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讀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讀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戲劇] $333_月亮之子 Amanita virosa_真的有劇團_讀劇演出 Play Reading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333_月亮之子 Amanita virosa_真的有劇團_讀劇演出 Play Reading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83

我覺得我應該有睡著, 不過此處, 這用法是讚美.

故事大概, 就是哥哥說[睡前故事]給妹妹聽, 而後, 哥哥釋放了自己心中的情懷.

聽著[張智一]溫柔得說著[睡前故事], 真的給人很想睡的狀態.

我真的覺得這部很適合放在兒童藝術節, 受眾應該很喜歡.

不過, 我覺得我有睡著, 或著被[張智一]加[睡前故事]的組合, 讓我整個人很放鬆.

莫名的, 劇情轉到了哥哥在病房外, 吶喊著媽媽?爸爸要放棄他?!

悶心自問, 我真的不確定二刷, 我能否完整的聽完這個故事, 這種溫柔的調調, 真的是會讓人精神放鬆.

看戲的時候, 我就覺得這個女生的聲音好熟, 認真看了看她的名字, [林珍瑜], 那個在[一千零一夜]裡嫁了四次的女人.

我到現在, 都還記的那個睡前故事, 只是劇情裡的兄妹, 我真的不太清楚他們遇到的問題. 只能說, 導演跟演員把[睡前故事]詮釋的太好了, 真得讓人聽了很放鬆......

不過, 看戲的時候, 我在想著, 我對[張智一]最印象深刻的, 還是[陳家聲工作室_黃金人生].

2022年8月21日 星期日

[戲劇] $428_Zào-讀劇呈現_千流製作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428_Zào-讀劇呈現_千流製作_2022臺北藝穗節 2022 TFF

75

這個設定我不行. 還好[王捷仟]很耐看. ([苗廣雅]因為設定, 整場表情單一; [顏千惠]應該也是因為設定, 還有關心則亂? 感覺她整場都還滿嚴肅的. [蔣仁杰]小孩B, 老人, 暴力者, 都還滿有趣的. [王捷仟]很多表情動作, 當我覺得劇情不耐時, 總能從他的表演中, 得到某些樂趣.)

故事設定, 因為病毒, 人們始終得要戴著口罩. 小朋友年幼時做回收, 祖父會將口罩消毒殺菌再販售. 長大後, 小朋友發現了Zào元素, 使得口罩戴起來薄如無物, 蔚為風尚, 而後, 小朋友甚至打算研發國王的口罩, 看起來沒戴實際上有戴. 因為是新科技, 不免俗的, 男孩陷入了環境污染的爭議, 還有是否搶奪了現有商家的生計.

故事應該很流暢, 還滿希臘神話公式風格, 可是我一直過不去一套坎, 不過就是個口罩, 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為了舒適, 發展出立體式剪裁. 為了環保, 發展出換濾心口罩. 身為研發者, 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製程中使用了多少有毒物質? 工廠的事業廢棄物, 有照規定處理就好. 怎麼會有研發者擔心困惑, 自己的研究是否會造成污染? 去排水處撈個檢體檢查是否合乎規定即可, 這種是外人很難, 自己人要做不做的問題啊.

前段, 我在想著, 台灣到底有多少人願意購買回收後的口罩? 中段, 我在想著, 這樣子的研發, 真的會更受歡迎嗎? 有戴等同沒戴, 這樣的黑科技等於是要讓噴射出的粒子能夠伴隨著人們的行動, 那效果不就等同於[攜帶式空氣淨化機], (那真的賣的應該沒很好). 後段, 身為研發者, 竟然不知道自己的東西會否造成環境污染… 如果檢驗報告都沒問題, 在這種狀況下還懷疑, 除非有實證, 否則陷入人云亦云的狀態, 真的能算個[科學家]嗎? 

戲看到一半, 我在想, 何必用[口罩], 還不如用[衛生棉], 科學家發明了一種[miàn]元素, 加入它, 衛生棉就好像人的肌膚, 薄薄的一片, 完全不感覺到它的存在. 科學家現在正在發明[國王的衛生棉], 感覺沒穿, 但是實際上不會滲透, 但他正在苦惱, 這樣子的研究, 是否會影響到現有[衛生棉]的廠商, 那些回收[衛生棉], 再販售的人們. 而且[miàn]元素似乎可能造成環境的破壞……

故事本身沒什麼問題, 但是他的設定, 對我而言問題很大. 科幻設定, 更應該合理, 加了[竹碳纖維]或是[銀微粒], 對於口罩銷售量, 真的一點幫助都沒有. 口罩舒適度, 光改善材質, 總覺得效果有限, 口罩形狀, 壓條耳帶材質, 也都是重點. 對我而言, 這個作品, 過於天真.

我理想中的口罩材質, 透氣親膚透明, 能依賴靜電, 吸附在肌膚上, 不需要靠壓條耳帶, 有戴彷如沒戴, 很容易讓人在吃飯時, 才發覺忘了把口罩拿下.

2022年8月19日 星期五

[戲劇] $1360_沒有人想交作業 Hope You Never Grow Old_春河劇團_南村讀劇Round 2_2022 PLAYground

$1360_沒有人想交作業 Hope You Never Grow Old_春河劇團_南村讀劇Round 2_2022 PLAYground

XX-93

[其實我不太適合這場演出, 我會想看這些演員的演出, 但我不算是他們的粉絲或是親友].

先寫好的.

我喜歡這兩句: 健身是唯一能掌握的, 有練有成果; 不管你生存得如何, 對某些人而言, 你是他很珍惜珍重的禮物.

我刻意選, [吳定謙][高英軒][梁正群][隆宸翰]有演的這周, 因為這四個人, 都算是很少出演舞台劇的人, 那是種珍稀感. 而整部演出, 每個演員, 都算是品質保證, 看著好演員演出, 本身就是享受. 不討論內容, 光看著他們的演員特質, 就真得很過癮.

