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9月12日 星期一

[劇場] $800_霧中.凝視 Gazing, In the Mist_狠劇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藝術節 2022TAF

$800_霧中.凝視 Gazing, In the Mist_狠劇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藝術節 2022TAF

XX

看到一半, 我遇到了黑畫面, 我不確定是刻意還是意外, 但心情被影響了.

這場演出, 不只有看[霧中]的VR影片, 還有ㄧ些透過觀看[Oculus Quest]而產生的現場演出. 後者的那部分, 前段帶有探索感, 後段有點相愛相殺.

不過觀看時, 我心中在想, [歐歐, 應該是用紅外線的溫度感測], 非常沒有藝術家感覺的程式設計師心態, 想著這段要如何實做.

因為有遭遇到[黑畫面], 關於演出, 我不予置評, 因為嚴苛來說, 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否體驗到這場演出的百分之百.

[音樂劇] $640_我恨音樂劇-給個機會版 I Hate Musical_楊景翔演劇團-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北藝開幕季

$640_我恨音樂劇-給個機會版 I Hate Musical_楊景翔演劇團-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北藝開幕季

75

[二刷], 想不到要看甚麼, 所以就跑來二刷.

燈光, 真的做得很漂亮, 在空間裡區格出空間.

服裝, 看了老半天, 我不太懂設計那些衣服的含意.

初看是很不錯, 二看就會覺得, 好像沒甚麼章法. 男女的西裝只看得出來顏色不同, 但似乎看不到角色的個性. 

某人的牙齒排列不整齊, 然後還被導演投影放大, 心中在想, 她是不是得罪了他.

對比[王國讚]跟[鎮萬鈞]的演法是有趣的, 一個是做好做滿, ㄧ個是老神在在恰到好處, 我想, 這是演出資歷的差別.

首刷的時候, [鎮萬鈞]得要撥開[買黛兒‧丹希羅倫]的裙子, 才能冒出頭; 而在千秋場, 看到[買黛兒‧丹希羅倫]移開了一點, [鎮萬鈞]的頭, 是很順暢的露出, 看來是首演場位子沒走對. 千秋場, [買黛兒‧丹希羅倫]的手表?掉了, 直到靠悲時, [尹仲敏]看到, 才示意[張博翔]撿起來. 

看兩次, 就是要看差異, 找突槌或差異. 不過, 這部沒甚麼多刷的價值, 沒有賣點跟特色, 也不夠邪典. 我想故事的起點, 那部[悲情音樂劇], 本身就非常的沒有份量感, 導致那之後, 也沒甚麼好發揮的.


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

[劇場] $800_霧中.凝視 Gazing, In the Mist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藝術節 2022TAF

 $800_霧中.凝視 Gazing, In the Mist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藝術節 2022TAF

XX (重寫, 這篇太囉嗦)

如果, 在觀影中, 遇到了黑畫面, 你會如何?

如果, 你的畫面, 是被工作人員關的, 你又會如何?

如果, 演出四十分鐘, 有約莫五到七分鐘左右, 你覺得是演出人員關了你的畫面, 你會如何?

如果, 到了第二十來分鐘, 你終於發現, 是螢幕壞掉了, 你做何感想?

這場演出, 並不單單是看[霧中]這個VR影片. 在那前後, 各有一部份的演出, 觀看前, 會讓你可以遊走在場上, 享受探索暗房的樂趣. 觀看後, 你會看到場上有兩個人在動作著, 非常健康的拿著手電燈廝殺. 可是, 觀看影片前後的演出, 都是靠[Oculus Quest]上的camera. 所以, 當[Oculus Quest]關機, 就甚麼都看不到了.

我遭遇到了這個狀況, 遊走在場上, 被演出者貼了貼紙後, 我眼前黑畫面, 在頭五?分鐘左右, 我在想著, 我有犯規嗎? 如果沒有, 那觀看演出中, 被禁止觀看, 我真的覺得超級不爽. 我呆站著, 畢竟看不到眼前, 移動是件危險的事情. 而等到被引導坐下, 依然的黑畫面, 才讓我開始思考, 可能是機器被不小心關掉, (可能就是那麼巧, 在跟演員有互動時沒電, 畢竟我印象, 坐下後有十四分鐘的影片, 所以我猜測, 黑畫面不是預計效果), 舉起了左手, 我那台機器被換掉了.

我有點不知道該否指責演員的行為, 黑畫面可能是巧合, 也有可能是他關的, (畢竟他要貼貼紙, 扶動下很容易誤觸開關), 我也不清楚這是否演出的行為, 演員選擇觀眾, 貼上貼紙, 而順手把觀眾的機器關掉, 使得他們體會黑暗的世界. 看著該名演員的臉型跟體型, 我不知道該用甚麼態度選擇使用那些辭彙, 來敘述我這場的心得. 措詞會否造成傷害??

