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隨筆] 2023舞台劇

 明年的舞台劇一定會大減.

這樣子的購票, 我受不了. (謎之音: 終於)

與其說要看甚麼, 不如說, 不看甚麼.

肯定不能錯過的.

北藝四季公演, 台大兩次公演, 師大公演(樂戰畢製學製), 文化公演. 台大暑期劇展, 臺藝實驗劇展,

台大導一, 劇展還有嗎? 算起來, 一月就幾乎都是學期呈現.

北藝十多個畢業製作, 師大六七個的畢業製作, 要不要都看, 這真的有待考慮.

北藝研究所的SOLO, 劇創的讀劇, 這些也都可以考慮.

藝穗節要繼續那麼瘋狂嗎? 好像也可以, 反正就那幾天而已.

然後呢?!

檯面上的大團, 基本上因為票價跟演員, 沒買的已經不少了.

等於不會因為劇團或是演員, 就貿然下手, 除非劇團演員題材都似乎可以, 才願意考慮.

畢竟大團保證, 票價絕對破兩千....

不提大團, 中團, 票價也差不多破千是基本, 兩三千是常態.

那麼, 我要買嗎? 這就真的要看信仰... 還有位置(自由入座令我厭煩).

反正某團討厭悲情攻勢, 喜歡大家量力而為, 那好像, 要看與否, 也無所謂能否幫助劇團存續.

戲曲兩團, 我應該會看, 而且, 明年終於一定要看某團的演出. (應該會排除萬難, 畢竟如果在一周只看一檔的前提下, 看, 應該會比較好).

音樂劇團, 三大的演出, 應該還是會看吧?

[躍演]的ㄧ定會看? 但是算票價, 要看幾場, 到底會否看, 我有點不清楚. (畢竟他沒有整年演出列表), 但他們跟歌劇合作的, 我應該一定不看, 除非演員.

[瘋戲樂]理論上, 我應該還是會買吧?! [天作之合], 出很慢, 但應該也是會買吧?!

不過, 應該還是演員為重!!! 看那些演出, 單純是票價令人會越買越怕.

[刺點]的苦魯, 我應該不看, 其他不確定. [唱歌集]的應該必看, 應該不會像今年的愛妻沒看, 畢竟, 寧可看一場, 而不需要為了安排而看四部. [C MUISCAL], 應該持續放棄, 女性的本, 我沒有很愛.

歌劇院, 台北表, 我考慮, 雖然便宜/免費, 但等著成果出來後, 對我而言應該更划算, 畢竟時間有限.

明年, 應該為了演員而衝動的頻率要降低. 大學部的演出, 會感覺, 就算四年都看了, 她們可能畢業就轉系/業, 或者永遠歐不上, 與其耗那時間, 還不如專注於有認真/在經營的劇團演出. (演越多, 可能賠越多. 與其狂演, 不如演精華?)

專注群演是我的習慣, 但, 應該將這些關注力放開了... 與其有百來個有興趣的演員, 還不如專注於那十多個演員即可.

說句很現實的, 我真的跟劇場沒有關連阿. 戲好看我就看, 戲不好看, 以前我會看人, 現在, 我有點覺得回到初衷應該更好. 挑一下吧, 一些不夠水準的, 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反正錯過也就算了.

看了那麼多戲, 也該知道每個劇團/演出的期望值會有多少, 從加分到扣分, 購票的標準, 該有所改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