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戲劇] $400_文藝工匠_死亡三部曲第三部曲-性愛性愛 LOVE or SEX?

 $400_文藝工匠_死亡三部曲第三部曲-性愛性愛 LOVE or SEX?

文藝工匠《性愛性愛》死亡三部曲第三部曲

故事圍繞一位失戀作家,在房間裡借酒澆愁。神秘男子的闖入,像是他內心的聲音,帶動了一連串意外。隨後出現的兩名女子,讓氛圍逐漸牽動到愛與慾望的抉擇:有夫之婦的舊情回望、風塵女子的真情表白,都為這段旅程增加了層次。

舞台上,理性與本能被具象化呈現,讓掙扎與拉扯以更直觀的方式顯現。第一位女子代表了過往的初戀與誘惑,挑戰了「情感與道德」的界線;第二位女子則帶來柏拉圖式的對話,提醒著愛不僅是肉體,更是靈魂的交流。這兩種氛圍,像天使與惡魔,環繞在作家的心境周圍。

我特別喜歡劇中「心之聲」的存在,既調皮又尖銳,把角色內心的掙扎具象成舞台上的另一種生命。再加上女演員的亮眼演出,不論是表情還是情緒,都把角色的複雜面貌展現得十分鮮活。

這部戲不僅在談愛情,更在探問:性愛之前是否需要愛?作家的故事,成了觀眾心中一面鏡子,讓我們思考自己在「理性與衝動」之間,會如何選擇。

✨ 對於喜歡心理拉扯與情感辯證的觀眾來說,這是一場值得細細品味的演出。

=> 以上 with ChatGPT: 純推文, 無負面詞彙

本來是因為《彼方》的吳欣妮才買票,結果她好像沒有演出。[菸]

故事很單純:一個失戀作家獨自在房間借酒澆愁。神秘男子的闖入(或許是他的心之聲),讓這段時光產生變化。之後陸續出現兩名女子,話題最終牽扯到性愛——有夫之婦的破戒、風塵女子的真情。失戀的作家究竟能否管住下半身?是否能迎向一個幸福的下半生?

兩名女演員都相當亮眼,心之聲的表現自在而帶點囂張。票券上特別標示的物件,也以一種具象方式呈現了男主角的肉體欲望。可惜的是,男主角的處理讓我難以讀懂他的潛台詞。劇本本身並不差,把理性與本能都具象化,但演員選擇卻讓角色顯得空白。我甚至想,如果換成實驗劇展的某些男演員,這個失戀作家可能會更鮮明。

第一個女子是男主的初戀,如今已婚,她的出現只為了重燃舊情。男主掙扎著是否跨越道德界線,但舞台上看不太到這種糾結。他似乎缺少被誘惑的張力,沒有展現「色慾薰心」與「理智壓抑」的拉扯。第二個女子是酒家女,她欣賞作家的冷靜與談心,不急於肉體關係。劇情中,人偶象徵著作家的欲望不斷推動,但女子始終堅持柏拉圖的界線。

全劇看下來,我始終不明白這個失戀作家究竟在想什麼。明明對手演員如此出色,他卻顯得拘謹,甚至有些恐懼。反而是與心之聲的對話最為生動,至少能感覺到真切的交流。

就我的觀感而言,這部戲值得看在女演員的表現與顏值。劇本企圖探討「性愛之前是否需要愛」這個命題,設計了理性與本能的雙重具象。但我會希望看得更清楚:男主角的掙扎、思考與情感。他究竟還在懷念前女友,還是對眼前女子心有情愫?為何兩大美女投懷送抱,他卻表現得如此木訥?或許編導的設定就是如此:男主成為「理性」與「衝動」被抽離後的殘餘。

然而對我來說,若能看見更真切的矛盾與掙扎,這部戲將會更有意思。男主角的演繹若能多一些個性,這個故事的潛力會更完整地展現出來。

=> 以上 with ChatGPT

本來是因為[彼方]的[吳欣妮]而買, 結果她好像沒有演. [菸]

簡單說, 故事關於一個作家, 剛失戀的他在房間喝著悶酒. 神秘男子(可能是他的心之聲)的闖入, 讓他的這一段時間, 很不一樣. 陸續兩名女子的到來, 在聊天的過後, 終歸是牽扯到了性愛. 有夫之婦的破戒, 風塵女子的真情. 失戀作家該何去何從, 管得住自己的下半身嗎? 能夠擁有一個幸福的下半生嗎?