撇開黑畫面, 我大概能猜到這場演出, 但是因為有著黑畫面, 整個心情的確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五六分鐘被強制登出, 做著自己不知道該不該的反省, 而且我還沒甚麼好反省的, 直接在想要不要甩機器走人.

要在時間點沒電, 真的很難; 按住電源鈕三秒, 才會強制關機, 這個是理論上有可能的, 畢竟要扶著貼貼紙. 而是否是刻意要關電源, 這真的只有演出者才會知道...

直到過了七八分鐘, 我才猜測, 可能是不小心誤觸的, 但我真的花了七八分鐘在想, 為甚麼要關我的螢幕?

[音樂劇] $640_我恨音樂劇-給個機會版 I Hate Musical_楊景翔演劇團-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北藝開幕季

 $640_我恨音樂劇-給個機會版 I Hate Musical_楊景翔演劇團-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北藝開幕季

70(93)

[王國讚]的部分很棒, 我覺得他那兩段都做到了承先啟後, 在沒有路的狀況下, 讓演出繼續.

壞人總死在多話, 但要如何讓他的多話有道理, 那就是編劇導演演員的協力.

但除此之外, 這場演出, 我就真的還好了.

我想, 是因為我看的音樂劇不夠多, 身為沒有看過[獅子王][鐘樓怪人][光的來信][洗衣]的我, 稍稍懺悔. 我旁邊的觀眾, 眾多美女們, 我看她們看得很開心, 旁聽她們的解說, 似乎歌曲裡藏了不少知名音樂劇的梗. 可惜因為我看得不多, 沒能抓到那些這部戲的樂趣點.

第一次知道, [林品翰]的腿那麼長, 一字排開, 加上造型, 會讓我想到長腿叔叔.

很多時間, 會被[鎮萬鈞]吸引過去, 不是因為他自帶閃光, 而是他有不少的小動作, 演出做好做滿. 雖然我不能理解為什麼他要抖手.

[張欣]出場機會不多, 演出時機也很少, 除了造型, 我毫無記憶.

[買黛兒丹希羅倫], 我還是比較喜歡她在[第十二夜]跟[仲夏夜汁夢]裡面的造型, 之後的[不動的大象]跟這部, 我真的覺得造型很棒, 不太能凸顯她的特質.

因為看到第三次了, 對於劇情荒謬硬轉的部分, 是有所預期. 得說, 這樣子的演出, 應該滿適合在大型劇場的, 後排應該也能看得清楚. 我會覺得是導演選擇欸, 在劇情硬凹的部分, 他會選擇遵循音樂劇公式? 一首歌粗暴的輾過去, 不管是突兀還是順暢, 反正, 他就是要讓劇情繼續保持在節奏上, 而不理會劇情是否可被思考. 我會覺得, 他的風格是, 編劇就是寫這樣, 那導演只能讓觀眾看得開心舒服, 但導演打算尊重編劇的大綱.

看著導演的這種風格, 我會想著, 編劇有打算做得更荒誕, 黑色喜劇嗎? 孤兒院情感段, 靠音樂劇大賣段, 看來是無法修正了, 與其讓人思索可行性, 還不如直接荒唐莫名, 搞不好會有著某種程度的樂趣.

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戲劇] $640_黑洞春光 Glory Hole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藝術節 2022TAF

$640_黑洞春光 Glory Hole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藝術節 2022TAF

83/75/90

對我而言, 故事分成了三個部分: 出生於1986民主中國的少年A, 出生於2045中國統一台灣的少年B, 而他們兩人, 對於台北地下街屌洞的共同回憶.

第一段, 我以為在看少年維特的煩惱, 腦海中始終浮現著劇作家的身影. 第二段, 我以為是在看架空幻想, 如果中國統一台灣後, 會發生些什麼. 因為故事很好猜, 當少年AB同時唱著一首歌, 我就預期著最後的爆點是那個.

我最困擾的問題, 應該是這三段所能傳達的東西, 都相隔甚遠. 懵懂成長的少年, 鬥爭成長的少年, 跨時空的愛戀, 帶動著彼此的禁忌. 故事合情合理的發展, 但我不知道重點是什麼? 觀賞時代的潮流? 在那當下每個人彼此的掙扎??

最後的結局, 有點過於突兀, 雖然伏筆埋很早, 但有點像是為了強而有力的最後一幕.

以下有劇透, 不劇透, 很難描述我觀看時的困擾.

@

@

@

@

少年A跟少年B是父子, 這很明顯, 但是他們有否血緣? 沒有血緣的話, 這份愛情並不禁忌. 照少年B的描述, 他父親堅持自己到得要坐牢, 夜夜不忘找一個愛他的人. 那麼, 這份四十年的約定, 對於少年B可能是份濃烈的愛情, 但對於少年A而言, 可能真的只是一個約定, 四十年後, 有機會染指一個少年. 前段純真, 中段殘酷下的希冀, 結尾細想, 似乎過於殘冷.

