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在想, 怎麼名字那麼熟......
默默的通刷, 然後再來退票......
撞檔成那樣, 不可能多刷吧......
事後在想, 原來是Bent Scene 4.
/* 記憶是會騙人的, 以下不保證真偽, 畢竟當下我真的沒有特意去紀錄, 回憶是有可能把精采的結合到同一塊..... 觀眾會記得演出的精采, 但有可能僅存在於觀眾自己的腦海裡. */
那場演出很有趣......
論演得更爛的, 頭尾一定還有.
(那個人我也很關注... 理論上爛到底, 接下來就只能無限進化, 比零更爛, 是不可能的)
印象中, 那場我看的壓力很大.
後面坐了個, 我有批評他演技的人, 而且我知道他看過那則文.
前面坐了兩個, 一個游泳校隊, 另一個, 拿豆漿進來看演出.
大抵上, 我是覺得演出沒甚麼問題.
就是觀眾席吵了些.
台上的人說了句台詞: 可能是在說, 我就是那麼大尾.
豆漿男開始鼓譟訕笑: 齁, 你終於承認了齁.
散場後, 跟他演對手戲的人(應該是學長級吧?), 默默地跟同學們說, 他快哭了, 躲起來了.
孬孬的我, 當下是很想鼓勵他啦....
能在這樣吵雜的狀態下, 硬是把戲演完.
以剛?接觸表演的狀態, 真的很不錯了.
可是, 我在想, 這應該算是基本的尊重吧.
我不覺得豆漿男不知道這件事情.
身為觀眾, 尊重台上的演員, 是基本.
想了想, 兩種可能.
大尾男, 平常跟學長們很熟.
所以, 豆漿男, 當下覺得很輕鬆隨意.
覺得, 就是來看好朋友麻吉的演出.
另一種可能.
大尾男平常太猖狂, 不尊重學長.
好脾氣的豆漿男, 終於難得找到機會, 來訕笑他.
前者不討論.
反正, 就只是課堂呈現.
而且還是超年輕的學子.
很多東西都還在定型, 不需要那麼死板.
後者, 問題就大條了.
應該說, 劇場很靠團隊的默契.
你幫我, 我幫你, 你挺我, 我挺你.
少了同濟之間的友情.
要撐過劇場周, 或是整個製作週期.
應該是.......
既然是學生, 本來就有犯錯的本錢.
期待, 在整個大學, 或是畢業時.
他會進化成甚麼樣子.
(身為一個觀眾, 靜靜的看戲是本能)
難怪, 我會默默的四場都買......
就在想說, 都知道只能看一場了,
怎麼會那麼不計後果(勢必得退票).
原來是, 這個典故阿.
難怪, 就覺得這兩個人名很熟.
另一個人名, 既然當過主角, 我當然有印象.
尤其, 男生女生都叫同一個名字... (我是對女生期待度比較高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