然後, 就算是不好的.

當演員登台後, 我有點錯愕, 演員們拿著劇本登場. 連四周第二輪的[讀劇演出], 這真的好賣嗎? 如果說, 讀劇是為了測試劇本, 那麼這樣子頻繁的開演, 會對劇本新鮮的人應該都看過了吧?! 第二輪要賣到兩千五百多張票? 感覺就很拼.... 觀眾們會否期待看到[正式演出]? 這樣子的演出風格, 就只需要把劇本拿開就可以了... sincerely. 拿著劇本時時刻刻提醒著我, 我應該要品味劇本而非欣賞演出. (感覺就有點不正式, 很難推薦友人, 除了演員賣點)

其次, 是個人問題, 一直到發生, 我才知道, 原來我打心底反感被[大叔坐大腿], 就算那個人是[高英軒], 我整整分神想了半個小時, 難怪有時候演出會貼上紅色圓點, 代表這個觀眾不想跟演員互動.

最後, 整場演出, 對我而言有個很嚴苛的問題, 太多內梗我聽不懂. 我聽得懂[關公梗], (因為我有看過[樓桑村]), 但是很多其它的梗, 我完全沒抓到笑點. ([吳念真]的梗, 我就沒有覺得好笑, [吳念真][吳定謙]同時導戲, 我會選擇後者, 就像[郭春美][孫凱林], 我會選擇後者, 這是個性使然). 

我心中在想, 我欣賞期待看到這些演員演出, 但我真的不是他們的粉絲或是親友, 太多建立於他們個人的背景, 我直接傻眼貓咪. 我很少看影視, 所以三立民視梗我不懂. 我不念戲劇出生, 所以這六個大叔角色的興衰, 我沒有很在乎. 這不是戲的問題, 而是我跟這些題材本來就不合. 

以結論而言, 這是部好戲, 會看的, 基本上都是因為喜歡這些演員. 這些演員的演技真得很超乎預期的好, 或許因為熟悉或成熟, 他們的拋接真的順到會令觀眾覺得大呼過癮. 不過, 劇中的這六個人, 設定中都跟表演?有關, 戲劇相關可能很有感觸, 但非表演體系, 我就很不確定了.

我還滿期待[沒有人想交作業][女子版], 我應該不會排斥[蔡亘晏]坐在我大腿上吧!? (參加沉浸式演出, 會習慣演員保持最後五公分的距離, 就算是接觸, 他們應該也會先用眼神試探?! [高英軒]會讓我害怕的ㄧ個理由, 是我直覺他的安全距離是0到1公分. 對我而言, 真的太近了!!!)

PS. 我選擇那個位置, 只是因為看了一輪舞台, 那張獨立的座椅很令我在意, 感覺就一定有事情發生!! 事後證明, 我選擇的位置的確是看演出最完整全面的座位. 但如果知道那個位置會很有互動, 現在的我會選擇放棄. 在十字口面向舞台, 我現在會選擇兩點鐘方向, 視野好互動少.  七點互動最多, 四點互動次多. 十一點我不太確定會否方便觀看演員在九點鐘的演出. 十二點的舞台跟兩點的窗口, 也是會有演出的, 但多半或著起碼超過三分之一, 演員會集中在十字口演出. (我是盡量不扭頭派的)

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

[讀劇] 勸世三姊妹_躍演_讀劇會

勸世三姊妹_躍演_讀劇會

基本上, 明年初[衛武營]的演出, 我是先四場都買, 再看會否有衝突. (那時期應該是衝到學期結束的呈現)

先來寫優點, 三個小時不覺得長, 對我而言, 滿專注在劇情上面的. 新增添了[齣頭遊花園][過路關], 更揭開[牽亡歌陣]帷幕的ㄧ角, 讓其更趨圓滿.

時間許可, 我應該是會四刷, 不過, 聽完了這場, 我還是覺得, 有著某些我不太喜歡的地方.

1. [牽亡歌陣]是整部戲的重點, 但與其將重點放在[天天想你], 我還是希望[牽亡歌陣]的部份能夠再多一點. [過路關]沒有[天天想你]那麼經典, 也不能說極優, 可是對這種即將失去的文化, 能有多一點被呈現出來, 就是多一部份被知曉.

2. [麗晶卡拉OK]宇宙, 給人彩蛋的感覺. [釧兒]的彩蛋, 就給我硬塞的感覺. 為了合理, 他硬是用了父母的初相識. 但對於這兩個人, 此時此刻, 我只能說, 這屬於[躍演劇團]忠實觀眾的彩蛋, 既然是[躍演], 那就合情合理, 但如果不是, 這裡卡了這首, 真的怪怪的. 沒看過[釧兒]的人, 能夠理解這裡兩個人的戀情發展狀況嗎? (我還是喜歡冉天豪在[飲食男女]的理念, 每次巡迴演出, 都應該要有一半是新的觀眾, 而不能只靠老觀眾)

3. 關於二姐的故事, 當大姐自閉, 二姐的第一首歌, 我覺得只在凸顯[張芳瑜]的歌聲, 歌中的劇情, 似乎倉庫段, 大姐就已經講了她的存款應用; 開始時, 大姐就抱怨了她得代表父母去見老師, [張芳瑜]的這首獨唱, 故事是重疊的. 對我而言, 除了凸顯[張芳瑜]的歌喉, 這段頗多餘. 朋友是說, 他覺得是要給每個人一個好的交代. 

4. 我真的對[天天想你]感到厭煩. 小時候的心願, 電台, 送別歌, [天天想你], 出現三次, 我真的覺得電台的部分, 這首歌讓我覺得很膩. 我真的不懂, 到底這首是多被喜愛著. 這首歌被賦予的意義始終沒變, 所謂的金曲, 在短期內聽到三次, 我真的覺得有點煩.