然後, 關於演員, 在少年A段, [楊奇殷]飾演心之聲, 第一直覺, 他變胖了!! 第二直覺, 被[新社員]洗腦, [沈威年]不搭[吳言凜]就怪怪的, 那種胡搞瞎搞風格, 老吳就是做的讓人覺得理所當然的中二欠打. 不過, 少年B段, [楊奇殷]就很棒, 完全忽略他跟[廖原慶]比肩的身材.

我很喜歡中間段, 劇作家預測, 中國統一台灣後, 會發生什麼. 宣傳權威跟鼓勵內鬥是必然的, 封鎖資訊申訴無門也是注定. 如何選擇派系, 將成為顯學.

隔了兩天, 再來回想這個故事, 突然覺得, 似乎很值得玩味. 如果, 故事的主軸, 就只有少年A呢? 少年B發生的一切, 都是在讓人理解少年A? 如果, 這個故事的主軸, 是在黑暗中的光明呢?

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

[戲劇] $640_北棲 Stuck in the locker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藝術節 2022TAF

$640_北棲 Stuck in the locker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藝術節 2022TAF

[二刷]

所謂的[有空必看], 就是當[飆舞士林]看完後, 時間來的及, 我就盡量會排來看.

二刷, 基本上會知道該如何找到比較好看到群演表現的位置.

至於說他們表現得如何? 恩, 群演也頂多就只能這樣子, 他們就只是群演, 根本沒甚麼戲份.

這次二刷, 本來的想法, 是靠著已知, 想說看能否更懂劇情.

但看得當下, 還是甚麼都未知, 就單純的讓事件發生流過. 我依然不知道這些情節是打算要組織出甚麼, 或者闡述些甚麼, 他的主旨主題會是甚麼.

依照時間而走嗎? 日治日據遷台白色恐怖, 而後在吻中跳接到了蔣經國過世. 老吳從意氣風發, 到垂頭喪志, 這之中的關聯, 我真的不懂. 陳隆的事蹟? 名字很白, 但角色的故事我不懂, 他經歷的, 是台灣人的曾經嗎? 說國語活動, 可能我祖父經歷過? 但是成龍的明諷, 讓我對角色理解不能.

不過, 劇作家搞不好本身就是刻意要讓一切模糊?! 不曉得, 畢竟這是臺北[藝術]節的作品, 基本上因為多半都看不懂, 所以我不太喜歡買[藝術節]的節目. 

[舞蹈] $1600_飆舞士林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北藝開幕季

$1600_飆舞士林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北藝開幕季

80

我左邊坐了[解說者], 從頭到尾, 兩個人不斷邊看邊點評.

我右邊坐了[手機族], 兩個人, 開了三次的手機, LINE還是比較通用的通訊軟體.

前面右邊, 是個[大砲手], 開場就聽到她準備相機, 專業級的, 檢視照片會發出聲音那種. 開演結束, 老爹有在明示可以拍照, 可是她可能看的太入迷了, 準備了整場的相機, 硬是一張都沒拍. 我是轉頭看後面都有拿手機出來, 所以才跟著拍了三四張.

至於演出本身, 基本上我是看舞白癡, 所以我就是看熱鬧的.

舞作本身, 明顯有著時間順序, (字幕有打上年份, 所以這個我當然看得懂).

然後對於這些舞蹈的感覺? 恩, 就是跳舞, 看的時候有點享受, 看完後完全沒有印象~~

看著票價跟感受, 對我而言, 還是北藝舞蹈系公演, CP值比較高. 畢竟對舞蹈, 我真的沒有理解能力.

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戲劇] $640_北棲 Stuck in the locker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藝術節 2022TAF

$640_北棲 Stuck in the locker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藝術節 2022TAF

70/93

給低是因為, 我不理解這是個怎麼樣的故事. 發生在台北車站置物櫃裡, 一顆可以給解救她的人, 一個願望的許願人頭. 然後呢? 時空交錯, 有日據日治牽台定居統促方艙. 我真的不懂, 這些事件存在的意義. 整部戲, 我真的看不懂, 解救人頭的過程我理解, 但其他就理解不能.

看的時候, 心中在想著, 所以我討厭[藝術節], 總是不能好好的把故事說完, 一定要做些有的沒的藝術呈現. 我真的還是比較喜歡聽好一個故事.

給高是因為, 這畢竟是個[台北藝術節]的演出. 對我而言, [看不懂是藝術的特色之一]. 撇開劇情, 整部戲很精彩.

導演表現那個人頭的手法, 我很喜歡. 這個作品真的很[劇場], 影像或許有辦法紀錄, 但是最好的感受方式, 還是來到現場觀看. 燈光舞台音樂, 看起來簡單, 卻帶著點魔幻的感覺. (如果坐前兩排, 可能更能感受到那種現場的氣氛, 但在第五排, 卻能看到全景設計上的豐富.)

