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兩場, 都賣得很爛... 一張是從四樓拍下來, 一張是謝幕照看到前六排. 昨天有一場, 看起來也很慘, 只坐了三排...... 漲價不是問題, 我知道要反映成本跟希望永續, 但能把漲價的票賣掉, 那才是本事. 有的時候, 不見得是銷售策略的問題, 而是每個人的看戲額度有限, 可能前兩三個月看的戲, 就已經把他們的額度都用掉了...... (聳肩, 誰知道呢?)
=> 或許, 表面上, 數據上, 藝文演出是成長的, 但是... 真的每個人都收穫滿滿嗎? 還是贏者全拿?! 又或著, 搶先者先拿. 利用廣告, 硬是把觀眾找來, 但是節目的品質, 真的有讓他們留下嗎?
=> 就算留下, 我始終覺得, 一年低於十部, 才是健康的消費狀態. 所以看到有人超過十部, 我會想勸他們, 多留意一下家人朋友. 看超量, 某種程度, 其實, 代表了你很孤單. (不過, 有些人, 看演出跟交朋友是混在一起的, 真是令人羨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