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導演與表導專題寫實戲劇聯合呈現_臺大戲劇系_2022
某人說, 就是因為有[杜偉哲], 所以我才跑來看這場呈現的?! 當下的我, 無法反駁, 畢竟那的確是理由之一. 會來看這場呈現, 首先是有空檔, 看到是[現場索票], 這起碼代表有想讓外人觀賞. 其次, 我沒看過[基礎導演與表導專題寫實戲劇聯合呈現], 完全搞不懂那是甚麼. 看著那些片段, 我有印象的只有[凡尼亞舅舅]跟[杏仁豆腐心], [海鷗]看的是台南人改編版, 跟眼前很難做聯想. 基本上, 看這些未知劇碼, 對我而言, 都是在補充基本戲劇常識. 接著, 我向來期待能看到某些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人, 或許演出經驗不夠, 但這種呈現, 是他們現階段, 最容易有夠份量台詞的時候. (沒有戲份, 真得很難說表現). 最後, 才是因為[李雨珊][胡皓辰][杜瑋哲]. 所以嚴苛來說, 他應該算是八分之一的動機. 但的確依照經驗, 他那組應該不錯看才是.
不過, 在我的喜歡順序裡, 我會把[兩韓統一]排在中間. 排在他前面的: 有些我覺得演的感情滿到位的; 有的我覺得台上是很認真拉, 只是感覺被學長霸凌中... 感覺笑點不是因為他的演出, 而是他的日常行為跟某個詞彙, 能夠在這種氛圍(這不是讚美)持續的演出, 我個人是深感佩服(這是讚美); 有的笨拙到令人想為他加油, 因為對台詞不熟, 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否忘詞, 整個面紅耳赤; 在這個場地, 真的發生不少令人爆笑的事情, 關窗的明示, 沒水的窘境, 捲不起來的地圖, 現在回想起來, 真的[好好看], 這種建立在演員窘境上的花火, 深感不虛此行. 有的人第一場演不好, 但第二場進步神速, (或著說終於熱機).
總結: 兩三個女生, 一兩個男生, 我覺得演得不錯. 一兩個學生, 讓我有點期待他們接下來會如何進化.
[馬克白殘酷劇場分組呈現]我沒看, 因為我找不到排隊路線. 看著進場觀眾好像手上都拿著面具, 可能行李都得寄放? 就有點懶了. 有沒有前台, 真的差很多. 不過既然只是[課堂呈現], 還有明顯人力不足, 這好像也沒甚麼好說的. 另外一場的呈現, 我就沒看到[現場索票]的字樣, 所以真的不知道有沒有對外開放, 印象中, 上次是有對外開放的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