[余佩真][康雅婷]的聲音好棒. 當然其他兩個也不差. 該怎麼形容, 光為了那兩位, 這場就有點值回票價. 而且她們還沒有唱歌, 光聽她們說話, 就真的還滿享受的.

歌隊!!! 節目介紹裡只有四個演員, 我沒有想到會有歌隊, 而且裡面有兩個我[有空必看]的演員!! 其中一個, 我超期待看他的現場演出.

彩蛋, 這場竟然可以看到[徐浩忠]跟[高偉哲]的粉紅色泡泡, 還有不知道是誰的中指. 七夕剛過, 這部戲還真是應景.

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

[親子] $320_不動的大象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軟硬倍事-蔡伃婷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320_不動的大象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軟硬倍事-蔡伃婷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80

很多時候是被演員充沛的能量, 帶著情緒在跑, 開懷大笑後, 搞不清楚剛才是在笑甚麼.

故事單純, 老人家七百多天來, 老是寫下同一個故事, 為了進行治療, 醫生們決定照故事演一遍. 只有三個人的他們, 演一次後, 覺得效果不好, 因而決定找小朋友們幫忙演.

我現在真的回想不起來故事的細節, 畢竟那些好像真得很不重要. 應該有涉及環保, 然後就是帶著小朋友們走了一趟童話故事的旅程.

應該有小朋友覺得無聊, 當演員們在問著小朋友們姓名跟想法時, 或許因為事不干己, 小朋友開始玩手機. 對大人而言, 看小朋友的童言童語可能有趣, 但對某些小朋友而言, 就真得很無聊. 

演員的魅力真得很棒, 看的時候, 就是在等著接招,  並不會覺得劇情有多荒唐; 使用了綠幕, 現場合成效果, 當場看覺得很驚奇, 現在回想, 就真得很童真

這是一部, 我看得很開心, 可是老實說, 我不想記發生了甚麼. 劇情真的完全兒童取向, 應該是適合國小以下的程度.

[親子] $480_自私的巨人 Oscar Wilde ”The Selfish Giant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無獨有偶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480_自私的巨人 Oscar Wilde ”The Selfish Giant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無獨有偶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83

坐我兩邊的小朋友都撐不住. 男孩好像開始睡覺; 女孩先是側躺在媽媽的腿上, 媽媽無奈安撫, 約莫四十來分鐘, 女孩還是離開劇場了.

我在猜, 開頭的那場, 操偶師跟模型, 混合在一起的表演方式, 對於小朋友而言, 可能還是過於困難, 該或不該忽視操偶師, 或著說, 焦點應該是要放在那, 對我而言, 真的有點困擾. 不知道小朋友們是否是在那點上就陣亡了. 而當他們的注意力開始潰散, 那就很難再抓回來了.

[無獨有偶]的偶, 真得很厲害, 無論是凜冬四姐妹, 或著是巨人的形影, 以第一排的視野, 那偶真的做得很精緻, 也真的能想像到巨人的巨大.

不過, 畢竟是[王爾德]的童話故事. 看的時候, 我卻在想時空背景, 那應該是個沒有公有公園的年代?! 所以作者等於在鼓吹[私人花園]得要開放, 畢竟為了避免人民革命, 也只能將腦袋動到資產階級. 小朋友的擅闖民宅, 就被視為理所當然得被諒解的天真, 不開放的下場, 就是美好的事物將不被允許產生. 以現況而言, 建築的共有空間, 真的是有必要的嗎? 共有設施的健身房娛樂室游泳池花園, 以社區而言, 會使用的人到底有多少?!  當故事將巨人視為自私, 這樣子的邏輯真的合理嗎? 保護自己的資產, 卻造成了世界在與之反抗, 這樣子好嗎?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親子] $320_回家 The Way Back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複象公場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320_回家 The Way Back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複象公場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80

問題是我最近在看[逆轉的東亞史], 對於[大一統思想]很反感.

故事在講, 在鄉間的少年成長, 戰火讓他五馬分屍, 右手尋找他失散的四肢, 在這個奇幻的旅程中, 他跟醫護兵之間的相遇, 還有他其它三個部位的相處.

看的時候, 我反覆的想著, 真的有必要合體嗎? 故事也呈現, 因為沒有[腦], 所以右手也不是很確定那是否他的左手跟他的雙腿.

故事的高潮? 我有睡著. 我到最後, 不太確定這是否醫護兵的夢. 到最後, 好像除了腦的以外的軀幹跟四肢都在一起了.

故事很奇幻, 氛圍很夢幻, 做成動畫應該不錯. 可是如果走寫實戲劇, 還滿滿恐怖的, 一截手臂行遍天下要共聚天倫, 而且他真的不知道他找到的是不是他的他.

