳統留著, 在氣氛上有控管好, 雖然是影片, 但沒有那麼敷衍的把舞台劇的一切直接搬上來. [多角度視野], 我還滿愛的, 他讓我滿足觀看非主體的慾望, 從不同視野欣賞著同一件事情, 如果主題太無聊, 那我也可以去從別的視野去看我覺得有趣的事情.

事後才知道這是[直播], 那我就能理解觀看中, 桌子旁的工作人員; 若以直播而言, 我看的周五晚場, 是沒看到多少凸槌的現象拉. 真的有種在觀看記錄影像回播的感覺. 既然號稱是B級, 那有點胡鬧有點笑場(雖然最好不要), 我是能夠接受拉.

還有, 我能理解望子成龍的心態, 號稱B級, 那就得要大量的血漿!! 用蠟筆, 真的過於敷衍.

(有可能跟我是某個演員的忠實觀眾有關), 看完後, 我是會想看最終場拉, 看看最後會演化成那個樣子. 不過, 對這部的劇情, 我是沒甚麼期待拉, 畢竟那得要靠特效才能處理. 最終BOSS, 沒穿個怪物裝, 真的整部有點不夠味. 不過, 執著於[直播], 好像很多手段都不能用, 那也算是非戰之罪.

[影片][戲劇] $200_鯨春期-我們今天要去死 I want to die today_Be劇團_OPENTIX Live

$200_鯨春期-我們今天要去死 I want to die today_Be劇團_OPENTIX Live

70

故事的概念很棒.

鯨魚死在海灘邊.

少女們在自殺前, 想要做一件大事.

因此, 她們打算將鯨魚搬到鎮上.

而搬運的過程中, 鯨魚顯靈了.

延伸著, 橫貫鯨魚的ㄧ生, 或許用來對比, 少女們的苦惱.

問題是, 對我而言, 這有點過於[少年維特的煩惱], 過了那個階段, 看著這些演出, 非常的格格不入. 對於她們的吶喊, 我真的不能理解.

既然是影像, 那就該更真實點, 這樣子的道具跟舞台設計, 我不太能接受.

我覺得還滿明顯, 這場看現場, 或許還可以, 但是看線上, 我滿不耐的.

[戲劇] $600_啞侍改了一改再改_嚎哮排演

啞侍改了一改再改_嚎哮排演

83

整部, 大概只有兩段, 我滿喜歡的.

討論, [藝術]能否活著.

討論, [藝術, 異常的少數].

其他的部分, 可能有被他們帶著走情緒.

但感覺, 很多感概, 要這些年都看著他們走來, 才會特別有感覺.

畢竟, 這個作品, 跟他們現在的作品真的差很大.

光是開場的毛毛蟲笑話, 應該算是經典(老套)的類型.

整部不算差, 只是隔了四天的我, 真的沒有印象了.

[影片] $199_變形記 The Metamorphosis_白昆禾-劉冠詳_OPENTIX Live

$199_變形記 The Metamorphosis_白昆禾-劉冠詳_OPENTIX Live

93

剛看很驚艷, 睡起來覺得也還好.

[迷因舞蹈短片].

因為我沒有接觸太多的迷因跟抖音, 因此看到這種類型, 會覺得很新鮮.

莫名的導演概念, 攝影師不知道要拍些甚麼, 產出了一段舞蹈影像, 導演到最後讓女舞者露奶.

空拍機的穿越, 配上兩人的肢體, 海景跟音樂, 我真的覺得還滿美的.

好像應該可以抓到這些舞蹈想要表達的東西, 但又好像就純粹享受就是了.

前半, 真的覺得, 既然是拍攝影像, 那真的不需要留在舞台上, 既然沒有觀眾席的限制, 有太多實景可以出發去拍攝.

後半, 倒感覺影像玩得有點過火, 剛看還有意思, 看久就開始乏味. 雖然說, 有點靠劇情撐著......

[影片][戲劇] $400_照顧路上 See you down the road_夾腳拖劇團_照顧者經驗引錄劇場_OPENTIX Live

$400_照顧路上 See you down the road_夾腳拖劇團_照顧者經驗引錄劇場_OPENTIX Live

70

我得說, 這是場很糟糕的[劇場作品].

整體形式太像記錄片, 九成以上都是訪談, 而演出的情境, 老實說, 看不懂是想要表達甚麼.

[記錄片]的可貴, 在於真實, 當認出了所為受訪者是演員後, 訪談的真實性, 對我而言降到了零點.