不過, 我得誠實的說, 第三第四點, 很多都是因為第一點造成. 這部真的將[牽亡歌陣]改得很令人期待, 而對一個幾乎要消失的文化, 心底總是希望, 他能夠在消散前綻放出最多的光芒.

雖然說, 每個人都說[黃巨東]這次很帥, 可是我還是覺得他有變胖. 其次, 我會覺得, [張維佐]的小弟, 是那種可以在鋼管上跳舞的, [宮能安]的聲音, 還是比較厚實? 印象中, 張小妹是自信, 但宮小妹會是如何? 靦腆?

二刷三刷後, 感覺會不準, 因為劇情已知, 很多驚豔的會習以為常. 當初覺得不完美的, 會被無限放大. 這依然是一部條件許可下, 我會覺得很適合初學者觀看的ㄧ部舞台劇, 看的時候, 真的不會覺得時間流逝. 每個人都在努力過得更好, 在眼前所遭遇的狀況下. 為了即將煙滅的[牽亡歌陣]文化, 這部真的值得一看. 但, 這部的主軸, 故事的核心, 照劇作家的寫法, 是在擁抱充滿缺陷的自己, 而非牽亡歌陣. 所以對[牽亡歌陣]感覺不夠完整, 可能就是必須接受的狀況, 畢竟牽亡只是主題或背景, 這部戲的主軸並不是要將[牽亡歌陣]傳承下去的教學.

[讀劇] 迷路_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佰八級劇本創作組_王遠博_畢業讀劇會

迷路_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佰八級劇本創作組_王遠博_畢業讀劇會

對我而言, 這是個過於[純情]的劇本.

第二幕後, 我就開始掙扎要睡不睡.

不想睡, 是因為不想漏過[吳知豫]的表情, 那很明確地暗示故事的真相.

當她用無所謂的神情敘述著作的情節, 那幅神情, 加上[蘇耀庭]那有點介於苦瓜臉跟無表情的狀態, 就可以知道, 那段情節是進行了田野調查或是集體創作.

但應該第五或第八幕後, 我就毫無心理負擔的想睡就睡.

總覺得, 有睡沒睡, 對於劇情的掌握度, 似乎都一樣. 每一段, 似乎都沒有把事情說透, 而是給了一點點小線索, 然後就開始延伸發展錯題.

擠牙膏不是問題, 問題是擠牙膏, 才擠了一點點, 就跑去選豆, 準備磨咖啡, 然後就跟愛人在床上磨蹭. 對我而言, 他的斷點, 都在我好像對事情多瞭解1%, 但是卻還沒未能產生興趣想要知道後續時, 時空的巨輪就開始轉動了.

故事本身很單純, 第一名喜歡第二名, 第二名因為第三名考到第三名, 所以想收他做手下. 而倒數第一名跟第一名是朋友, 而他似乎會跟第三名發展出一種情愫. 第一第二名將來會結婚, 第一名成了民意代表, 第二名成了知名作家, 第三名等著倒數第一名出獄垂青, 倒數第一名出國工作. 故事交錯在他們年輕跟現在, 開場的時候, 一場飛機失事, 第二名浮沉在海上? 或著是陰間? 又或著是荒島.

看了老半天, 我真的不太知道這個故事想要給觀眾看什麼? 畫面嗎? 但他畢竟號稱是[讀劇]. 故事嗎? 四個人的成長? 但就算這四個人分成向上組平衡組, 他們還是沒有讓人想要嚮往的特質, 對我而言, 他們的人生一樣的乏味. 男人的友誼嗎? 那似乎是可以發展的, 但國高中生的生活真的離我好遠, 那種蠢行為, 我現在看來都是滿滿的尷尬. (抽菸嗆到, 為了女人去霸凌男子, 退後一名會擔心被家長打死)

故事被切的太片段了, 甚至有點碎片?化. 第三名的故事跟倒數第一的家世, 搭配起來是有樂趣的, 但被揭穿的很平淡, 因為非線性發展, 導致我對角色沒甚麼感情. 

劇本裡提到, 生活如同說故事, 故事是需要被設計的, 此時需要被同情,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段令人同理心大作的情節, 是需要思索的. 我還滿喜歡這句.

聽著演後座談, 我真的不能想像, 這個劇本的發源, 是始於[都市傳說]這種類型. 他一點都不恐怖. 四線性的發展, 順逆的進行, 真的造成理解的困難, 而且感覺純粹只是因為循序會太無聊而刻意打亂時間軸.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親子][音樂劇] $240_魔物戰記:音樂劇讀劇會 Fight For Fantasy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陳家聲工作室劇團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240_魔物戰記:音樂劇讀劇會 Fight For Fantasy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陳家聲工作室劇團_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2022TCAF

93+2

這場演出, 可能不適合沒玩手機遊戲的人. 我後座的女孩, 頻頻嫌無聊.

但以我個人而言, 雖然開頭我有點不舒服這款遊戲靠的是[經驗值], 但沒過多久, 我就不太在意了. 畢竟對我而言, 他真的有塑造出一個遊戲裡的世界.

主角以我看來, 他有點像是九型人格裡的第五型, 內捲, 因為怕得不到, 所以一開始就選擇放棄, 退縮回自己的世界. 遇到問題, 不是勇敢征服, 而是逃避面對. 習慣窩藏在自己的世界裡. 他會嘗試性的試探, 但是會視失敗為理所當然, 一開始就考慮好退路.

在這種狀況下, 故事並沒有讓他做出改變, 而是讓他的朋友家人, 踏入他的世界, 與他同樂. 藉由他培養已久的遊戲角色, 讓他願意嘗試新鮮的事物.

整部戲真的有點中二. (這個是讚美) 演員們很棒, 導演跟燈光也很好. 對我而言[王國讚][柯辰穎][張仰瑄][吳子齊], 看他們的演出, 應該有雙位數了吧? 對我而言, 他們算是很值得信賴的演員, 演出都能保持在水準之上. 