故事的最後, 頭部有被找到嗎? 我困擾著. 他們應該是相聚在[大體房]? 所以? 作者是想講述甚麼呢? 我想, 他只是想講述, 戰亂之下, 想要死有全屍的過程, 那種總該回家的念頭.

但我真的不經意間一直被畫面困擾, 感覺始終被強調著, 這是一個[無腦行為], 如果真的有思考, 有動腦, 可能狀況就都不一樣了......

如果不是[一截手臂], 而是[一個靈魂], 我的困擾應該不會那麼嚴重, 那樣子的困惑, 真的影響到我看這部的心情.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親子] $400_搖滾兒歌-呼叫!夏天戰隊_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陪你長大工作室劇團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400_搖滾兒歌-呼叫!夏天戰隊_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陪你長大工作室劇團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70

以小朋友而言, 他們寧可去撿台上的彩帶, 也不願意專心看演出. 我覺得演出有點沒抓到小朋友的心.

以我而言, 我會覺得這場演出, 比較像是[演唱會形式]轉化過來的, 先有歌, 然後再努力把故事串起來. 歌曲跟劇情, 我會覺得沒什麼相關. 導致, 不知道該聽歌還是看劇情, 觀賞體驗被拆成一段一段.

台上的演員很忙, 又要唱歌又要演戲還要換裝. 同一個演員, 又要演小孩又要演父親. 同一個角色, 可能陸續有三個演員在演. 以劇場而言, 這還算正常, 但對理解角色故事而言, 我覺得這種手法很糟糕.

主角想找父親玩, 主角跟?玩水槍, 主角找奶奶, 主角招喚戰隊, 主角奶奶過世. 事件之間, 對我而言是沒有關聯的, 跟歌曲一樣, 都還滿平行世界的構成, 少掉任何一段, 好像也不影響故事的講述.

從[恐怖小店], 開始看[林品翰]的演出, 有空的話, 我盡量看. 但到現在為止, 我還是沒能看到些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 專屬於他所創造出來的演員特質. [王意萱]身體曲線真的不錯, 一點都沒有感覺胖啊.

這場演出的小朋友是失控的, 跑進舞台去撿拾彩帶. 這真的很明顯就是創作者的問題, 小朋友們沒有創作者想像的那麼好取悅, 太無聊, 不夠專注, 他們是很失控的. 要如何讓這些[迅猛龍們], 理解創作者想給他們的樂趣, 接受並且得到滿足. 是我在親子劇裡, 很大的觀賞樂趣.

[親子][音樂劇] $240_魔物戰記:音樂劇讀劇會 Fight For Fantasy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陳家聲工作室劇團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240_魔物戰記:音樂劇讀劇會 Fight For Fantasy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陳家聲工作室劇團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93+2

這場演出, 可能不適合沒玩手機遊戲的人. 我後座的女孩, 頻頻嫌無聊.

但以我個人而言, 雖然開頭我有點不舒服這款遊戲靠的是[經驗值], 但沒過多久, 我就不太在意了. 畢竟對我而言, 他真的有塑造出一個遊戲裡的世界.

主角以我看來, 他有點像是九型人格裡的第五型, 內捲, 因為怕得不到, 所以一開始就選擇放棄, 退縮回自己的世界. 遇到問題, 不是勇敢征服, 而是逃避面對. 習慣窩藏在自己的世界裡. 他會嘗試性的試探, 但是會視失敗為理所當然, 一開始就考慮好退路.

在這種狀況下, 故事並沒有讓他做出改變, 而是讓他的朋友家人, 踏入他的世界, 與他同樂. 藉由他培養已久的遊戲角色, 讓他願意嘗試新鮮的事物.

整部戲真的有點中二. (這個是讚美) 演員們很棒, 導演跟燈光也很好. 對我而言[王國讚][柯辰穎][張仰瑄][吳子齊], 看他們的演出, 應該有雙位數了吧? 對我而言, 他們算是很值得信賴的演員, 演出都能保持在水準之上. 

所以我特別想講的是[蔡松廷], [戰神瑪爾斯], 算是我第一次對他有深刻印象的角色. [誰偷了我的超能力], 我只記得紫色內褲外穿, [飲食男女]的群演就跳過, 我覺得他這場角色的中二程度, 比起[我們分手吧], 真的好太多了. 只能說, 遊戲裡的角色, 真的很適合他, 畢竟他擺POSE真的一百分. 他烙英文的部分, 也令我開始期待他在[The Fantasticks 夢幻愛程]的演出, 感覺這場他的發音是為了符合[遊戲角色的設定], 如果在松山, 他也是發音那麼[清晰], 我好期待演出會變成如何?

