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_白納德之屋_第47屆實驗劇展
先從演員說起.
二三四女兒都演得不錯, 尤其是四?女兒[高雨男].
小女兒在演到情緒極端的時候不錯.
[白納德]是一個過於吃重的角色, 而演員撐不起來, 尤其是她選擇使用口音的時機很有問題...
就我的感覺, 一個過於控制慾重的人, 實際上, 她會很少很少時間使用口音, 除非極度放鬆, 或是過於亢奮, 才會不小心脫口而出. 而演員在選擇的時機上, 過於氾濫, 相對的, 也沒法感覺到[白納德]對己的控制慾, 而她對她女兒的控制慾, 老實說, 或許是劇本的關係, 演員也沒有能耐介入.
簡單說, [白納德]要能演出她的威勢跟霸道, 但演員作不到... 雖然她盡力, 可是她真的感覺是紙老虎... [白納德]這個角色真的不好演.
回頭來講四女兒, (臉黑一半)那個, 開場還好, 但當她開始開口後, 我直覺想到了[趙欣怡], (能讓我想到線上演員, 我覺得以學生製作而言, 就算是非常成功).
怎麼說呢? 我覺得她只要在台上就是有戲欸, 或許沒有對白, 但是她的小動作, 可以讓我腦補一個: 明明想被愛, 但卻又因為自己長很醜, 所以故作瀟灑的小傲嬌. 至於她跟她妹妹是否有更深的情感, 或者是夾紮在大姐小妹中間, 該何去何從... 充份的腦內小劇場瘋狂運轉著.
然後來談談舞台吧, 真的不需要換景!!! 這次的換景, 純粹是為了換而換; 不換, 說真的也不影響演出. 搬桌上下我沒有意見, 但是其他的東西, 有換沒換真的都沒差.. 反而是造成了不必要的空白.
最後來談導演, 我看不出來他想要導這部戲的意圖, 或許是女權吧? 所以他選擇了全都是女生演出, 但是我得說, 看完了整部, 我抓不到他想要講述的要點或是概念...感覺沒有側重的東西, 襯托不出來他所想要表達的... 或許他根本沒有想要表達的事情, 就只是單純的照劇本演? (不過, 畢竟我沒有找到原劇本, 所以這個推論, 可能不正確), 但, 看不清楚導演的意圖, 那就不太好.
為了找原著, 網路上搜尋了下, 有兩個版本的演出, 一個是地上灑滿著水, 藉由這種介質來呈現出這個漏水的破屋子, 而因為[白納德]討厭男人, 所以她要求她的小兒子吃變性藥, 半男半女; 另一個版本, 藉由回憶, 讓男主跟女僕展開一段火辣的愛情動作, 呈現出整個故事在情色間的紛擾...
回到這部戲, 中規中矩沒有不好, 這是學生的特色, 能夠順利演出, 就覺得萬幸, 這是目前觀察到, 臺藝的ㄧ個特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