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表演藝術 01月號/2023 第351期
80?70?
久久前看的, 現在沒有印象了, 但問題是, 我也沒有很想重看.
印象這期好像講到地方創生. 各地興起的劇團.
持續寫心得是有意義的, 大部分的演出, 演完就結束, 幾乎沒有紀錄.
就算作者專文撰寫, 但對於演出的品質跟量, 卻沒有一定的闡述. (我不是指有跟沒有, 而是, 純看, 覺得那些演出, 大概也就那個樣子, 我想像不到他們的特色, 感覺會是很沉悶的演出, 就算用再多溢美之詞, 觀看著作者的寫法, 除非生逢其時, 否則, 我不會想要主動欣賞. 有趣的不會是演出, 而是他們如何創造; 但是對於觀眾, 有趣的演出才是重點, 因為親友, 那..... 當然是原因之一)
[斜槓青年創造體], 就是我的例子, 因為陳昇鉅細靡遺, 所以, 會讓我想看; 但是否台東製造, 當地風情, 老實說, 作者不做出描述, 或著他的描述過於空洞, (當然就我認知, 寫法空洞, 是因為演出不值一談), 但就斜槓而言, 我懷疑是作者寫不出來這些演出精湛的地方. 在議會在廟區舞蹈, 對我而言, 不是賣點.
剛看是動心的, 各地的發展; 但隔了這麼多天後, 我不覺得, 我會因為這篇的介紹, 而特地去看這些演出, 畢竟他們都太... 看不出來好壞. 各地努力發展很好, 但發展出甚麼, 特色是甚麼, 優點是甚麼. 合則來不合則去, 做為地方媽媽的消遣很好, 但對於觀眾, 演出還是要精采值得消費才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