[親子] $320_掰掰見習生 Farewell, farewell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進港浪製作所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320_掰掰見習生 Farewell, farewell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進港浪製作所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83

整個故事大概分成四個部分, A雜貨店, B許願樹, C廣場, D結尾.

某個小朋友的評價: [雜貨店最棒, 廣場最無聊]. 個人, 深深認同他所講的.

我看的順序是CBAD, 因此, 有點漸入佳境, 倒吃甘蔗.

廣場部分真的太亂了. 聽著故事的進行, 表演者會不斷地進行片段呈現, 理論上都跟故事有關, 但首先, 表演者會不斷地換位置, (那等於要觀眾不斷地重新思考這是那裡, 發生了什麼), 其次, 只能說跟故事相關, 但不能說在說故事, (表演者可能呈現在某處, 某個景, 某處觸動, 可能此刻他化身主角, 遊走在場景裡, 有的時候, 他可能化身看不見的手, 在推動著風的吹撫). 會給我感覺為了炫技而炫, 而不是為了說好故事.

相形之下, ABD就比較單一場景單一事件, 雜貨店的互動比較多, 因而讓人比較融入, 我還滿喜歡那個開門的點子. 許願樹, 我自己在找娛樂, 好像沒人限制開了燈就不能關, 僅靠開關, 我第一個想法就是SOS. 結果部分回歸到單純說故事, 兩個小女孩開始無聊, 因為她們腳下的燈又開始閃爍了. (小孩子應該是因為無聊, 所以才會開始踢腳吧?)

總的來說, 現在的我會覺得, 在廣場裡, 與其看表演者, 還不如看轉播, 起碼故事會比較好懂, 而且效果應該比較好.

看到導演凌晨還在修改劇本, 不知道六日場, 這部演出會進化到什麼樣子?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親子] $240_大野狼的小困擾 唸.歌.會 Big Bad Wolf’s Little Secret, Staged Reading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挽仙桃劇團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240_大野狼的小困擾 唸.歌.會_挽仙桃劇團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因為[踩高蹺的人]多演了二十分鐘, 加上北藝動線, 得要先到一樓再坐電梯.... 所以有二十分鐘沒看到)

我沒看過[唸歌]. 我印象中的[唸歌]是[楊秀卿]的那種形式, 邊彈[月琴]邊進行說唱. 在這個理解下, 眼前的硬要說是[唸歌], 好像也未嘗不可, 雖然形式感覺更像是[演唱會]. (題外話, [義興閣掌中劇團][王凱生], 2022有在大港開唱, 在這個認知下, 眼前, 我是滿瞬間覺得, 就很熱鬧的[唸歌])

少了二十分鐘的開場, 我不太清楚故事是怎麼發展. 我還有印象的故事, 好像就是虎姑婆跟神仙教母的瓜葛, 小雪的網戀, 大野狼的叫聲. 不過, 我就不太清楚上台的父母是如何選擇, 演出開始的時候, 有否導聆. (讓觀眾更知道[唸歌], 畢竟這場演出, 名稱就叫做唸歌會)

我還是堅持, [親子劇]的好壞, 應該由小朋友來決定. 入場坐定後, 這場採取的是親子分離, 讓小朋友們坐中央席地而坐. 過程中, 除了少數上廁所, 還有一個站立發呆的小孩, 大抵上, 小朋友們的注意力是集中在台上的.

至於說這場演出的好壞, 老實說, [我不知道]. 對我而言, 這真的有點演唱會形式, 故事被包在歌曲裡, 而故事是非常單純的童話故事, 大概也猜的出來會怎麼發展. 我前面那個先生, 比我高, 基本上我根本看不到舞台, 大概也只能用聽的, 跟側身去注視舞台, 搞不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 我反而是在單純的享受這種氣氛, 演唱會的燈光秀?!

印象中, 上次看過[挽仙桃劇團]的作品, 是[文武天香]. 上次那麼傳統, 這次這麼西進, 老實說, 感覺很怪異. 我預期他是會在某種程度上的創新通俗親子, 結果我小覷了[亂迷]時期的[黃鼎云]. 做個比方, 就是看到一群國小生跑去看[大港開唱], 雖然一樣是搖滾?樂團, 但內容卻真的很親子版.......

我有點把這個當成[打開劇場]的活動在看,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大型排練室]真得很大, 80坪, 長20.3, 寬13, 容留人數260.

[親子] $480_踩高蹺的人 Above the Water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身聲劇場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480_踩高蹺的人 Above the Water_身聲劇場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75?

如果, 紅高高能夠更高, 高到只能看到他的腳, 那或許會更好.

這場演出我有睡著.

這個故事, 是關於[水上之都].

因為都在水上, 所以眾人得要穿著高蹺. 

故事大半著墨在這群人的日常慶典, 平常生活.

載歌載舞算是重點, 劇情倒是還好.