就結論而言, 我覺得兩名女演員都很漂亮, 心之聲也很自在囂張跋扈, 票卷上特別聲明的物體, 出現方式某種程度也呈現了男主的肉體慾望. 整部戲裡, 我最不滿意的, 應該就是男主角吧. 我覺得這個劇本寫的真的不錯, 但是, 男主角的演技選擇, 讓我看不出來, 他的潛台詞是甚麼. 當然或許他可以歸咎於劇本, 因為劇本把理性跟本能都給具象化了. 可是我真的沒來由地想, 換成實驗劇展的每一位男演員, 似乎這個失戀作家, 會更有特色跟味道.

簡單說, 第一個女子是他的初戀, 而她已經結婚了, 她的到來是因為她想跟男主做愛. 後續, 男主就掙扎著是否行動, 畢竟這有道德上的瑕疵, 而他覺得不可以跟有夫之婦做愛, 至於是否為了前女友守貞, 或是做愛是否要具有愛情, 這應該是沒甚麼在討論的. 女子頻頻誘惑, 這是我們兩個的事, 只有我們知道, 其他人都不可知. 我看不到男子的掙扎跟色慾薰心.

第二個女子, 是男子認識的酒家女. 就談話, 似乎女子很欣賞這個作家, 因為這個作家不會急色, 而是有跟她探討一些心靈上的議題. 我真的不記得男子說了些甚麼, 但似乎人偶一直在闡述男子想跟女子做, 但女人始終不想, 她覺得她們的關係, 就是建立在柏拉圖狀態上.

看完了這部戲, 我始終不知道, 這個失戀作家, 他到底在想些甚麼, 明明兩個女演員都很漂亮, 這個失戀作家, 好像就是有點在恐女, 很怕亂摸或牽小手, 就會被說是性騷擾, 我會覺得, 他好像連正眼都不太敢對視. 我反而覺得, 男主跟心之聲的對話, 還比較生動. 起碼我知道他很認真的在對話著.

為了女演員的顏值, 我覺得這部值得前往. 他想探討的, 可能是性愛上的前置, 做之前是否要有愛. 但這部對我而言, 男主的表現很木訥, 我讀不出來他的潛台詞. 他到底對這些女子還有沒有情, 還是他始終在懷念著他的前女友. 何德何能, 兩大美女前來投懷送抱. 他的君子風度, 我覺得是因為怕被女演員說性騷擾而已. 那跟腳色無關, 跟演員自我尺度有關. 可能, 因為編導設計, 就是男子要木訥?! 因為心之聲跟棒狀物, 分別代表了男子的人文素養跟衝動本能?! 所以僅存的男子, 得要把那兩個反應都刪去.

對我而言, 我會希望看清楚男主角的掙扎思考, 另外兩個, 有點像是天使與惡魔, 在正常思考外, 多了一種捨己為人苦苦抑制, 或是放縱自我享受當下. 我會覺得像[簡宏勳]那樣屌兒郎噹的態度, 比較像是失戀作家的, 他有點把情緒放大很多倍, 甚至時時喝酒, 讓自己處於一種情緒不穩的狀態. 我覺得男主角沒有演好這個腳色, 我會覺得, 這個劇本是有機會有意思的, 如果男主角能給觀眾更多的腳色個性.

【演出場次】2025/08/27(三)14:10

【演出時長】80分鐘, 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濕地Venue-5F (臺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07巷10號5樓)

【製作團隊】

製作團隊:文藝工匠綜合藝術團隊

演出人員:

導演:簡宏勳

編劇:孫臣楀

協同編劇:簡宏勳

音樂設計:龐紫廷

音效執行:范植皓

舞台設計:簡宏勳

燈光設計:詹詒婷

服裝設計:簡宏勳

攝影:陳宥佑

行政統籌:楊珮筠

行銷宣傳:楊珮筠

導演不想做的事情都是:楊珮筠

演員:吳峚臻、孫臣楀、簡宏勳、吳柔蓁、蘇俊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