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_離家路上幻想曲_閉嘴劇團_三號作品
90
這場演出有點奸詐, 她可能可以視成四場演出.
展覽A, 開場時, 觀眾可以游走在場上, 看著眾多物件跟其說明.
劇情A, 演員們排練一段演出, 用著誇張跟日常的方式演出.
劇情B, 演員們正經的演出一段, 媽媽似乎生病的橋段.
談話A? 演員們說著關於場上物件的由來.
這之中, 應該有穿插著舞蹈, 我不確定是一段還是兩段, 還是要算到談話A裡面.
以推薦初學者觀眾來看演出, 這部很方便, 因為它包含種類算是不少, 所以可以輕易的知道該名觀眾會否喜歡那種類型. 而整部也克制在一個半?小時內, 算是不耐觀眾也還能忍受的範圍.
展覽A, 我猜觀眾裡有一個是[周能安], 我把他跟[張吉米]搞混, [張吉米]可是一個參與沉浸式演出, 而後被趕出去的知名觀眾, 整場, 我都很期待, 他會否做出怎樣的破格行為, 讓劇團招架不住. (結果他超乖的, 一臉無奈, 事後諸葛, 因為我根本搞錯人了). 不過, 那位觀眾的女伴, 非常的有趣, 展覽看沒三分鐘, 就坐著椅子開始大喊無聊, 說室內好悶, 開始寬衣解帶. [沉浸式演出]中, 每一個破格的觀眾, 對於我而言, 都是彩蛋, 團隊能否如何招架, 我真的很拭目以待. (結果演出開始後, 那位美女超乖的... 當然應該是戲本身節奏很好, 把她無聊的心給安撫下來).
劇情A, 這個劇團在排練一小段劇情, 兄妹小弟跟父母吃飯, 兄長要說出他要去澳洲渡假打工. 演員?導演決定, 第一次要能夠呈現出這個家庭的溫馨親情, 但排完後, 整個覺得怪怪的, 因而決定改由演員自由發揮, 呈現了一種冷淡疏離的相處. 眾人討論著, 他們的感情其實都埋在很多冷漠的話語中. 像是雖然只有一點點, 但是我有表達出我的關懷, 比方說會覺得你出國就是愛玩, 實際上是在擔心出去會否被欺負.
我找到[于善祿]在2018評他們的一號作品[他來了]所寫的: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戲有些說教,但適時、適量地提醒觀眾些社會事實,還是必要的,說教並非全都不好,何況他們的藝術表現手法還不錯。
我還滿喜歡劇情A的設計, 真實是, 會願意將[愛]放在嘴邊的人, 對於家人而言, 真的是少數, 試著多從行為或是言語尋找[潛台詞], 那可能更接近真實, 又或著相信自己是被喜愛的, 是件不錯的事情阿.
劇情B, 媽媽生病了, 因而弟弟承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 長照的辛勞, 在知道媽媽檢驗報告說她病好了後, 整個爆發出來? 前半我看不太懂, 媽媽似乎堅持醫院開同樣的藥, 而醫院說要媽媽以報告?為主, 不給媽媽掛號, 因為她根本堅持己見. 而媽媽甚至堅持她可以死守在醫院門口. 醫院要她去看[精神科].
展覽階段時, 我有拿起藥袋看, [皮膚科]. 所以我本來猜想, 媽媽是[精神疾病], 但她堅持用[皮膚科]處理. 所以她排斥兒子陪她看醫生, 因為她覺得[精神疾病]很丟臉. 可是當因為知道媽媽患症, 所以弟弟將煮飯打掃的工作一肩扛下, 我就覺得, 這是編劇的問題, 她把這個[疾病]設定的太方便. 感覺有點變成因為媽媽確診, 所以不能讓她過於操勞. (可能是癌症), 而知道病好, 所以弟弟有點覺得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故事的重心似乎牽扯到孝順不該因為家人的身體狀況. (但癌症是會復發的, 老人痴呆是不會好, 只能讓她不惡化).
談話A, 因為我沒有認真看展覽, 也沒有參加故事招集, 這段我沒甚麼印象.
謝幕時, 一閃而過的念頭, 我看過[王皓明]的演出, 回家後查詢, 恩, 我看過他的[草山生活指南]. 查了查, 原來我在[慾望之夜]有看過[葉智凱], 那個搬貨工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