鑒於有睡著, 我似乎知道塔的火是怎麼點著的, 但是我不知道為甚麼, 他有那個動機跟決心去點火.

比起踩著高蹺的人們, 我更在意帶著眼鏡的樂手, 紅高高的操偶師.

[親子] $320_名叫中間的地方 somewhere some middle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進港浪製作所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320_名叫中間的地方_進港浪製作所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75

難怪當初有人很佩服我看那麼多親子劇, 現在的我, 似乎真的看不太下去親子劇了......

整部戲, 對我而言的樂趣, 基本上就在前十來分鐘, 然後就都有點在硬撐.

1. [吳言凜]化身[馴獸師], 指揮著二十來隻[迅猛龍]乖乖圍圈坐好.

2. [余佩真]用她那清澈的嗓音, 大聲自豪的說: 我六歲.

3. 我記得, 前些時候, 坐我旁邊的[黑人辮子]先生, 他曾經抱怨[聲妖錄], 有個小朋友一直發出聲音, 完全影響到他觀賞演出, 我有在觀察, 這次後方的兩個小孩的童語, 有否影響到他的觀賞心情. (這次跟上次最不同?的, 應該是這次打正是[親子節目], 有點得看[小朋友們]是否投入. 而且當台上的演員鼓勵小朋友們發言, 台下沒能上台的小孩竊竊私語, 好像是得要諒解的必要)

然後就有點都是苦楚了. 親子劇, 跟不進劇作家的思緒就很慘, 因為會陷於看不懂的處境, 而且還不能說這些編排有問題, 畢竟那都是想像力的表徵, 小朋友們沒說看不懂就好了. 但我真的看得很痛苦. 很多東西不說破, 靠隱喻. (奶奶部分我不太確定生死). 為何會是那些島嶼, 其實我也真得一頭霧水.

這場的小朋友好乖. 我還滿期待小朋友的天真直接, 能否有讓[吳言凜]接不了話的那個劇場魔幻時刻. (就如同某人說的, 真的生一顆[瑜珈球]給他, 他會接甚麼台詞?) 他頂多因為小孩子的亂動, 選擇[抱緊]處理.

特別寫一個觀察: 開場沒多久, 我有注意到陸續有兩個[帶很厚眼鏡]的小朋友, 他們都在看[讀書的姐姐], 看著姐姐其實很想參與場上的心態(姐姐演員有站起身? 望向舞台, 而當台上演員看向她, 立碼裝回讀書態). 我的想法, 那兩個小朋友, 應該是因為感同身受, 才會將注意力放到背後. (親子劇, 能夠給小朋友們一些想法, 那就很棒了, 畢竟受眾是[小朋友], 而非大人.)

2022年7月11日 星期一

[親子][音樂劇] $640_誰偷走了我的字? Who Stole My Words?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刺點創作工坊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640_誰偷走了我的字? Who Stole My Words?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刺點創作工坊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95

[張世珮]的鴨媽媽很棒, 為了這個, 這部戲錯過真的太可惜了.

我開始注意到[何海翔]. [華麗的轉身下台], 不虧是[天馬戲創作劇團]的團員. (仔細查了查, 才發覺我看過他的畢業製作, [以身體為名].)

至於這部戲本身, 我倒是還好, 沒那麼充滿好評.

[我會我會]那首, 旋律真得很強, 偶爾還是會想起.

但是, 對於故事, 我真的覺得還好. 畢竟他是ㄧ個很單純的故事, 精靈造成小朋友的書寫障礙, 而後進入精靈世界奪回. 牽扯出女神要的, 不是一百分的小孩, 而是充滿想像力?的小朋友.

老實說, 我不覺得[書寫障礙]是故事中的重點. 他比較像是故事中通行的是[文字魔法], 而女主卻是利用[繪畫]來施展魔法. (對於中文象形文字體系下的我而言, 這點還滿直覺的, 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劇中將高分, 做出了延伸, 不是要拿一百分, 而是發展自己的興趣?! 可是國立私立的學費就是有差, 政府補助的資金也有差異, 老師同學能帶來資源也各有所不同. 有人說, 念EMBA不是去念書的, 是去發展人際的.

我想說的是, 如果資源無限, 那當然每個人都可以適才適所; 但當位置就那麼幾個, 每年藝文補助款就那麼多, 誰能拿到, 那還是得要分出個高低之分. (我不反對不計較分數, 但取消分數後, 該如何[公平]的分配資源? 這世界有那麼多富有愛心的老師, 跟擁有充分時間可以關注小孩成長的家長嗎?)

以旁人的眼光, 我覺得故事應該要讓我理解[書寫障礙], 可以接受他們寫很慢, 很容易寫錯字, 做答時間要長, 甚至可能得要靠電腦輔助. 

但對我而言, 故事就是個單純的精靈惡作劇故事, 要扯到[書寫障礙]真得很牽強. [主角]想要的, 是媽媽的讚美, 媽媽的陪伴, 跑去公園畫畫, 有點算是滿足母親的期許吧?!