所以我特別想講的是[蔡松廷], [戰神瑪爾斯], 算是我第一次對他有深刻印象的角色. [誰偷了我的超能力], 我只記得紫色內褲外穿, [飲食男女]的群演就跳過, 我覺得他這場角色的中二程度, 比起[我們分手吧], 真的好太多了. 只能說, 遊戲裡的角色, 真的很適合他, 畢竟他擺POSE真的一百分. 他烙英文的部分, 也令我開始期待他在[The Fantasticks 夢幻愛程]的演出, 感覺這場他的發音是為了符合[遊戲角色的設定], 如果在松山, 他也是發音那麼[清晰], 我好期待演出會變成如何?

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讀劇] 陪你走一段_張悅_北藝大劇藝創所百九級劇本創作組期末讀劇會_最後我們化作一盒冰塊

陪你走一段_張悅_北藝大劇藝創所百九級劇本創作組期末讀劇會_最後我們化作一盒冰塊

講評說得好, 有的劇本, 比較適合投公視.

(這部我有睡著, 我不確定我漏聽了甚麼)

基本上, 算是[公路電影]? 三十多?歲的女主, 回到家鄉, 渡過了一段跟柳丁外國人植物學家?的假?期.

故事是交錯的, 有回憶段跟廣播段; 人物等於是有三對, 他們各自的關係還有共同的交錯.

我最想知道的, 是我為何要知道這段故事? 劇作家到底想要帶給觀眾甚麼?

說是柳丁的奮鬥史嗎? 感覺也都是小小的事件, 賣菜存錢.

外國人的戀情嗎? 感覺他也只當了正義魔人跟喝酒還有種盆栽.

夫妻的生不生氣? (隔了這幾天, 我真的忘光光他們有談了甚麼內容)

女主呢? 演員的口條是有趣生活的, 但是, 女主的故事, 真得很流水帳.

聽說壞女人才有人愛, 所以跑去偷東西. 其它的, 我真的不復記憶.

故事, 大抵就是女主返鄉, 為了某些事情(我真的沒記憶是為了甚麼), 在跟一些人接觸後(我還是沒記憶發生了甚麼), 遇到颱風貨車傾覆, 等到她回到了都市? 繼續錄她的廣播, 而廣播中, 提到了某些事情. (完全沒記憶她講了甚麼, 但是絕對跟貨車沒有關係)

沒有戲肉, 角色也不突出, 頂多有點奇怪. 這個故事, 對我而言, 真的還滿流水帳的. 如果說會有興趣, 那是對演員而不是對角色.

[讀劇] 群島_林均恩_北藝大劇藝創所百九級劇本創作組期末讀劇會_最後我們化作一盒冰塊

群島_林均恩_北藝大劇藝創所百九級劇本創作組期末讀劇會_最後我們化作一盒冰塊

我還滿喜歡這場[演出]的, 某個演員讓我印象深刻, [吳知豫]將角色演得很迷人.

故事設定, 女主的男友是個忙起來找不到人的攝影師. 假日有機會能陪伴的時候, 兩人也是過著無趣的生活, 畢竟男友始終有修不完的圖.

女主理所當然的要在下班後找娛樂, 先是逛粉絲頁, 然後玩交友軟體. 假稱自己住倫敦, 有男友, 純聊天. 基本上, 她的休閒生活, 就是陪男友, 腦殘粉, 跟會計師網友聊天.

她的網友, 基本上算是[悶騷男], 那種會在無人可視處, 脫光光跳舞. (非常有即視感, 某位到倫敦的留學生, 就會在洗澡完後跳舞, 然後發掘窗簾沒拉, 整個對街的人都跟他比大拇指). 網友某天決定私底下去拍照, 因而跟女主男友有了交集.

女主男友, 有一天, 終於決定要辦攝影展, 而一切源自於他的八號同學.

故事有意無意的讓三人的戀?情有了瓜葛, 但劇作家卻讓男友非常懂事的, 不哭不鬧, 一切如常. 倍添他的神秘感, 無論是成熟無視, 或是信任不懷疑, 又或者是, 反正只是陪伴, 各取所需. 又或著, 男友根本, 恩, 朕知道了, 然後根本不放在心上.

怎麼說呢? 故事也沒有特別好, 但就是讓我很感到興趣的看完了. 感覺真實生活的幕簾被揭開, 體驗到某種, 我不會過的生活.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本質上是孤單的, 而如何過得好, 每個人有各自的方法?! 

[讀劇] 通道_林芃_北藝大劇藝創所百九級劇本創作組期末讀劇會_最後我們化作一盒冰塊

通道_林芃_北藝大劇藝創所百九級劇本創作組期末讀劇會_最後我們化作一盒冰塊

我比較喜歡[公開儀式]. 單就受害者心態的題材而言, 我比較喜歡[陳恆益_紀念日].

理由其實很單純, 因為後者的角色有嘗試有努力有走出來, 而不是像這部使用了[十年後].

很多問題需要時間, 但他總是有些關鍵點, 是在甚麼樣的關鍵, 角色離悲傷又脫離了一點.

在甚麼的狀況下, 角色知道對方不會道歉. (因為牠覺得他作的是正確的)

在甚麼的狀況下, 角色能夠諒解對方. (畢竟為人子女, 得要站在父母的立場想)

在甚麼的狀況下, 角色能夠放棄執著. (事前能作的都作了, 只要最壞的狀況沒發生, 甚至發生了也很好)

對我而言, 看這種類型的故事, 角色的[心路歷程]最重要, 他可以花十年二十年都走不出來, 但是, 他如何願意走出來, 那是重點中的重點.

