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_怪人_兩邊劇創所_2024臺北藝穗節 2024TFF
70+5
我還滿喜歡這場的舞台跟燈光還有演員的顏值. 我覺得這場的劇本沒有很好. 我會覺得他在詩意?跟寫實裡搖擺.
演員們不是不會演, 而是台詞似乎沒能賦予她們表演的空間. 感覺, 從台詞裡, 我聽到了很多腳色的形容詞, 但我都沒看到相對應的行為. 劇作家, 似乎將形塑腳色的重責, 放在公主跟火球的故事上.
在看演出的開頭, 我知道兩人是因為各自失戀, 所以約來期許走出陰霾. 但, 我始終沒看到兩人對失戀有多傷感. 畢竟那牽扯到了兩人的設定, 一人開朗一人冷漠. 後續又爆出了, 某人已經有下一個對象了......
感覺, 劇作家想要將重心都放在[怪人]身上, 但大部分時間, 他的怪, 我都覺得還好. 最後的怪人總結, 雖然我現在忘記內容, 但印象中, 聽到的當下, 似乎是覺得這樣的定義可以被接受.
看這場的時候, 我是沒有想到[波波]拉, 應該大部分的心思都在想, 這兩個人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她們的前男友, 又是怎麼樣的人. 相形之下, [馬卡龍製造_西瓜船の續], 才是真的女性閨密吧.
感覺, 劇作家有可能對角色有不少設定, 但身為觀眾, 對那些設定真的一點都沒有察覺. 我真的很難察覺到, 她們的前男友是個怎麼樣的人. 相對應的, 我真的不知道她們有多為失戀傷感痛楚.
針對於導演, 首先, 劇末有句台詞, 她們兩人是好閨密的到了這個地方, 畢竟攸關於結尾, 開頭似乎沒有把這個伏筆埋下. 其次, 台詞有一段, 是B約A來這個地點, 我相信劇本應該沒有把這段寫出來, 但在這個地點裡, 似乎可以安排A在樓上接著B的電話, 環境裡可以形塑兩人愛人的模樣(牆上明星海報).
最後, 我個人其實很在乎, 到底是有下雨還是沒有下雨或是何時下雨雨下多大. 既然帶著雨傘到場上, 開或不開的選擇是甚麼? 是因為懷念開傘的時候? 還是想要淋著雨. 感覺那是劇作家的線索? 但是我真的察覺不出來, 這樣安排的涵義.
我隱約的覺得, 這個作品如果不走寫實, 似乎有機會發展成類似[Crave 渴求]. 劇作家先得把台詞修得更有文學性. (個人會覺得文謅謅很機掰) 然後導演可能得讓觀眾更能專注在每個詞彙上. 這也是我開頭的想法, 這作品似乎可以朝詩意去走. 放棄具體情節, 而是用更富有彰顯性的詞彙. 來讓觀眾自行腦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