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_當金蓮成熟時_臺北市立國樂團-瘋戲樂_閃亮亮系列:TCO劇院
83 (我不排斥給更低)
1. 樂趣反而在看旁邊的國中生, 看著他捧腹大笑, 才知道原來這個橋段充滿著性暗示.
2. 國樂團的吹奏很好聽, 這是難得的ㄧ場, 我覺得現場樂團是狂加分; 有的時候, 會專心聆聽他們在吹奏些甚麼, 而不管台上.
3. 某些演員, 看著他們從2017到現在的成長, 是很有意思的.
整部戲最大的問題, 應該是沒搞清楚要說一個怎麼樣的故事.
我是覺得可以刪掉一個小時的情節; 很多人都覺得支線開的有點莫名其妙.
追根究柢, 就是因為他沒有很明確的知道是要說一個怎麼樣的故事.
挑戰女權? 顛覆[潘金蓮]? 談性說愛? 論述潘金蓮[成為女人]的旅程?
當想要好好享受一段旅程, 就會發現, 路人甲突然扶正, 成為了主角; 還以為都是熟悉的人物在做重新詮釋, 但卻莫名的關鍵點都在虛構人物.
既然焦點是在女主角, 那麼, 就該認真描述, 否則, 直接改成三朵花, 不是更好? 金蓮+秋菊+春梅.
無厘頭不是不好, 但在拼湊故事的時候, 會發覺角色的追求不斷的更動, 不是那種經過英雄旅程的嘗試, 而是, 一二三, 我變心了, 一二三, 我解放了. 一二三, 我不知道要怎麼掰, 所以我去講別人的故事了.... 等觀眾們忘得差不多, 我再跳回來繼續, 如果我直接講下去, 那故事會很乾......
好好認真的寫一個角色, 或者, 好好認真的搞笑, 再不然, 麻煩把戲砍到一個半小時就好. [武松]怕蟑螂, 又怎麼需要花一首歌來講述呢? 根本是徹底離題.
整個劇本是失敗的...... 但的確有為[潘金蓮]平反, 也的確有鼓勵到關於女權. 但無謂的東西, 真的太多了, 他讓戲變得很難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