整部戲, 角色們幾乎都[走不出來], 只是[彼此陪伴], 而當[存在變成一種提醒], 狀況只會惡化, 不會變好. 四十分鐘的戲, 可以濃縮到十分鐘, 角色的心態行動, 基本上是一樣的. 

2022年6月13日 星期一

[讀劇] 紀念日_陳恆益_北藝佰拾劇創組 讀劇會_區域性故障

紀念日_陳恆益_北藝佰拾劇創組 讀劇會_區域性故障

雖然很像官方宣傳片. 但我還滿喜歡這個本的. 尤其最近看了, [娩娩工作室_米蒂亞:一則台灣新聞][黃鼎云_操演瘋狂].

為甚麼創作者們老是在為[加害者]找理由. 那麼[被害者]呢? 

他們活該倒楣, 沒有人同情他們? 他們就該天生聖人, 以德報怨? 理解諒解[兇手]???

這部的故事很單純, 這對夫妻的五歲女兒被人殺了, 而他們接下來的人生如何調適.

整部戲分成五幕, 但我覺得三幕就夠了, 四五幕應該可以濃縮. 從表面平靜, 到懊悔改變, 然後就可以直接後日談.. 帶點黑暗中的期待感, 一切不用說的那麼白.

尤其當看完[米蒂亞:一則台灣新聞]後, 真的覺得, 社會需要這種作品. 

我想, 當人遭遇挫折時, 真的應該要有人能跟他們說, 此刻的他們, 應該怎麼作會比較好.

默默傷心是允許的, 毀滅一切也是允許的, 看著藍天白雲發呆, 也是種管道.

[讀劇] 一顆星星的重量_余霽恩_北藝佰拾劇創組 讀劇會_區域性故障

一顆星星的重量_余霽恩_北藝佰拾劇創組 讀劇會_區域性故障

DNR不是[殺人], 而是不讓人受[不必要的痛苦].

當有一根管子, 始終插在你的喉嚨, 那會導致潰瘍, 很不舒服, 而為了怕患者受不了自行拔除, 所以得要將患者的手腳都綑綁束縛住. 除了留下眼淚, 患者甚麼行為都不能作.

植物人到底有沒有意識? 當你只能躺在床上, 甚麼都不能作, 那樣子的活算是活嗎? 而且你會連累到你的家人, 無論是全職陪你, 或花錢找專門看護, 那都是種對家人身心的折磨.

我沒有說一定要簽或是不簽DNR, 因為那都是種選擇, 他是必須要被受尊重的. 但是, 我覺得, [不可以說DNR是殺人], 這真的越線. 

DNR前提是很多的, [當病人罹患嚴重傷病, 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 而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時, 病人或家屬同意在臨終或無生命徵象時,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只要醫生覺得, 還可以治療, 那麼他們就一定得治.

跳過以上這點, 整部戲的角色構成還滿有趣的, 媽媽過世, 爸爸逃家, 大姐開直播, 小妹剛上大學準備離家, 大哥交了個男友, 打算帶他去掃墓, 全家的凝聚力在奶奶身上. 誰簽了DNR, 成了造成這個家搖搖欲墜的癥結點. 以故事劇情而言, 流暢生活化, 還滿自然的.

但我心中, 始終在碎碎念著, 說DNR是殺人, 真的過了.

[讀劇] 人百分之百靠外表_高翊軒_北藝佰拾劇創組 讀劇會_區域性故障

人百分之百靠外表_高翊軒_北藝佰拾劇創組 讀劇會_區域性故障

我不喜歡, [編劇神類型]的劇本.

我覺得, 劇本裡, 編劇的意志頻繁出現, 角色們的選擇, 對我而言, 都很不理所當然, 有可能發生, 但不是自然而然.

空間的謎題, 過於難猜, 以我的經驗, 我會覺得都是神來ㄧ筆, 而不是經過縝密計算的.

讀劇時最好笑的劇場時光, 是[火車難題]. 主持人煞有其事的問著參予者, 你正操控著火車, 眼前有ㄧ個美男子(她指向現場觀眾), 跟五個醜男(她沒有指向何方), 你會想要撞死誰.

對我而言, 這段最有趣的, 是以參予者的面向來說, 右邊是講評老師, 左邊是觀眾. 而講評老師又正好有四個.....  所以當主持人重複第二次問題時, 我笑得很囂張.

演後座談, 編劇說他想要呈現一種[焦慮]的感覺.

但除了GAY我會覺得他急著去演唱會然後約砲, 其他三個, 他們一點都不急躁, 反而很慢條斯理. 帥哥保持形象, 醫美可以隔天約, 公主病只急著給貼紙. 急躁焦慮的動機, 我真的沒有感覺到.

編劇說, 二七俱樂部, 引用的是音樂史, 當你是傳奇人物, 那麼你就會在二十七歲的時候過世. 所以, 人們會有種恐慌, 二十七歲, 還一事無成, 是否整個人生都是廢物. 二十七歲, 成為巨星, 那麼就應該死亡. 人們總說, 長大了, 就該成長到某種成熟, 如果二十七歲還賴在家裡, 那是否永遠都不會成功了. 

以上這段, 應該不是編劇的原意, 我聽不太懂, 他所謂留在二七俱樂部的必要條件. 結合他另一個關鍵字[焦慮], 我在猜, 他是否會是在講那種三十歲恐慌? 在三十歲還一事無成, 是否人生就只能如此?! 逐漸發掘, 自己的能力有限, 比起小大ㄧ少了創意衝勁, 在這個年紀, 是否應該有代表作, 又或著就是對生命認命?!