對我而言, 當[書寫能力]回來後, 男主突然轉變成不再喜歡讀書, 真的有點奇怪, 那應該是他成長到現在, 培養出來, 唯一值得驕傲的能力. 我會覺得, 媽媽應該是轉向讓他去嘗試更多東西, 發展更多喜歡的事情. (等於前期要鋪陳, 男主有想做的, 但因為要讀書, 所以放棄).

我知道用了三部投影機, 也聽說投影強化了很多, 可是到劇場, 我就不會期望[聲光效果], 真的在乎, 我會去看電影. (不過這也跟我坐在第三排有關, 聽說投影要坐後面才清楚)

如果故事裡, [書寫障礙]是不會好的, 那麼合解共生有意義. 但連[女神]都出現了, [書寫障礙]還沒好, 那也太落漆了吧.

當[親子劇]來看很棒, 但我真的沒辦法跟看到的諸多好評一樣, 能想到那麼深情真摯的感觸. 對我而言, 這是部單純的精靈惡作劇故事.


[親子] $320_我的黑夜獸 Night Monster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320_我的黑夜獸 Night Monster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83

演出是好看的, 但我不喜歡這個劇作家的邏輯.

不解風情如我, [超譯]了整個故事.

與其說, 這個故事在講, 小女孩恐懼, 友情才能讓黑夜獸不出限.

我反而覺得, 這是個在講精神障礙父親的故事.

一個人, 住在洞穴裡, 陪伴他的是一隻刺蝟一隻麋鹿還有他的女兒.

從小沒被教好的他, 自以為自己是國王, 黑夜就是他的領地. 放眼所及, 一光年內都是他的國土.

除了要求女兒循規蹈矩, 他根本不知道遵循禮儀的意義, 甚至他也不知道要如何指責女兒.

劇中的他, 去看了醫生, 的確, 人貴自知, 該好好看醫生.

簡單說, 以故事而言, 只要說是[國王][公主], 觀眾大概就得相信, 國王是善良有威嚴的, 公主是可憐需要被疼惜的. 但[另類]的我, 完全不那麼解讀著. 恩, 我應該很有把[兒童繪本]變成[黑暗本]的能耐.

比方說女兒因為不能接受多人歡愉, 所以爸爸化身觸手怪. 女兒說: 爸爸你好可怕. 而國王的手下, 一個是用針的, 另一個是用撞的....... 黑夜獸不要再度出現, 就是因為女兒能夠接受友情甚於一切, 不要恐懼黑暗, 要擁抱之.

這種觀後感, 很明顯根本就不是劇作家本意. 我根本就很難用小朋友的心態想法去看故事了... (其實我真得很不懂, 為甚麼小孩要穿踩在地上會發光的鞋子? 同排就有觀眾穿這樣子的鞋子, 當劇情無聊, 她的鞋子拼命的閃爍...)

整場演出的整合是很棒的, 機械控制, 黑夜獸造型, 演員演技聲音使用. 但[吳彥霆]的故事邏輯, 我真得很不行. 這場演出, 對我而言, 可能得先看過繪本或是故事, 會好很多. 在無知之下, 我的思考過於黑暗獵奇取向了.

[親子] $320_我的黑夜獸 Night Monster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320_我的黑夜獸 Night Monster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83

(重寫)

演出是好看的, 但我不喜歡這個劇作家.

身為公主一定要繼承這個王國, 故事的諸多起源可能根基於此.

但不解風情如我, 還滿懷疑[國王]是否姓[國]名[王].

一個沒有人民的王國? (他只有女兒刺蝟麋鹿)

一個沒有領土的王國? (劇中有丈量, 但認真聽的話, 會覺得這是個米粒(物理而非形容詞)般大的領地, 加上一個根本不可能的計數單位: 光年. 一光年的眼淚???)

護士是長頸鹿, 醫生是樹懶. 理論上, 這是個動物王國, 但我心底總冒出個念頭, [國王]是神經病患者, 或著是鄉巴佬. 他把[媽媽說]視成真理, 而不管, 實務上, 他只是個住在樹洞裡的狼小孩.

恩, 劇作家肯定不是這個意思, 所以, 很明顯, 我跟他的想像力截然不同, 我真的無法理解他的這個故事. 非常不能.

女兒說, 爸爸你讓我壓力很大; 是啊, 小公主算是六歲, 爸爸假設十八歲時生下她, 等於小公主只有二十六歲的刺蝟跟梅花鹿可以陪她, 除此之外, 她只能一個人待在洞穴裡面. 不給她接觸外界資訊, 還要求她要做個乖女孩好公主. 面對著一個老人跟兩隻寵物, 領土只有黑夜, 這樣子的生活, 不把人逼瘋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