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1日 星期日

[劇場] $1750_來生簽證_拾光號

$1750_來生簽證_拾光號

93

關於劇的評價依然, 不過, 這次我找到了某些樂趣.

1. 比較學長學弟的演技; 同個角色, 不同演員; 一個較耀動, 一個較書生樣.

2. 賭局賭贏, 就是很爽快; 也因此解謎了一小段困惑.

3. 離開的時候, 我突然後悔自己的選擇, 還是應該走大眾路線, 小確性路線只會把自己搞到窮逼.

--接下來就是滿滿的雷------

@

@

@

@

@

@

@

大抵上分成七個部份: 介紹, 牌桌, 祖宗堂/帳篷, 拍賣會, 告別, 離開, 孟婆湯.

報到後, 會分成四個組別:春夏秋冬, 再各自分配一個節氣.

侍者會詢問一下每個人的渴望, 推薦他們可以去的地方.

如果有看網站, 應該就知道: 東宮, 北嶽, 南洋.

桌上有個小紙條, 講述著: 書生道士女性的故事.

然後就是分組入到牌桌.

遮眼走過一道天橋, 入座.

荷官會依序帶入場, 也會再次詢問渴望, 並且說明可以先看小冊子最後的博弈規則.

眾人入座, 孟婆到場, 講述一下大抵流程, 博奕拍賣, 三人各自介紹自己派別所追求的東西.

三人同時講解博弈規則, 先進行試玩局, 再進行四場博弈.

博弈規則單純, 對子同花, 同花+連號. 如果選擇棄注, 則可以保留一張牌[簽證].

說明一下簽證: 除了花色+數字, 他是擁有固定句型: 來生我將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 來生我將成為世界首富, 來生我將擁有治療三高的能力, 來生我將發明一種絕症的解藥, 來生我將擁有相伴一生的伴侶, 來生我將擁有很多不同興趣的朋友.

最贏的六個人, 將會被孟婆召見, 到屋頂的帳篷們聊天. 聊聊各自的渴望, 建議著每個地方獨有適合的簽證. 然後, 給予了這些最多籌碼者一個任務: 在標下一張簽證之後, 幫助渴望者得到他們想要的. 無論是轉送簽證或是籌碼.

至於沒有被召見的人, 印象中是三個人講述著他們的過往, 就是紙條上面的東西在講述一次, 可能是三方各自的說法吧. 記憶中就是個類似白蛇傳的故事, 書生外遇, 道士殺生, 女生氣撲撲.

拍賣會開始, 各自帶開, 參加兩次, 永遠是[東宮]人最多, 或許因為演員顏值最高, [北嶽人]永遠最少, 應該是因為人們對於建立規則沒啥興致, [南洋]就各有消長.

告別就再說些感性的話, 放水燈拉, 表揚有幫助人的人, 然後就是依組離開.

離開的時候, 每個人會知道, 他們帶走的簽證[能力], 有多少人選了, 好的[能力], 五六十個人選, 都有可能. 書生也在此詢問大家, 他拿到了一張空白簽證, 他該許下甚麼樣的能力?

如果是[冬季], 那就可以看到書生如何做出抉擇, 欣賞著他們兩人的互動. (不用太期待, 頂多不到兩分鐘, 講完, 遞完, 小姐表情)

喝下孟婆湯, 把過去遺忘, 沉浸式常見的老梗, 每個人分配一個小格子, 想想該留在這裡的, 埋首向前進.

--接下來就是討論------

流程結束, 來談談舞台設計, 基本上就是一個老房子, 所以用在孟婆輪迴轉世上面沒甚麼問題.

服裝基本上也就是走旗袍馬褂, 中規中矩. 如果是一般票價, 那也就算了, 但是沉浸式票價所費不貲, 也因此對於服裝設計, 覺得根本沒有設計, 他不是那種能夠凸顯演員或是角色特質的, 根本就是直接找一套那年代的衣服就做為交差, 道士的拂塵, 書生的眼鏡, 這樣子的配件, 真的混到一個極點. 隨便走到一個茶藝館, 搞不好服裝還更為貼切這個主題. 既然算是[劇場作品], 那真得應該多做些巧思, 設計些角色的配件, 讓我能夠知曉這些角色的性格. 要我說, 這樣子的服裝設計, 大概就是學生製作等級, 搞不好大一就能夠做到, 因為他根本沒有設計.