既然編劇百分之百篤定, 他不是要講[美醜, 而是要講焦慮], 那只能說, 這個標題本身誤導性就過強. 連演後座談聽起來, 感覺劇作家也不知道, [留在二七俱樂部的充分條件是甚麼, 又或著說, 待在二七俱樂部有甚麼好處? 有甚麼必要? 有甚麼值得榮耀??]. 當然人們可以決定在[物理]的名人堂留多久都沒關係, 但是[榮耀]的名人堂, 不是決定於人想不想待, 而是他做了甚麼, 得到了甚麼. 在台灣, 你可以決定要在總統府待著, 每天去也沒關係? 但是如果想要發號司令, 麻煩請先參加選舉, 光是想, 是沒有用的.

留在二七俱樂部代表可以一直夢想虛擬? 離開代表決定開始行動? 這個故事, 給我感覺, 留在二七俱樂部, 才是編劇比較想要的. 感覺編劇沒有想清楚他想講甚麼, 而且他想講的跟他寫出來的, 沒有在同一條直線上.

補點好話, 我有點期待劇作家接下來的作品, 雖然我不太知道為甚麼. 或許因為這個劇本的風格, 對我而言是有點荒謬跳躍, 但不至於理解不能.

2022年6月12日 星期日

[讀劇] 陳文成的證明題_郭家瑋_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佰八級劇本創作組_人啊。——郭家瑋、鄭媛容畢業讀劇會

陳文成的證明題_郭家瑋_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佰八級劇本創作組_人啊。——郭家瑋、鄭媛容畢業讀劇會

物理數學理論很重要, 他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理解他的真相.

但是對於一般人而言, 推理證明, 一點都不重要. 重要的, 是該如何用就好.

我覺得學習數學物理是在訓練你的邏輯思考, 而非要求你成為一個推導理論的高手.

對於[陳文成]事件, 我的想法亦然, 到底他是情殺, 自殺, 他殺, 警察殺, 友人殺, 有人殺.

老實說, 我不關心, 對於歷史學家或家人, 這件事情很重要. 但對我而言, 我等結論就好.

一件[意外/殉道/迫害], 推進了台灣警總的縮編.

對我而言, 重要的是後面那件事情, 前面那件事情, 就留給學者們去定論.

基本上, 這場讀劇, 約莫十來分鐘, 我就覺得進入鬼打牆路線, 要求一個鬼魂去想起一百年前發生的事情, 基本上他根本無視了記憶的不可靠. 人一定只會記得某部分真實, 扭曲某部分真實, 用印象去推導某部分.

整個故事, 對我而言, 有趣的是: 為何陳不願意直接回家? 因為怕禍及家人?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前者有點造成殉道者心態, 後者有著友人說話不可信的基礎.

基本上, 這場演出, 我真的是靠演員的[顏值]在撐的. 如果以教科書來說, 推導過程既然不考, 那麼理所當然的, 讀者只背結果. 以政治運動者而言, 這件事情造成的影響比較重要, 為了推動警總縮編, 那麼, 他一定得是被迫害. 而對於警總而言, 他一定是意外. 追求真相, 當然很重要, 沒有真相沒有原諒, 但是對我而言, 我等結論就好.

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讀劇] Between Edward and Edward_周品嘉_畢業讀劇會

Between Edward and Edward_周品嘉_畢業讀劇會

聽完[指導老師]的話後, 對於作品的觀感有改.

基本上, 就是個八成用史官的身分來陳述的金雀花王朝歷史, 另外兩成穿插某些角色的對話.

如果用教科書來形容, 就是滿滿滿的文字後, 附錄給了ㄧ小段漫畫.

劇中有句台詞: 劇本想要在此結束, 但是[主修老師不準].

在那句之後, 劇情有點自我放飛? 印象生動了不少?

看完只在想, 如果說[希臘神話], 是將神性去除, 神也是擁有人類的情感, 而非永遠公正. 那麼, 這系列的史觀, 其實在剝奪[執政者的正當性], 他們也不過是些傷風敗俗的腦殘份子, 並不是如同政令宣導裡的高大上, 歷史的燈塔, 文明的偉人, 天縱的救世者.

如果, 有人能夠用這種風格, 寫中國史觀, 應該很有趣. 老是皇帝有多威風, 多英明神武, 多勤儉持家, 還不如說, 他們根本就是特定的某幾個家族在互相交賊, 把領導階級的神性剝離, 人民不認可如此荒誕, 那麼就該下台. 目前應該只有[劉仲敬]是這樣子寫, 在[逆轉的東亞史]裡, 他寫了地方的妥協, 商貿的重要, 如何從官樣到憑據. 有一本[盜賊史觀], 不知道是否也是另類的史觀.

聽著這個本, 真的就會覺得, 好像, 對於中國朝代史, 統治階級, 真的沒甚麼人在剝奪他們的權威性, 把他們轉化成ㄧ個戲謔的倫理關係史.

[指導老師]說, 他們參照了[雷曼兄弟三部曲], 嘗試用三個人, 演繹ㄧ段歷史的洪流.

而在他這句話之後, 想到[雷曼兄弟三部曲]釋出的劇照, 還有剛剛的演出, 我突然覺得, 我好像能夠理解[雷曼兄弟三部曲]被瘋狂稱讚的理由.

在[指導老師]說話前, 我真的覺得, 這部算是靠演員們撐起來的, 他們努力讓這些枯燥乏味的文字, 讓人聽的下去. 四成靠演員, 三成靠劇作家冷諷的嘲貶態度, 三成靠偶爾的事件對話. 否則這部真的很好睡.

[戲劇] $500_不可無本-讀劇演出 BIU Short Play Reading Series III_不可無料劇場

$500_不可無本-讀劇演出 BIU Short Play Reading Series III_不可無料劇場

97

兩個二十分鐘左右的劇本, [王健任_當我們討論賺大錢][鄧世昌_全球直播搶劫愛].

五個演員, [王捷仟][蒲聖崴][薛祖杰][何昀庭][高郁婷].

[瑪麗看戲啦]寫說, 劇作家說, 他沒有想傳達任何事情, 就是想讓大家無腦的看這20分鐘, 不用思考的快樂看戲就好.