罹癌痊癒者, 可能看起來健健康康, 也可能看起來沮喪, 他們可能苦中做笑, 可能矜矜業業的過好每一天. 但劇中, 除了少數的女性, 男性真的看起來演很大, 我判斷不出來那些角色的性格煎熬.

演出片段真的很無聊, 為了不走悲情, 那些片段都很淡, 算是一些生活中的小日常, 但劇場以及呈現方式, 真的很糟糕. 首先, 少了真實場景, 感同身受的能力會下降, 同理心很難發揮. 劇場演員, 少了對白, 只剩下肢體, 而又只想要呈現一般人的狀態, 看起來就很難被感動到. 小朋友躺在床上打電動, 這很日常, 恐怖的, 是每天都只能躺在那. 搬父母去澡堂洗澡亦然, 少了狹小的空間, 容易被嗆到水, 這些具體的描述, 才是幫人洗澡的難度. 癱瘓的人, 會下滑, 而要如何撐起他們避免嗆到... (是否多半改成擦澡). 照護的辛苦, 是陸續累積的. 而這些演出片段, 都過於單純, 感覺沒有抓到痛點.

[失智還是失能, 如果只能選一個, 你會選那個?]

[鼻胃管很辛苦, 可是她沒能表達要不要前就倒下去了]

[明明那麼多兄弟姐妹, 怎麼會只有我一個人照顧, 互相照料, 起碼能有喘息的時間]

老實說, 這個作品, 我寧可直接看劇本就好, 或是訪談紀錄. 這樣子的呈現, 演出絕對不及格, 訪談部分... 就一般般吧.

[隨筆][互動] $1_納土珠華之秋II 芬布爾的詛咒_兩廳院會員專屬 線上互動遊戲

$1_納土珠華之秋II 芬布爾的詛咒_兩廳院會員專屬 線上互動遊戲

晃了17分鐘, 我就跳開了.

我比較想看[照顧路上].

這場互動, 本質上依然是聚在演員旁, 看著聽著他們說些甚麼.

第三個要求要拍照?

我根本就是當再找BUG, 硬是跳離開這個場景, 向下一個出發.

第四個? 熱心想要提供幫助.

我直接閃離他的說話範圍.

網路上, 我的[不客氣程度]直線上升. (當然或多或少, 也跟我比較想看[照顧路上]有關, 依照經驗, 我一定不會一次看完, 區區四個小時, 要看完兩個小時的戲, 很拼....)

拙劣的遊戲畫面, 在這個浮誇過於便民的遊戲世代, 我不太能忍受這個作品.

我不太喜歡找NPC講話, 也不太喜歡沒有獎勵機制的設計.

基本上, 我也不愛玩大地遊戲, 那種是要看[嗨咖]玩才有趣.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音樂劇] $600_我恨音樂劇_讀劇會 I Hate Musical_2021TPAC【音樂劇創作工作坊作品發展系列】

$600_我恨音樂劇_讀劇會 I Hate Musical_2021TPAC【音樂劇創作工作坊作品發展系列】

70

滿場是有一半人笑得很開心拉, 所以, 或許只是單純的, 我不適合這部.

而且, 或許看過的音樂劇太多了, 所以對歌曲本身更挑剔了.

[音樂劇], [歌不好聽], 其他也沒什麼討論的必要.

印象中上次的半場讀劇還不錯啊, 只能說, 或許這場不適合二刷.

當劇情已知, 注意力會集中在歌曲身上.

我是真的覺得這些歌, 除了漁村歌以外, 都不好聽.

以搞怪而言, 這些特色都只能用一次, 再聽就一點效果都沒有.

以劇情而言, 上半場認真占大部分, 下半場完全轉為惡搞, 這樣子的調性不統一, 而且類型沒有被發揮, 感覺沒有被編寫完全.

[游士衢], 在演出時, 滿注意細節的, 就算焦點不在其上, 也依然貫徹角色的狀態. [賴冠穎], 這次可愛點滿分, 我想, 下次看到她名字, 我應該就會買單了.

這場, 是否應該要讓[歌唱指導]成為必須. 還有, 歌曲本身, 我不覺得專業, 還算是學生作品的感覺, 業餘而不商業. 而不商業的歌曲作品, 來討論高度商業化的音樂劇, 劇情的說服力就很低.

[戲劇] Proof_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_107級畢業製作

Proof_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_107級畢業製作

看五分鐘後, 開始想睡覺.

滿場連續接吻開始歡呼, 我有點掌握不到好笑在那.

純粹, 就只是[編劇]的問題.

我是屬於那種, 公式誰證明的, 不重要. 重要的是, 要怎麼用它.

