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_音樂劇-還在路上_邱譯萱_讀劇匯
70
簡單說, 我不喜歡這部. 全部都不喜歡. 不過聽說, 小園丁們還滿喜歡的.
故事闡述, 兩小無猜的男女, 女孩就學期間, 得了台北電影獎, 跟了個經紀人, 目前在拍戀愛實境節目. 男孩, 當初跟女孩爭執是否要有經紀人管理, 上了電影系, 拼了七年, 一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直到此刻, 終於拿到了廣告機會. 因劇組問題, 跑錯了現場, 跟女主碰頭了. 男孩此刻?才知道, 是因為他身高一百八十五, 所以面試上了要穿布偶裝的牛奶廣告. 導演賞識亂入的男孩, 因而決定讓男生加入這個戀愛實境, 用男孩一切不知道的狀況. 後續, 男二跟男一說了面試的諸多要件, 男孩跟女孩去逛了展覽, 女孩醒悟不想騙男孩, 在坦白之後, 女孩才知道, 原來所有人都是自願的.
我覺得, 在商業的世界裡, 固然會有所謂的人情事故考量, 但最重要的, 主事者必須要保證收視率或是票房. 很多人也都知道, 這樣做下去一定不符成本, 賠的機率很高. 但是, 他們都應該很努力想要讓這個作品是受歡迎或是有著某種藝術目的成就的. 所以, 對於男孩的懷才不遇論或是沒跟經紀人論, 我是滿不以為然的. 就單純的, 男主就是沒能發揮自己的魅力, 而且搞不好他本身就很沒有魅力. (故事從頭到尾都沒有說服我, 為什麼這個男主會紅? 紅得起來?)
編劇是否過於將製作人弱智化了? 因為戀愛實境有一個青梅竹馬出現, 所以立馬決定要操死工作人員, 從每個人都知道在拍攝, 到[楚門的世界], 得讓一個來賓不知道他被拍? 如果事後他不簽肖像權授權, 這幾天的出機拍攝費用都浪費掉了?! 這個男孩是有多大的魅力, 值得冒這麼大的風險?! 況且在你還知道, 他很想上鏡頭想當演員, 做一個基本的風險規避, 這應該是正常人都會這麼做的事情吧. 奮鬥了七年都不成功, 就因為他跟女主角打了一聲招呼, 就莫名的被製作人欽點可以上節目了?! 這樣子的劇情話, 我完全不接受.
去年(2023/5/6)我看過在知音劇場演出的師大表藝學期製作-還在路上, 回頭看當初的心得, 其實我那時候也不喜歡這樣的劇情邏輯. 但我很喜歡那部, 因為他用了很多音樂劇的技法, 使得我忽略了劇情的不合理. 這是當時我最佩服這部演出的主因, 很多不合情理, 在一首首歌舞後, 我都瞬間秒認同劇情的發展. 可是這次的表演是讀劇, 就是沒有歌舞, 因而, 劇情邏輯的不合理, 我覺得更被凸顯了.
印象中, 王希文很常在說, 他對於節奏氛圍的努力, 歌曲的調性必須要配合劇情的呼吸. 我會覺得, 這次[還在路上]的讀劇演出, 所有的歌曲, 幾乎都是走歡樂路線, 他沒能襯托出故事的高低起伏情緒.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 去年這部戲就是很多歌舞的部分. 而舞曲的節奏本身就需要比較動感?!
對我而言, [伍暘]的歌曲都很好聽, 看到編曲是他, 對我而言跟看到[張清彥]是同等意義. 我會因為他們兩人的編曲, 而決定去看這場演出. 但相對應的, [伍暘]的歌之難唱, 也算是個默默的都市傳聞?! 印象中[校園生存守則_葉峻廷], 就有說過. 我想講的是, 我覺得[伍暘]跟[吳佳容], 沒有把歌唱好, 後者某些高音的部分, 我覺得真的算是很好聽, 但是在轉折的地方, 我總覺得突兀. 前者, 某些要展現歌喉的部分, 我覺得他就是呈現出他誠懇的態度, 唱不上去就算了.
其實我不太喜歡[讀劇匯]這個場地, 自由入座座位數少加上作品多半有基本盤, 導致基本上我都只會坐到倒數三排. 看不到毛細孔的位置, 加上讀劇匯的性質, 只會讓我更加專注在演出的文本跟歌曲表演上. 這場演出, 我不確定是否是[讀劇匯]的音響問題, 我總覺得歌曲跟音樂的平衡不好, 有時候歌曲的音樂比演員的歌聲還要大. (當然或許是因為這樣, 導致我覺得整部演出音樂的安排沒有起伏變化)
我比較喜歡去年的學期製作-還在路上, 至於這次的讀劇匯-還在路上, 我真的覺得還好. 劇情始終是硬傷, 我覺得編劇設計的情節過於弱智了, 我很難想像商業化社會的製作人會那麼隨意. (畢竟我不太看影視, 後來想想, 或許他們是考慮[大學生了沒]?之類, 比較考慮素人化的演出? 或是百萬Youtuber的企劃) 然後就是在少了歌舞的狀態下, 對於劇情的想像, 就會是一個事件, 而樂曲總給我過於激昂的感覺. 最後就是, 我覺得主角沒有把歌唱好, 配角唱得比主角好, 這是我的感覺.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聽慣了配角們的唱歌, 畢竟看過配角們的演出, 應該也是三到十?部吧, 已經預期他們就是會唱到那麼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