我不喜歡[王健任], 但看到[王捷仟]推票, 說他有演, 所以就買了. 人物介紹的時候, 聽到有[蒲聖崴], 真的有點嚇到, 畢竟, 我是從[莎士比亞打麻將], 開始留意到這個人, [比爾金特][小王子],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他的演出形象. 記憶裡, 他好像有去[金枝演社]巡演[可愛怨仇人]. 看讀劇演出的當下, 真的覺得他在金枝, 應該過得很充實, 他台語的口條, 真的很好, 搭配起他的臉, 真的超級反差.

關於這場演出, 就如同[瑪麗]所寫, 就是[快樂看戲]. 演員的精湛, 劇情的緊湊? 反正我就是自動呈現無腦狀態的看了下去.

[王捷仟], 我應該是因為[非常林奕華], 才記住這個名字, 第一次看他的作品, 是在香港還是在台北, 我真的忘了.

[蒲聖崴]是台大戲劇系學期製作, 畢竟他的臉就很好認. [薛祖杰]是因為[新人新視野]. 在仔細查演員名單後, 我才發現, 我竟然有看過[何昀庭]的畢業製作[向日占卜店]? 她演的是惹人厭的老師?

回頭談演出, [王捷仟][蒲聖崴], 這兩人演得很棒, [薛祖杰]有點因為劇情限制, 廚師的部分不錯, 舞台指示, 就是個不能評論演技的角色. [高郁婷], 在演服務生?的時候很棒, 非常的拿錢了事, 但也可以解釋成做興趣的. [何昀庭]舞台指示時, [高郁婷]服務生時, 我覺得兩個人很漂亮. 但是當她們在[直播搶劫愛], 反而讓我覺得很[如花]狀態. 美麗跟搞笑, 兩者給我截然不同的感覺.

這真的是一部看起來很舒服開心的作品, 與其多想, 不如無腦的欣賞就好, 很適合想要放鬆的假日時光. 


2022年2月21日 星期一

[讀劇][音樂劇] $630_只為與你相遇的春夏秋冬_躍演_讀劇音樂會

$630_只為與你相遇的春夏秋冬_躍演_讀劇音樂會

70/93

第一次Dating出來, 從那開始算, 後續的三到五首歌, 都滿不錯的.

至於其他部分, 我搖頭.

可能是[音場]沒調好, 總覺得聽歌詞聽得很吃力.

這個故事, 對我而言, 過於清純, 我前半真的猜不太準故事的走向, 角色的個性行為, 我也不太能理解.

癡情男可以連續被甩, 那代表, 其實他很快就會有新的對象?! 那樣子叫做癡情? 拖拖拉拉不願告白, 但又每次都是被別人甩, 甚至是求婚成功後被甩?! 這邏輯思維, 讓我無法想像癡情男倒底優勢在那.

整個前半, 因為聽不清楚歌曲, 我其實不太能釐清到底有多少角色, 多少關係, 多少對我而言的錯亂行為. 因為很多怪怪的邏輯, 總讓我錯愕.

題外話, 這些年來的經驗, 讓我覺得, 好聽跟好懂, 是背道而馳的兩件事情. 身為觀眾的我, 理解劇情後, 會希望歌曲好聽; 而當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件時, 會希望歌曲好懂, 最好每個字都唱得很清楚, 最起碼關鍵字要能夠被聽懂.

後半, 當劇情明朗化, 大概猜的出來每首歌, 是想要講什麼事件時, 我還是覺得歌曲怪怪的. 當然可能是演員的問題, 他們沒能把歌練得好聽. 但, 又或著是詞曲的問題. 我總覺得, 是唱出來的台詞, 而不是精雕細琢朗朗上口的歌詞. 詞有押韻嗎? 有濃縮嗎? 有重點嗎? 還是單純的把想講的事情一股腦的寫進去. 曲, 本身真的好聽嗎? 有配合著演員的key嗎? 有覺得音樂跟演唱並不和諧, 有點各打各的, 尤其當前期眾人合唱時, 更為明顯.

不過,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感覺, 不見得是正確的, 畢竟我沒有看兩次以上. 最大的影響因素, 應該是[音場]吧!? 但我還滿確定, 除了[Dating], 對其他歌, 我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 故事軸, 我也只有抓到, 兩對男女互相交往, 那之中, 女生先跟媽寶男交往, 因為信仰而分開, 另一對男女在爭執未來這件事情. [王意萱]疊字裝可愛, 頗有趣.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讀劇][戲劇] $300_污辱( 白)俄羅斯_慢島劇團 Slowisland Theatre Group.Taiwan

$300_污辱( 白)俄羅斯_慢島劇團 Slowisland Theatre Group.Taiwan

90

角色有七個: 總統, 總統二兒子, 監票員, 警察, 殉道者, 總統候選人, 選舉委員會.

故事就是這七個人的口白, 講述著ㄧ段國家如何做票, 如何鎮壓監票人士, 進行網路封鎖, 以繼續持續二十六年的總統生涯.

或許原意是想激起觀眾的憤慨? 但我不禁想到, [何韻詩]講過的: [他們的打斷是出於恐懼. 如果你光明磊落, 你是不會怕別人說的.]

他其實不在乎大部分人怎麼想, 最重要的, 是那些[維繫他政權的人]是否不會反他. 就像[天安門], 軍隊會怎麼做, 那才是重點.

如何腐化軍隊, 或者說, 讓他們相信保持中立才是對的. 這些關鍵, 卻很少在這類型的論述中看到.

有的時候會想, 台灣是否幸運的是美國的存在?! 又或著國民的素質?! 又或著當權者的睿智?!

[拉攏一票, 打壓一群, 壓榨一堆], 分化而治, 不就是如此的管理之道. [選擇性執法], 不叫做[法治社會], 那叫做[威權社會]?