至於是父親寫的, 還是女兒寫的, 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 能不能證明下一個.

就像寫作, 成名代表作, 當然重要, 但能否陸續有產出, 對我而言更重要.

演出多麼艱辛, 劇本多少打磨, 打掉重來反覆進行. 老實說, 跟觀眾無關, 看看[售票系統], 那部戲想看就買下去看…. 既然不是投資者/粉絲, 那麼, 發展的過程, 就沒有那麼重要.

扯到現在, 只是想說, 這部的背景設定, 就屬於我不好奇的部分; 我好奇的, 等於只剩下老人家獨處時, 精神狀況會否惡化的更嚴重, 照顧者, 是否會將自己的人生也賠了進去, 習慣跟老人相依後, 能否獨立成長, 會否變成啃老族. 而或許, 這些都是過於嶄新的話題, 在這部戲, 討論度真的沒有很高.

數學教授的父親逝世, 在這前夕, 小女兒收到了父親為其慶祝生日的香檳, 還有一份, 在父親精神狀況良好時, 他幫她準備的生日禮物. 大女兒想賣了房子, 少了父親的儲蓄, 要維持老家, 似乎不划算, 畢竟她也要結婚, 花費只會越來越高. 小女兒為了照顧父親, 休學全天陪著他, 而當父親狀況好轉時, 她試圖恢復學業, 而那是否造成父親惡化的原點, 對於小女兒, 這是一種埋在心底的疑問. 對於學術領域, 誰寫的很重要, 發表了什麼也很重要, 那是升遷的重點.

耐著性子, 也把這部給看完了, 台上放閃, 台下也頻頻放閃, 或許, 這部骨子裡有關於女性獨立, 也不一定. 我是有點想避開這個劇作家拉, 整部我最喜歡的, 是樂團之歌, 跟教授的證明. 能夠獨立生活的老人家, 真的不多.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影片][戲劇] $200_西川滿.赤崁記 2021_鐵支路邊創作體_鄭氏王朝首部曲_OPENTIX Live_2021臺南藝術節

$200_西川滿.赤崁記 2021_鐵支路邊創作體_鄭氏王朝首部曲_OPENTIX Live_2021臺南藝術節

83

原來是[陳忻], 難怪我一直被主角[西川滿]給迷住.

我得要稱讚這場的拍攝手法, 搞不好比看現場還棒, 鏡頭依照需求的拉近拉遠, (當然也歸功於走位之單純), 想想在這種天氣, 待在戶外的蚊子, 還是待在室內舒服, 而且不用拿[望遠鏡].

查了查資料, 這部創作有點符合史實, [西川滿][赤崁記]都是真實出現的. 但[赤崁記]的出現, 未必那麼美好, 仍然可能算是宣傳本: 養育的才是血親, 所以需要反攻大陸. (劇中有點和稀泥, 自己決定甚麼是該守護的).

故事的前後, 有點合不起來. 日本作家, 寫了個[鄭克𡒉]的故事, 描述了他在寫作時, 模擬發生在[鄭克𡒉]一生的事情, 與老婆的情趣, 政治上的英明, 被殺的經過. 而關於作家, 則描述了他的友人和徒弟, 陸續去當兵的過程, 還有他新納的女學徒之間的感情發展. 而這兩種, 我很難連接在一起, 與其說[鄭克𡒉]英明神武, 不如說他不懂政治. [西川滿]在劇中, 也心知肚明, 他只是這片土地的過客, 或許前期, 他很努力融入這片土地, 想要記錄些甚麼, 但當戰爭失敗, 或著是戰爭要開打, 他得要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這真的是兩種很難混為一談的際遇, 我真的不太能理解這個故事的宗旨? 廣義來說, 這兩人都是外地人, 靠著台灣, 生之育之, 但前者要延續自己的政權, 後者是靠政權維繫的特權, 光是處身的地位, 就不能混為一談.

如果[赤崁記]集中在是否在反攻大陸, 如果[赤崁記]集中在宣傳大東亞共榮圈, 那或許這兩者還有所交集. 但我覺得, 編劇有點在[和稀泥], 刻意不讓角色被討厭. 到最後, 官場中的爾虞我詐干我屁事, 一個灣生的寫作經驗又跟我何關? 人之上跟人之下, 是兩種不同的處事態度. 如果編劇能夠將這兩種人生, 做出令觀眾聯想的結合, 那才能讓我印象深刻, 否則現在這樣, 真的是兩個平行的世界, 而且一個還是官方宣傳版...... 滿無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