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_倒著走劇團-鄭企洋_嘿GPT,可以幫我寫一封情書嗎? A Love Letter Written by GPT_2025臺北藝穗節 2025TFF
倒著走劇團-鄭企洋《嘿GPT,可以幫我寫一封情書嗎?》
這一場,他像是把舞台當成寫給弟弟的信。以哥哥的身分,帶著一股直率的勁兒,亮出自己做的訓練表,一邊解說,一邊讓觀眾逐漸理解弟弟思緒飛快的世界。過程中還穿插 RAP,讓氣氛瞬間被點燃。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份真誠的情感流動。舞台上的文字、歌聲、手抄歌詞本,甚至背後出現的弟弟畫作,從樂高到小小機器人,細節裡都透著溫度。鄭企洋不只是在表演,而是將愛與守護化為舞台能量,溫柔地牽引觀眾投入其中。
走出劇場時,那份情感的餘韻還留在心裡。這不是一齣追求繁複的作品,而是以真誠帶出兄弟之間的情感連結。舞台上的分享與歌聲,讓觀眾自然地被牽引進去,溫暖而直接。雖然我並非親友,卻仍被深深打動。
=> 以上 with ChatGPT, 純推文, 無負面詞彙
93
其實這個時段我原本想去看《庸犢—洞裡發生的就留在洞裡》,題材聽起來很有趣。但看到「鄭企洋」的名字,又想起他在《七個猶太小孩》的身影,以及《現世寓言》裡那段獨白,心裡一猶豫,最後就決定「連四」。畢竟既然已經因為他放棄《庸犢》而連三場了,第四場更不該錯過。為了看那場唯一一位女生參與的作品,我把李佳勳〈每週晚上七點〉和楊照羽〈秘密交換〉硬生生割捨掉。
這一場裡,我感覺鄭企洋更像是在展現自己的個性:莽撞、坦率,帶著一股直衝的勁兒。他是個望弟成龍的哥哥,替弟弟做了一份詳盡的訓練表。隨著他邊講邊解說,觀眾也逐漸理解弟弟的狀態——思緒總是快上別人一拍,得靠藥物幫忙慢下來。像在教數學時,弟弟常會跳到前一題,或忽然飄到全然不同的答案。
這齣戲不是要人逐字記住內容,而是透過聽他說,感受到那份「哥哥疼弟弟、弟弟仰望哥哥」的情感。開場他用一段 RAP 拉起氣氛;結尾又唱了一首歌。這次貼心附上手抄歌詞本(不然真的有些段落不好聽懂),還打趣說預算都花在張莘培的人魚裝上了,所以歌詞只好自己抄三四十份,拜託大家別帶走,因為下場還要用。歌詞背面還有應該是弟弟畫的圖,有樂高、有機器人——小巧但很有心意。
其實, 我本來這時段, 我打算看[庸犢_洞裡發生的就留在洞裡], 想說他們之前讀劇沒參加, 題材又感覺很有趣. 可是, 看到[鄭企洋]的名字, 想到他在[七個猶太小孩]就有點猶豫, 然後再想到他在[現世寓言]最後段的大獨白...... 默默的, 就決定連四了. 反正既然都連三(放棄庸犢)了, 唯一的女生非看不可(為了硬挪伊底帕斯的眼科, 我刪掉了李佳勳的每週晚上七點跟楊照羽的秘密交換). 這組真的很過分, 不同四個人的SOLO, 我覺得擺明就是要占掉我四個小時的時段.
我覺得, 鄭企洋在這場, 應該就是展現自己的個性吧?! 莽撞坦率衝一波的無腦男, 他望弟成龍, 幫弟弟製作了一個豐富詳實的訓練大表. 而在他講解表格的途中, 慢慢的, 能知道他弟弟的狀態是甚麼. 比起一般人, 他弟弟的思緒快了非常多, 導致, 他必須得要靠吃藥, 讓自己慢下來. 舉例而言, 當他教導弟弟數學時, 弟弟老是回答一個莫名其妙的答案, 可能是上一個問題的, 也可能是天外飛來的.
老實說, 內容很難記憶, 也無須記憶. 就是聽著聽著, 能感受到哥哥疼愛弟弟的內心, 而弟弟也崇景著他這個企洋哥哥. 雖然, 這個弟弟, 思緒過快, 得要吃藥控制, 雖然這個弟弟行動過快, 導致轉了五間學校. 但, 鄭企洋依然很疼這個比他小十歲多的弟弟.
過程的開頭, 鄭企洋用RAP開場, 過程的最後, 鄭企洋也是唱了一首歌, 萬幸, 這次他有附上歌詞本給觀眾, (否則真的有點難聽懂他在唱甚麼), 順便他吐槽, 預算都花在[張莘培]的人魚裝上, 所以歌詞是他用手抄的, 抄了三四十份, 麻煩大家不要順走, 他下場還要繼續用. 歌詞的背面, 可能是他弟弟親手畫的畫吧?! 有樂高, 有機器人.....
【演出場次】2025/09/06(三)20:10
【演出時長】35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尾田家(台北市北投區大同街21號1樓)
【製作團隊】
製作人| 余昱成
劇本統籌|梁欣然
共同導演|余昱成、梁欣然
聲音暨影像設計| 簡辰恩
音效與影像執行|喬駿杰
行銷統籌| 呂沅澤
後期平面設計|區樂遙
共創演員| 江建延、林宗頡、張莘培、鄭企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