想到最後, 只能寫這句: 政治的事情, 我不懂~~ 很多事情, 就算知道了, 那又如何? 該如何行動呢?! 習慣它, 還是糾正它? 用甚麼方式才能有效進行呢?!

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讀劇] $350_虛構飛行 2021_人力飛行劇團

$350_虛構飛行 2021_人力飛行劇團

70|90

[人力飛行劇團]的作品, 很像詩.

在懵懵懂懂中, 突然有一個點打中你的心.

而如果你沒有抓到任何一個點, 你真的會覺得無聊到爆.

我這場就有人看完上半場, 下半場就離席了.

我也很常覺得無聊想睡....

但, 或許就為了抓住那兩三個點吧.

也不是說印象深刻, 但就突然有那個片刻, 你覺得被她打開了心房.

對我而言, 整場有九成五都很無聊, 但就少數的那幾個亮點, 會讓我在她們下次演出的時候, 還會來看.

[這樣子的演出, 或許年輕劇團無法複製, 因為演員不夠有份量, 講出的台詞厚度不夠]

能夠找到一票成熟好演員, 這是有成就的劇團必有的魅力之ㄧ.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讀劇][戲劇] $300_污辱( 白)俄羅斯_慢島劇團 Slowisland Theatre Group.Taiwan

$300_污辱( 白)俄羅斯_慢島劇團 Slowisland Theatre Group.Taiwan

90

(我應該會重寫, 寫ㄧ版比較沒那麼政治的)

或許, 劇情是在描述, 白俄羅斯, 是如何的獨裁政權.

做票, 禁網, 被自白, 軍警如何打壓維權人士.

題外話: 兩個年輕女演員, 演出語調都令人印象深刻.

看著看著, 我腦袋在想的, 卻是[人類大歷史:知識漫畫1 人類誕生], 還有[馮客三部曲], 以及若干.

 [人類大歷史], 講述了一個有趣的觀念: 當組成人員過百? 那麼, 純靠人際關係已經無法維持聯繫, 能維持聯繫的, 就得靠信念, 諸如宗教, 法律, 都是如此構成.

而[污辱( 白)俄羅斯], 很明顯就是兩派思想, [總統永遠都是對的, 我們要擁戴他, 他給了我們一切], [民主自由萬歲, 不可以做票, 一切要公平公開].

想到[馮客三部曲]有提到, 如果要讓經濟起飛, 那麼資訊透明是很重要的. 聰明的人會去猜測, 物價波動, 生產應該要生產的東西. 而一昧的靠著計畫經濟, 到頭來還是歸於有關係的人或者是有能力的人. 沒有生產能力的人會被第一時間放棄. 黑市的生產力會大增, 人們寧可自己吃掉, 報歉收, 等待救濟, 也不願意貢獻所有, (因為本來就會被強迫徵收, 為了規模經濟的KPI, 尤其當所為的人定勝天, 導致不斷的壓榨人力做無效的工作).

對於掌政者, 尤為重要的, 是要保障[能讓他們執政的階級], 就像人民解放軍被開放投資企業一般, 當升無可升, 特權/專賣權, 是最好攏絡的手段. 妳不保證他們的忠心, 妳就會被批鬥得很慘. 使人畏懼的成本低於使人信服的成本.

看著這部的呈現, 我總是想到[雨傘革命], 當初多少人稱讚那樣子的[寧靜革命], 但結果呢? 看著現在的清算. 重點永遠在當權者的想法, 還有統治階級的意向. 軍隊, 警察, 維權部隊, 如果不能保持中立, 那就得要看民怨累積到那種地步. 依照[孫中山]的指示, 革命永遠是漫長而持續, 很難一刀斃命.

[拉攏一票, 打壓一群, 壓榨一堆], 不就是分化而治之. 我欣賞[吳亦凡]粉絲的發言, 難怪現在中國打壓藝人很嚴重.

白俄羅斯的問題, 除了自身的努力外, 背後的強權怎麼想, 那更為重要. 當然自身的態度也很重要, 自己都自願了, 那也沒甚麼好說的. 畢竟出手需要代價.

與其說在看戲, 還不如在想, 這些情節的動機, 威權運作的機制. 當然老是在想, 為甚麼威權老是喜歡用假民主的方式來證明自己, 或許就只是為了麻痺大部分的人, 而那相對應的, 如果台灣沒有美國, 那麼, 黑箱投票真的有結束的ㄧ天嗎? 而當選舉委員會正式玩真的, 那也是代表統治階層的全面性叛亂, 而那就開始進入了是否戒嚴, 軍法凌駕一切.

身為ㄧ介平民, 還是不知道能做些甚麼. [太陽花學運], 真的改變台灣很多, 但也是歷年來, 很多人的努力爭取, 政府的慢慢退讓, 然後台灣才能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影片][讀劇][戲劇] $80_天龍!萬歲!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北車寫作計畫_讀劇演出

$80_天龍!萬歲!_臺北表演藝術中心_北車寫作計畫_讀劇演出

73

[嚎哮排演]是很棒的演員, 所以純粹是我不太喜歡他們那種風格而已, (而依照賣票數, 有非常多人喜歡), 特別提這點, 是因為這次的讀劇演出, 他們展現了我習慣的演員演出風格. (當然也是因為這個劇本需要這種風格)

前面段, 其實都還不錯, 從人力車伕, 到面臨死亡, 反覆的被叮嚀跟火車的關聯, 而後穿越時空, 看到了現在的台北車頭... 真的有感覺一遊當時的台北街頭.

但是, 最後面莫名其妙來了個人工AI, 我就真的覺得合情合理的出乎意外, 但是我覺得編劇太扯, 畢竟前面都沒有任何徵兆. 就是個亂入的結局, 這把整個故事搞到不倫不類. 真的很浪費前期故事的鋪陳細項, 是真的還滿吸引人的注意力. (雖然我還是有拿手機出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