談談結構: 整部單純, 就是每個人得到一個簽證[能力], 伴隨著一個荷官們的故事. 如何取得最大的利益(適合自己的簽證), 是設計的核心. 也因此, 重點就是博弈跟拍賣, 如何在博弈取得大量的籌碼, 攸關到你在拍賣會能競標到怎樣的簽證.

先來談一個尷尬的問題, 何謂[來生]? 死了以後才有來生, 也因此從入內到博弈這個環節, 我都在想, 如果我滿足於現況呢? 未來的事過於虛幻, 活在當下比較重要. 在這樣子的心態下, 對於來生的渴望, 我沒有那麼有拼勁.

博弈終歸是看運氣, 跟注與否, 在[最大利益]的考量之下, 有否[簽證]是我所想要的, 成為了選擇的重點; 輸或是贏, 終歸是看天命.

我不確定其它家是否如此, 但是在[東宮], 基本上是不允許追注到別人無法下注的程度, 也因此每次的下注上限, 就會是眾人持有的最少數. (如果可以, 我會希望這是[東宮]的特色; [北嶽]能夠壟斷下注, [南洋]能夠隨心所欲, 當場套關係, 集資打敗萬惡的資本主義)

聽著每個人的夢想, 這些希望, 除了少部份, 真的都還是著眼於現在, 除了[想要一個家]之類的, 很少攸關於[來生]. 整個結構上, 我還滿詬病於這點, 一直在講[來生], 但是對於[來生]參與者沒有很有興致, [設計者]應該更加於著墨者點, 比方說: 你有逝去或是想念的人嗎? 這張簽證可以轉送給他, 讓他擁有這般的未來. 如果說是針對於使用者, 其實更好是某段日子後, 玩家將會擁有這個能力, 不要老是寫[來生], 而是寫[未來的某天]. 為了自己或是為了他人, 這樣子比較能夠鼓舞拼勁. 老是[來生][來生], 就明明[基督教]不說來生, 只說[末日].

一個好的演出, 應該是要不斷的強化觀眾的動機, 這部有做到強化, 但目的本身就過於空虛. 可是當定下了[來生]之後, 整個主軸就是卡死, 劇組不可能勸人找死, 來迎接美好的來生.......

三人的小故事根本不重要, 既不影響互動, 也不影響事件發展; 畢竟我都待在[東宮], 也因此對於另外兩個角色, 非常的陌生, 而這樣子, 滿不應該的. 演出似乎變成了單純的桌遊?! 戲劇的成份在那裡? 應該是完全沒有吧, 或者頂多七趴?

玩家是可以建議[書生]應該做甚麼決定, 但是參加兩場, 我始終覺得, 我知道的, 沒有超過那張紙上面所講, 入場時的叮嚀, 可以多問問角色, 一點都沒有意義.

來談談演員吧, 學長學弟共飾一角.

博弈的時候, 我覺得學弟比較好, 臉部表情比較多樣. 學長此時的印象已經忘記了, 但聲音應該比較低. 就像同樣一家店, 學弟會主動出擊, 早點把業績做到; 學長就有點待機而動, 等到買家表態, 才開始社交. (沒有很確定, 因為真的有點過久)

不過, 就拍賣會而言, 我覺得學長表現的比較傑出, 他充分展現了[東宮]的特色, 各別推銷得很有力. 而且主動關懷眾人的籌碼狀況, 好方便眾人知曉每個人的簽證渴望.

而且在最後詢問建議的時候, 學弟過於爽朗了, 學長就很苦悶. 畢竟, 他是個很沒有自信的人. [菸]

阿, 不過我是為了[學弟]而跑來二刷, 總覺得[沉浸式]的作品, 很吃演員素質, 那是必須習慣面對人群, 而非跟群眾有第四面牆距離. 所以有主持節目資歷的學弟, 跟有即興演出經驗, 是讓我動念二刷的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