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閒聊] 關於藝術節

談談XX藝術節,或許可以分享一點個人的考量。

我沒有選擇《旅行的舌頭》,是因為我對「劇場人談食物」的興趣比較有限。比起表演詮釋,我更偏好直接閱讀美食家對料理的細膩書寫,感覺書本能帶給我更具體的內容。

至於《斷片》《黏著的手、縫合的山體》或《此時此地》,對於麥拉蒂.蘇若道默、松本奈奈子、瑪麗亞.哈薩比這些藝術家,或許我的接觸太少,很難在一篇文案中就建立起「非看不可」的理由。當介紹直接告訴我她們多重要時,反而不太知道自己去看會獲得什麼體驗。

《暗宇之感》因為是舞蹈,而我對舞蹈觀演的親近感向來較低,再加上文字描述比較抽象,讓我擔心自己會看完卻沒有收穫。

《演算混亂ㄐㄧㄑㄧˋㄖㄣˊ》其實有趣,但對機器人表演的興趣還不到會特別花時間購票的程度。

《安琪拉拉拉(無限循環中)》的題材我很喜歡,只是考量語言隔閡,最後還是先放下。

目前,唯一會想買票的是《FAMILY TRIANGLE:二生三,三生萬物》。

或許對我來說,遲疑並不是否定作品的重要,而是當我們對這些藝術家的故事與背景了解不多,平常又少有人去分享他們為何重要,就算他們親自把作品帶到面前,也未必能立刻感受到那份價值。

=> 有可能把她縮到五百字以下, 而且看起來客氣委婉, 很禮貌嗎?

=> 沒有chatGPT, 我要怎麼發文........ 

 來談談XX藝術節.


為什麼, 我不買《旅行的舌頭》?

=> 為什麼我要看劇場人談食物?! 而不是看美食家談食物?! 後者到書店買一本就好了.

=> 為什麼他們的舌頭, 他們的品味, 那麼重要, 在文案裡我看不到. 術業有專攻, 關於食物, 我選擇看美食家的說法, 成書立著, 比較有代表性.


為什麼, 我不買《斷片》《黏著的手、縫合的山體》?

=> 麥拉蒂.蘇若道默&松本奈奈子✕林安琪, 是誰?! 為什麼我要花時間去看她們?


為什麼, 我不買《此時此地》?

=> 瑪麗亞.哈薩比, 是誰? 為什麼我得花時間去看她?

=> 當文案已經把她的偉大說出來後, 為什麼我還要去看已經知道的事情?


為什麼, 我不買《暗宇之感》?

=> 這是舞蹈, 我向來優先不考慮. 文案寫的玄到, 感覺我看後的觀感是: 不知所云.


為什麼, 我不買《演算混亂ㄐㄧㄑㄧˋㄖㄣˊ》?

=> 感覺工學院的人, 應該要有興趣. 但, 憑甚麼這叫做藝術?! 我對機器人, 沒有好奇到這種會選擇花錢買票的地步.


為什麼, 我不買《安琪拉拉拉(無限循環中)》?

=> 如果是台灣人(包含華僑)演的, 我應該會買. 網紅, 無盡循環, 聲音延遲, 感官斷線, 這幾個有吸引到我. 不過想到語言隔閡, 我pass.


對, 我唯一只會買《FAMILY TRIANGLE:二生三,三生萬物》


很多時候, 我對藝術節反感的理由, 是因為文案說的那些藝術家有多偉大, 但是, 好像就只有在賣票的時間點, 你才會看到那些誇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