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IV-小賭怡晴_北藝劇創_期末聯合呈現 _111級
四個演出: [張釋分_離岸流][陳志楷_少年約P的煩惱][黃瑜嫺_有限世界][林志毅_問韓信]
喜歡順序: [陳志楷_少年約P的煩惱] >> [張釋分_離岸流] >? [林志毅_問韓信] > [黃瑜嫺_有限世界]
簡單結論: [少年約P的煩惱], 整體上看的很有樂趣, 大概也懂他想要表達甚麼. [離岸流], 我看了十五分鐘, 就宣告放棄, 如果能在燈光上多加以輔助, 舞蹈能更緊湊, 或許我的專注力能持續更久. [有限世界], 我看了七分鐘宣告放棄, 對於我而言, 不能理解事件邏輯, 真的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問韓信], 演前導演?就斷言, 我可能一開始就會放棄, 抱持絕對甚麼都看不懂會比較好, 抱持著這種心態, 我其實在懷疑我自己, 當經歷了四部[呼喊與耳語][再一次夢想][有限世界]都看不懂的狀態, 我在想: 到底是世界有問題, 還是我有問題. 會否, 是我的思考邏輯出現了問題, 畢竟現在是個抖音當道的時代, 敘事邏輯的確有可能不在我的理解範疇內. 不過友人說, 因為他也看不懂, 所以他在留意觀眾, 他看我[問韓信]看得很開心.
[張釋分_離岸流], 對我而言, 這有點某個時期的表演風格的感覺. 我組織不出來創作者到底想講些甚麼. 對我而言, 是多數人(可能不止五個)的隨意講述. 中間一度提到了[離岸流], 在某個瞬間, 會被帶離現在的軌道? 我以為那可能是整個演出的中心, 但我依然搞不懂, 這跟整場演出, 有任何的關係. 如果燈光的色系能做更改, 或許我能理解現在場上事件的氛圍. 對我而言, 現在的燈光, 是適合舞者的. 以上就是我理解的全部, 所以散場後, 我馬上尋求友人的大師開示. 他說, 她覺得這是關於創作者的人生歷程, 她經歷了這些, 北漂, 找房子, 初吻? ...... (聽了後, 頓時理解, 我看不懂正常, 我沒法想像她是發生在同一個人的不同時期.... 我也不能理解, [離岸流]跟北漂的關聯)
[陳志楷_少年約P的煩惱], 創作者說, 他希望大家不要討論這場, 並且對演出保密. 所以, 我來寫寫在這場演出之前, 我所知道的資訊.
1. 關於[陳志楷], 我的印象是, 他是北藝最想做音樂劇的人, 所以在上次的課堂呈現, 他做了音樂劇, 詹家姊妹從高雄跑上來看. 上個月時, 我有跑下去高雄, 看他編劇的[唱歌集音樂劇場_以為是BL結果是BFF], 劇中有一段描述著[海產店老闆愛上一支石斑魚].
2. 關於[汪儒宥], 我印象, 他導了[阿拉伯之夜], 某人說, 他非常的認真.
3. 關於[高儀庭], 五天前, 我才剛買了[玩勮工廠_百舌-沒有英雄的國度], 打算二刷她的場次.
4. 關於[羅容斐], 對她的印象, 始於[憤世之愛], 有記憶她的臉跟聲音滿好認的.
5. 關於[周健瑜], 對他的SOLO有印象, 最近很容易看到他的演出, 無論是在劇場或是影視.
6. 這場的觀眾群, 因為看過[大家安靜], 所以知道, 這場的觀眾群, 是今年剛放榜的戲劇系學生.
7. 以上這些, 的確跟演出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是他都影響著我在觀看這場演出的心境.
[黃瑜嫺_有限世界], 開頭我還津津有味, 臺詞比肢體, 對我而言, 好懂而且有趣. 畢竟我也撐過了那麼多劇本. 結果, 七分鐘後, 我就不行了. 聽著左後的歡笑聲. 我直覺慎重地跟我說, 這是這群創作者的當下. 我離它們太遠了. 我不太懂這些歌曲存在的意義. 我會直覺, 這是[抖音]培育出來的人. 短影音的長度, 切中他們的笑點, 然後再度跳開. 對我而言, 沒有共鳴, 我就在放空...... 恥笑拿零錢結帳? 問題是, 不是有零錢盒? 我那個年代, 大家都流行去投販賣機...... (好, 這是個過時的東西, 劇場外的兩台都壞了.....)
[林志毅_問韓信], 抱持著我絕對無法理解的心態(而也的確如此), 從開始, 我就整個人放空了. 恩, 這場演員, 有個我從他大一開始看到現在. 看的時候, 我就有股衝動, 我想問他的同梯, 這演出他看懂多少, 我總覺得, 是因為年代的關係, 我完全看不懂, 我真的沒有共鳴. 演出結束後, 我竟然真的有問到他的同梯(這算是吸引力法則的驗證嗎?), 結果令我失望, 他們說, 他們也看不懂. 但友人說他看我看得很開心. 我在想why? 對我而言, 這樣的被觀察是有意義的, 理性我知道, 我真的甚麼都沒有感受, 很直覺的, 我不排斥看這樣的演出, 看完後, 我也不會後悔, 但是下次我一定會把這個創作者的作品, 放在比較後面的排序(那等同不會再看), 當然畢竟是課堂呈現, 所以那不能說準, 但如果是售票演出, 看到這樣的作品, 我應該會耐心看完, 然後就此訣別. 我找不出來推薦或是說服自己觀看這場演出的理由, 就算是有人我從大一看到現在也是一樣. 如果機會能重來, 我不排斥到這裡, 但我不會再度到這裡.
第一天的兩部, 我覺得還好, 很在我理解的範圍. 第二天的兩部, 它們真的讓我開始懷疑我的思考邏輯能力. 我想到了曾經看過某間學校的導一, 那時候, 我也覺得, 是否我的思考邏輯出現問題. 是否我過於LKK, 導致無法理解現代人的創作. 畢竟, 我真的不看抖音, 也很少追劇...... 而每個年代, 都有自己的共感詞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